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毗跪伏在地,语气狠辣,言辞凿凿。
他久在颜良军中,与颜良相处并不愉快,对这位生性狂傲的猛将早已心生不满。
若非如此,许攸也不会将他作为突破口,特意将伪造的书信泄露给了他。
袁绍目光凌厉地扫向逢纪,却并未言语。
逢纪深知,袁绍心中其实也是半信半疑。
毕竟,颜良、文丑乃是袁家精心培养多年的家将。
自文武大赛之后便返回河北潜心修炼,如今两人的武道修为更是突破到了炼髓境初期,战力惊人。
辛毗不屑地瞥了张合一眼,心中暗道:区区一介武夫,竟敢如此嚣张!哼,你等着瞧!
袁绍苦涩一笑,这哪里是什么流言,冀州陷落的消息,迟早会被众人知晓。
底层那些普通军士不知晓,他们这些高层都是心知肚明。
颜良、文丑二人,暂时还不能动。
否则,真要将二人逼反了,那可就万事皆休了。
他抬手制止了辛毗的进言,缓缓说道:\"佐治,此乃刘昆的离间之计,孤岂会上当?传令下去,让大军谨守城池,勿被刘昆所乘!
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袁绍终于恢复了昔日的一些清明。
张合大喜过望,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辛毗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悻悻退下。
南皮城头,浑身浴血的淳于琼紧握着手中的大铁枪,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城外数万青州军日夜轮番猛烈攻打城池,让两万守军兵力急剧消耗。
如今城内可战之兵,已不足万余,且人人带伤。
忽然,他脸色骤变,连忙将头往旁边一扭。
好险!淳于琼心中暗叫一声,双腿都有些打颤。
刚才要不是听到了呼啸而来的劲风声,及时将头偏了一下。
这支弩箭怕是就要贯穿他的头颅,带走他的老命了。
瘫坐在地的袁熙,双目无神,对于援军,他已经彻底绝望了。
至于还能坚持多久,还能不能守住南皮,他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城下,青州军大营。
褚飞燕与蒙达两人相对而坐,眉头紧锁,都皱成了一个\"川\"字。
如今城中守将是袁熙和淳于琼,两人都不是易与之辈。
特别是淳于琼,身经百战,在袁绍军中资历颇高。
他并不像别人笔下那样的嗜酒如命,相反,他治军有方,能力不俗。
既要防御北边的安东都护府,又要防备南边的青州。
而袁熙也成长得很快,他虽然是主将,但对淳于琼这个军中宿将却极为尊重,给足了面子。
要不是淳于琼鼎力相助,南皮城早就在数万青州军的日夜攻打下城破了。
褚飞燕与蒙达两人手段用尽,却始终未能奈何得了南皮城。
两人正愁眉不展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两位将军,高大帅来了!
褚飞燕与蒙达闻言,大喜过望!
高大帅就是高顺,安东都护府主将。
他能来这里,说明冀州中部战事顺利结束了。
两人赶忙结伴出了大帐,前往大营门口迎接。
如今青州牧管亥早已宣布易帜,归于长安朝廷治下。
天下诸侯得知了这个消息,无不震惊不已。
很多人这才恍然大悟,想起了青州牧管亥种种不同寻常的表现。
他们还以为管亥只不过是个自守之贼,被朝廷招安之后便欣然做起了土皇帝。
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是刘昆布下的棋子!
刘昆果然隐藏得很深,七八年之前就开始布局青州了。
徐州牧陶谦慌忙给盘踞琅琊国的臧霸送去了大量粮草物资,寄希望于这个勇悍的泰山贼能挡住北面的管亥。
原本他是防着臧霸坐大,经常克扣他的粮草军械,不给他壮大的机会。
结果,管亥这么一宣布归于朝廷治下,他顿时就慌了手脚。
恰好臧霸派人来传话,说军中缺少粮草军械。
如果再不给他补足了,他就敢撂挑子不干了,让陶谦自己去面对青州的黄巾贼军。
陶谦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了臧霸的胁迫。
高顺被褚飞燕与蒙达以最高规格迎进了青州军大营,便立即与众人商议起了南皮军情。
高顺军衔最高,当仁不让地坐上了主位。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都喜形于色。
他这次率领两万安东都护府精锐来渤海,除了拔除南皮这颗钉子之外,还要兵进青州,南下拿下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