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继承道观,开局武媚娘来上香 > 第402章 张道陵的烛台!【求月票】

第402章 张道陵的烛台!【求月票】

第401章 张道陵的烛台

见有人向年近六旬的班超搦战,军司马徐干当即就要打马向前,替班超好好收拾一下眼前的小国国王。

徐干这么自信,并不是自大,而是他身上穿着大唐明光铠,拎着唐制马槊,武器兵甲无一不精,领先对面的危须国王五百年。

危须国在龟兹东边,跟焉耆国挨着,从西汉开始,这个人口不过万的小国,就成了龟兹和焉耆的狗腿子。

跟着两个西域强国混得时间久了,危须国的国王逐渐变得膨胀起来,想跟龟兹、焉耆两国组成天山三巨头,奈何其馀两国根本没拿正眼瞧他。

最近听说班超要带人进攻龟兹,危须国的国王敏锐的发现这是个露脸的机会,亲自率军阻拦,打算亲自将汉朝大军打退,让危须国正式成为天山三巨头。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没等徐干冲出数组,班超就掏出令牌,一雷将危须国的国王给劈成了焦炭:

“哪来的犬吠之徒,净眈误老夫的时间。”

说完,班超让手下的铁甲军发起冲锋,将危须国的杂牌军冲了个七零八落,然后继续往龟兹的方向前进。

距离龟兹的延城只有一步之遥,得赶紧灭了这个西域小霸王,用实际行动彰显大汉威严不可侵犯。

至于危须和焉耆,大军抵达后同样会灭掉,三个国家占据的良田,以后归大汉官军进行屯田,控制西域的粮食生产。

一番冲击后,徐干提着马槊回到了班超身边:

“使君不去仙长处了?”

班超说道:

“等灭掉龟兹再去吧,若能找到龟兹的国器,正好献给仙长,也算是我等的报效之心。”

听到这话,旁边一个疏勒将领说道:

“据说龟兹有一座祭天神鼎,历代国王上位,都要以鼎祭天,祈求龟兹能够绵延千年而不崩,不知传闻是真是假。”

班超一听,当即就动了心思:

“不管真假,攻破龟兹国都后,一看便知!”

霍去病贡献了匈奴人的祭天金人,自己在西域也得贡献点儿物品,否则就没脸再从混元宫拿东西了。

想着这些有的没的,班超面朝洛阳方向,抚须说道:

“也不知疏文到了何处,希望能早点送到洛阳,让陛下得知神仙之事。”

他念叨这些时,洛阳城北宫内,皇后窦氏大白天将自己的情夫郭举叫到宫中,在长秋殿里旁若无人的宽衣解带,颠鸾倒凤,周围的宫女内侍畏惧窦皇后的威严,全都不敢言语。

激情过后,两人刚要再温存一番,外面突然响起了陛下驾到的声音,郭举连忙穿衣服,但还是被汉章帝刘炟撞了个正着。

刘炟刚刚处理完朝政,正在为今年人口创了新高而开心,却没想到皇后居然大白天私会情夫,顿时气得气血上涌,指着窦皇后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这一指,把郭举吓了一跳,随即恶向胆边生,抽出佩剑冲刘炟威胁道:

“胆敢声张,我便送你去见先帝!”

见到兵器,刘炟清醒过来,他赶忙退出去,大声呼唤侍卫,但不管南军还是北军,此时都被窦家兄弟牢牢控制着,就连郎卫也听命于窦氏。

整个皇宫,刘炟连个侍卫都命令不动,他一屁股坐花园的石阶上,垂泪不止。

窦皇后见皇帝离开,让郭举赶紧整理好衣冠,然后离开皇宫,剩下的事情她来收尾。

郭举系腰带时亲了窦皇后一口,小声问道:

“陛下会不会杀我?”

“有本宫在,谁也伤不到你分毫,你只要将我伺候好,此生便可无忧。”

郭举还是有些不放心:

“要不咱换个皇帝?太子品性如何?好控制吗?”

窦皇后轻轻一笑:

“一个八岁的小娃娃,有何控制不住的,你且去,过一段时间,我让人封你为郎中令,这样便可自由出入宫闱了。”

郭举在窦皇后屁股上狠狠拧了一下,这才跟着宫中内侍从另一个方向离开,窦皇后离开千秋殿,来到太子居住的东宫,见到了一个相貌清瘦、正在读书的少年郎。

“肇儿今日跟夫子学了什么?告诉为娘。”

少年郎眸子清澈,正是太子刘肇,他抬头看了窦皇后一眼,神色如常的说着今天的课业,但桌子下方的手,却早已握成了拳头。

等窦皇后离开,东宫内侍郑众迈着小碎步走到刘肇身边,俯身小声说道:

“禀太子,方才郭举入宫与皇后厮混,被陛下撞见,郭举拔刀威胁陛下,如今陛下正在花园中垂泪饮泣……”

刘肇一听,剑眉倒竖:

“窦氏欺我皇家太甚,待我登基,必将斩窦氏满门!”

郑众一听就赶紧劝谏:

“皇后乃是太子嫡母,您此举有违孝道,万万不可!”

刘肇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我母亲三年前被窦氏残忍害死,若不杀窦氏为母亲报仇,才是真正的有违孝道!”

刘肇的亲生母亲是梁贵人,三年前,刘肇被立为太子之前,一直没有生下儿子的窦皇后担心刘肇上位后,梁氏一族会代替窦氏成为外戚第一家族,便暗中杀了梁贵人,声称自己的才是刘肇的亲生母亲。

她曾试探过刘肇,问小家伙记不记得梁贵人,刘肇每次都装作很懵懂的样子,用这种办法骗过了窦皇后。

历史上,刘肇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仅凭十二岁年龄就将掌握朝堂的窦氏一族连根拔起,窦宪、窦笃、窦景等权臣纷纷被赐死……这种心性的小孩儿,做个小小的伪装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刘肇听到父皇在花园中垂泪,想去劝慰一番,却被郑众给拦住了:

“宫中遍布窦氏耳目,太子您千万别去,否则太子之位难保,您只有继续读书,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才能登临大宝,实现心中抱负。”

刘肇听得心情烦闷,但也无可奈何,他也清楚,一旦表现出一丁点儿聪慧的迹象,窦氏就会废掉自己,另立太子。

为了大事,只能暂且忍耐……小家伙诵读起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以磨炼自己的心智。

同一时间,洛阳城外翠云峰上修炼的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推演天地,无意中发现天地有变:

“怪哉,上次推演天地,卦象显示道兴于蜀,为何今日推演又成道兴于洛了?难不成洛阳要有大事发生?”

他嘱咐道童密切关注洛阳动向,一旦听到奇闻怪事便第一时间禀报。

吩咐完毕,张道陵捧着一本《老子》,继续参悟其中的思想,越参悟就越觉得老聃的思想深不可测。

天地万物,世间百态,都能在《老子》一书中找到运转规律,真乃是天地第一奇书也!

混元宫内,周易领着赵嫣赵蕊姐妹俩去镇上采买了不少食材,给大家做了鸳鸯火锅,一半麻辣一半清水,大家可以自由选择。

吃饭时,霍去病来了,周易问道:

“到平阳县了?”

霍去病拱手答道:

“到了,见到了我的生父,他还是县衙的小吏,家境贫寒,我出钱给他买了宅邸,安排他担任平阳县驿馆的驿丞,算是个待遇不错但又不会涉险的职位,驿丞的俸禄,足够他和姨娘的开支,不用为生活所忧。”

到平阳县之后,霍去病和霍仲孺父子相认,霍光的母亲有些生气,丈夫在外面跟人偷情,生的孩子还主动找上门来,这不是让街坊邻居笑话吗?

她本以为霍去病是生活无靠来投奔的,还想着招待两顿饭就委婉的劝霍去病投军……这既能省下口粮,同时还能免除赋税,算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儿。

结果没想到,霍去病居然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出手就是大宅子,还给霍仲孺换了官职,霍光的母亲当即态度大变,认为手心手背都是肉,既然是霍氏血脉,那便是自家孩子。

现在卫少儿在长安活得好好的,让霍去病喊别人母亲,他也做不出来,所以就喊了声姨娘。

霍光的母亲并没生气,反而觉得脸上有光……这可是在塞北立下战功的侯爷,喊一声姨娘,她能在街坊面前嘚瑟两年。

武媚娘给霍去病拿了碗筷和料碟,问起了霍光:

“你弟弟如何了,肯跟你回长安吗?”

提到霍光,霍去病脸上满是宠溺:

“他本不想走,但吃了一包卫龙辣条后,当即表示要跟我去长安……我自己都没想到,一包辣条就能将他收买了。”

赵蕊一听,当即向周易提意见:

“下次去镇上,能不能给我也买一包尝尝?我也想做个小权臣。”

周易捏捏她的脸说道:

“可以,但不能多吃,吃多了你脸上会长满痘痘,头发也会一绺一绺的掉。”

赵蕊现在就靠头发来遮自己的圆脸了,一听要掉头发,顿时打消了吃辣条的念头,专心致志涮起了羊肉片。

霍去病觉得火锅吃着很有意思,向周易请教道:

“等舅舅班师路过平阳县,我想在家中请他吃一顿火锅,可以吗师尊?”

周易大手一挥:

“没问题,这次走的时候你带走个鸳鸯锅,再带点太阳能发电板什么的,让你父亲感受一下科技是如何改变生活的。”

饭后,周易给霍去病准备一堆物资,刚把他送走,瞎子突然打来了电话:

“知道张天师的烛台吗?我找到踪迹了!”

周易:??????????

这不是爷爷打窝时编的瞎话吗?难不成世上还真有这件法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