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 > 第368章 叫他英宗?开什么玩笑!真要脸?!

第368章 叫他英宗?开什么玩笑!真要脸?!

洪武时期!

“未成武功称之‘庄’,遭逢国难唤作‘厉’,不计旧过曰‘戾’,好一个英宗!”

“我大明子孙,竟出了如此人物,真是气煞朕也!”

群臣战战兢兢叩拜。

“这三个名目尚能牵强解释,可这‘废’字……究竟所指为何?”

永乐时期!

“天理昭昭,竟出了这等不堪后嗣!让大明蒙羞至此,何其荒唐!”

“天下人尽皆耻笑,贻笑万世!”

【哈哈哈哈!竟然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战神”英宗陛下!这几个谥号都挺般配,干脆一起上吧!

【看到是他我直接乐了!不加戏不舒服!

【叫他英宗?开什么玩笑!真要脸?

【毕竟定庙号的是他儿子,总得给点脸面,不好把人埋得太狠。

【明朝皇帝一向强势果断,结果出这种人物?真替列祖列宗憋屈!

【狗都嫌!

【朱瞻基最大的失误,就是没在他出生那天把他掐死,竟让他毁掉祖宗四代的心血!

【朱高炽,这位执掌大明不足一年却被盛誉为千古仁主的帝王,实乃史册罕见。

【虽然在位时日短暂,但朕这仁宗的名声从未被削弱半分!朱祁镇当真罪责深重!

【我敢断定,命题之人分明是故意挑选这几个字句来讥讽朱祁镇,哈哈!

【若不是那一个“废”字,或许众人还会犹豫片刻,可一旦加上“废”,岂不昭然若揭?

【你懂的!“废”字足以概括所有!

很显然,“明废宗”在众选项中一骑绝尘。

其余那些让历代帝王闻之胆寒的谥号,与之相比反倒完全失了光彩。

由此看来,朱祁镇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其“壮阔程度”可想而知。

在此之前,明朝众帝听闻此号,无不对那位连“康天王”配享用的君王生出强烈的好奇——

到底造下了何等荒唐之举,才能落得这种令人扼腕叹息的名号?

在“明废宗”出现的瞬间,前几代明君若非气急攻心,怕是都要当场昏厥。

永乐时期!

“放肆!!”

永乐大殿爆发震怒之声!

高居帝座的雄主脸色阴沉似铁,宛如被触怒的雄狮。

朱棣深吸一口气,强压胸中雷霆,紧咬牙关,手指一节节向后掐算。

“让朕理一理……建文若不入列,朕为第二代;炽儿第三代!”

“你的太子是第四代……”

“如此看来,那榜中被冠以此名的荒唐之徒,竟是第五代!”

“呵……好得很,真是让朕大开眼界!”

“辈分竟离得如此之近!”

朱高炽极少见到父皇怒到这般地步,连忙出声宽慰:

“父皇息怒,儿臣立刻召瞻基前来,让他亲自辨明此人是否已经降生!”

朱棣冷眼斜睨,语气寒得如霜刃出鞘:

“朕知你心怀仁厚,可此事关乎大明社稷兴衰。”

“身为太子,你应当比任何人都明白其中利害。

若你竟与朱瞻基暗中串通,妄图欺瞒朕……朕绝不轻饶!”

朱高炽面色发白,只能俯首领命。

洪武时期!

大殿之中压抑得仿佛凝固,群臣几乎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朱祁镇,明室之宗,真乃豪杰,我大明能出此人……呵,也算奇迹……”

朱元璋咬紧牙根,周身肃杀如实质凝成。

小朱棣同朱标都默默后退,再不敢靠近这股凶兆。

暴怒之际,朱元璋却忽地发出一声冷笑,眼眸炯亮死盯着天幕。

“四代圣贤辛苦打下的江山,到他手中竟被糟蹋得如此干净利落。”

“真要论起来……换条猪坐那皇位,都比他强上百倍!有趣,实在有趣!”

明仁宗时期!

前两朝因震怒朱祁镇之事,暂时未注意弹幕里透露的更多细节。

唯独洪熙朝上下,不得不重视。

朱高炽:已经笑不出来。

刚登基便得知自己命不久矣,其心情如何,旁人也能想象。

“罢了,朕今年已四十八,自觉时运已尽。”

“既知瞻基日后必能成一代明君,朕也算心安。”

朱高炽自幼监国,对帝位执念原就不深,即便明知寿元无多,也无半点懊悔。

毕竟真正坐上皇位后才发现,所谓朕与不朕,不过是称呼不同罢了,本质并未改变什么。

“朱祁镇那孩子……”

朱高炽的神情中闪过一抹动摇与踌躇,最终只化作一声无奈的轻叹。

“算了,朕终究只是他的祖父,此事还是由他亲生父亲来定夺更为合适。”

天幕画面中,原本标题中象征褒义的“英”字,被一层暗红逐寸侵染,直到彻底被“废”字取而代之。

【明废宗朱祁镇。

这般呈现,倒显得更为贴切顺眼。

卷轴缓缓铺开,一声沉重的喘息先入耳畔,那种衰老至极的气息比画面更早浮现。

明宣宗朱瞻基虚弱地卧在榻上,紧握几位重臣的手,泪光在眼眶中颤动,将数十载江山托付于他们。

“朕时日无多,而太子年仅九龄,他更需你等辅佐。”

“臣等必当竭尽所能,陛下宽心!”

帝王的托付如此沉甸,使数名老臣泪沾衣襟。

他们心底甚至自比诸葛亮,再现出师表的忠诚誓言,誓不负此寄托。

朱瞻基气息散尽。

明宣宗时期!

朱瞻基紧皱眉头,仰望天穹,轻声念出:

“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

这些朝中大臣皆为朝纲脊梁,他自知命不久矣——

自然要选以稳重能臣辅佐幼主,显然经过反复斟酌。

以他们之才能,辅佐一个年幼帝王,本不该有失。

然而尚未弄明白实情,他刚点出的几人便面色惨白,跪倒在地,急急求恕。

“臣等未能践行陛下临终所托,伏请圣上恕罪!”

“朕素信你等的为政之能。祁镇尚小,心智未开,先观察一段时日再定奠基之举吧。”

朱祁镇乃他最宠爱的孙贵妃之子,年纪幼小,甚至还只是牙牙学语的孩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