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不是造拖拉机吗,怎么改重坦了? > 第75章 J5060型切割机

第75章 J5060型切割机

一顿饭才开始。

江阳和众人之间的距离,便拉近了许多。

毕竟哪怕是吴均和苏筱。

都是第一次发现。

他竟然还有和平时正经的样子,完全不同的一面。

那么辣的辣椒炒肉啊,吃完愣是一声不吭,忍到所有人吃完才去喝水!

吃完饭后。

众人将碗筷洗完。

然后继续讨论。

原先在厨房做饭的苏晓等人,了解问题后,也陷入沉思。

苏筱想了想,道:

“能不能在优化煤球结构的同时,研制新的煤炉呢?”

吴均道:

“可以是可以,问题是怎么去设计。”

苏筱道:

“在煤球的中心加几个孔洞,不就能增加燃烧面积了吗?”

“至于煤炉。”

“既然开口的开放设计不行,那就改成封闭的好了。”

她说完后。

吴均道:

“恐怕不行,煤球的本身强度太低,钻孔后很容易碎裂。”

“而封闭炉口。”

“也容易出现缺氧闷烧的情况,c0生产量会大大增加。”

要是这么简单。

他们刚刚就已经讨论出来了。

苏筱也没有气馁,继续思考。

紧接着。

她又觉得不对,疑惑道:

“江教授提出的问题,就没有给你们些思路吗?”

闻言,众人扭过头,看向坐在沙发上的江阳。

他们其实是想问的。

但这才刚刚开始讨论,就直接要指导,未免有些想要不劳而获的嫌疑。

江阳笑道:

“我的确可以给你们些思路。”

“但这个问题。”

“我打算当做一个课题,由你们来完成,有奖品的那种。”

他一边说着。

一边站起身,将沙发上的包装袋打开。

看到里面的钢笔和笔记本,众人的眼睛都是一亮。

这时,吴均道:

“江教授,您就是不给奖励,其实我们也是想完成的。”

他说完后,其他人也是点了点头。

减少用煤量。

对于华国有诸多好处,即便什么都没有,他们也是要研究的。

苏筱道:

“那你们不要了?”

话音刚落。

众人齐齐摇头。

江阳给的奖励,他们怎么可能不想要!

随后。

众人讨论的热情,更加地高涨。

甚至开始现场绘制设计草图。

当然。

大部分都不可行。

但也有少部分,方向算是正确的。

按照这个进度。

或许花上几个月的时间,也能捣鼓出些东西。

不过。

江阳肯定没办法等这么久。

毕竟他只是想借这个机会,锻炼一下众人。

蜂窝煤,同样是越早搞出来越好。

一直到晚上。

众人依旧精神十足地在讨论。

眼看天色不早。

江阳拍了拍手,道: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我整理一下你们的思路,你们明天再继续讨论。”

“先说说煤球,其实增加孔洞的想法没问题,关键是增加多少,怎么增加—”

他开口后。

众人开始还不觉得。

但听到后面,当即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起来。

这哪里是他们的思路。

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他们没有提到的。

比如他们只说了增加孔洞。

但江阳进一步解释。

孔洞燃烧时热空气上升,带动外部冷空气从底部补充,形成持续对流。

从而最终维持燃烧的稳定性。

还有在燃烧过程中,火源从煤球底部或顶部点燃,热量通过孔洞传到。

使得煤中挥发分析出甲烷和一氧化碳并燃烧。

他们只是提出了方法。

而江阳,给了这些方法更科学合理的解释。

在肯定他们思路的同时。

让他们有了更多的理论基础参照进行研究!

江阳便将众人说的内容,全部复述了一遍。

当然,是夹带私货版。

看着众人的反应。

江阳估摸着,应该是被发现了。

这时,苏筱道:

“江教授,您不会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吧?”

她说完后。

其他人倒也并不吃惊。

毕竟以江阳的能力,没办法才奇怪。

江阳道:

“我今天才和苏老师您遇到的那位大爷。”

“有没有方案,您还不清楚。”

“只不过是我的理论知识更全面、更丰富,能给你们一些参考而已。”

他说完后。

众人还是有些怀疑,但也找不到证据。

毕竟很多东西,确实是依照他们的想法来说的。

送走众人。

屋子里一下子就变得冷清了许多。

江阳来到书房。

定了定心神。

他抽出一张稿纸,开始继续工作。

当然,不是蜂窝煤。

毕竟这东西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关键是思路,想通就能解决。

江阳暗暗皱眉,心道:

“从硅单晶,到硅晶体管,难度可不小啊!”

华国的半导体领域。

现在就是一片空白。

想研制晶体管,要先突破硅晶圆加工技术、氧化与掩模技术。

再解决掺杂工艺、器件结构设计与制造、隔离与互连、测试与封装的问题。

江阳揉了揉眉心,头疼。

这些问题要全部完成。

难度丝毫不亚于100吨氧气顶吹转炉的研制。

江阳摇摇头,将心中的杂念甩出,暗道:

“算了,一步一步来吧!”

他先将目光,看向晶圆加工。

晶圆加工是半导体制造的内核环节。

其技术复杂度,和设备精度,直接决定晶体管的性能。

其内核设备与技术难点。

主要包括金刚石线切割机、双面研磨机、p抛光机等。

这些华国都没有。

当然,也不一定什么设备都需要。

只不过采用替代方案的话。

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如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很难对创建起成熟的半导体工业,从而推动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

江阳想了想,最终选择了华国65年研制的j5060切片机。

这款切片机。

虽说参考的是老大哥的ts-2型碳化硅砂轮切片机。

但改进了进给系统和切割精度。

落后是落后了些。

在切割精度、自动化程度、兼容性上也有不足。

当然,这没办法。

毕竟材料、精密机械和工艺经验,华国都没有基础。

想要研制更好的切割机,只能一步一步来。

好在就目前来说。

足以满足华国的半导体发展须求,完成晶圆切割。

想到这里。

江阳也不耽搁,当即开始绘制起设计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