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爹,我刘陆啊
一部没有任何大场面、投资成本仅30万美元,但却横扫各大国际奖项,成为最为瞩目的影片。
这就是《一次别离》。
它被誉为“当年最佳影片”“人生必看的10部电影之一”等。
后世在各大电影网站上的打分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它也是首部伊朗在华夏公映的电影。
某种程度来说,伊朗和华夏在面对国际舆论环境时类似,一直倍受攻击。
在西方主流媒体的描述里,伊朗女性地位低下,宗教暴力极端,精神文明落后,文化沙漠。
但事实上,伊朗电影其实一直是亚洲影坛的一支精税部队。
马吉德的儿童题材作品《天堂的孩子》《天堂的颜色》以苦涩但温暖的诗意风靡世界。
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随风飘逝》通过对生与死的审视先后赢得戛纳和威尼斯影展的大奖此外,贾法尔、穆森等着名导演也都才华横溢。
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竞争史上,如果不是《天堂的孩子》曾于1998年获得过一次提名。
伊朗电影几乎是一片空白,直到阿斯哈挟《一次别离》一剑封喉。
以绝对优势斩获大奖,堪称亚洲电影的又一座里程碑!
《一次别离》的故事是围绕一起伤害纠纷展开。
为了女儿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女主想要移民。
为此,她几乎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男主丈夫却不同意。
原因是他身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需要照顾,
女主一气之下回了娘家,不得已,男主雇了女工照顾父亲。
一次,男主发现女工将父亲绑在床头独自外出。
愤怒之下,男主将女工解雇并推出了门外。
几天后,女工将男主起诉到法院,指控男主将自己推下楼梯,引起已经5个月的胎儿流产。
法庭上,男主否认自己将女工推下楼梯,否认自己造成她的流产。
最终,在妻子和女儿的劝说下,男主同意以支付女工赔偿金实现和解。
女工一家负债累累,已经陷入绝境,急需这笔钱用于还债。
男主和女主带着钱来到女工家,在女工的亲戚见证下,男主拿出了钱。
在将钱交给女工的丈夫之前,男主提出一个条件:
女工要面对《g-l经》发誓:
流产确实是由男主造成的!
尽管生活面临绝境,但女工仍拒绝了发誓,并且承认了流产并不是男主造成的。
在前一天,她曾出过车祸她担心,如果面对《g-l经》说谎,惩罚会落到自己女儿的身上。
越是贫苦的人们越虔诚,或许只有虔诚的信仰可以给社会底层的人们带来一些精神上的慰借·——
在这部电影里,宗教占据的篇幅不大,主要用来推动剧情和设置矛盾。
它更象是用一场官司剖析了人性、道德、宗教和社会阶层之间的深刻命题。
没有被大肆喧染的歇斯底里,只有一个让人动容,同时在任何国度都可能发生的平凡故事。
有人说《一次别离》这样的故事只能发生在伊朗。
每个人好象都做错了,但每个人好象都没做错,
在那样的社会背景和宗教信仰下,每个人都很难独善其身。
但事实上类似的故事就是身边的平常事,应该说全世界都在天天发生着。
不信教的人也有自己坚信的某样原则,当要挑战自己坚信的东西时总有所顾及。
可一旦踏出第一步,那后面就毫无压力的为所欲为对于韩山平提出放在港岛为拍摄背景,方冬升并不反对。
事实上,《一次别离》里涉及到宗教,如果放在内地,尽管现在大环境比后世宽松许多。
但剧本依旧免不了到宗教事务局、审核委员会等地方溜一遍。
不仅费时间,而且通过的希望也缈茫,虽然有珠影厂和中影集团做背书。
放在港岛就不同了,众所周知的原因,港岛环境较为宽松。
而且宗教、阶层这些有生长的土壤,拍出来不突兀。
港岛人构成极为复杂,有近百分之七十是各年代来自粤省和闽省等不同地域和少量的少数民族约百分之三十来自亚、非、欧、北美、澳五大洲(含中东地区)的各色人种。
包括二十多个国家和民族,以东南亚、南亚、东亚各国最多。
不论哪个民族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宗教信仰。
港岛是自由港,不论什么国籍什么人入港,包括信仰都是自由的。
所以几乎世界上任何教门都有,在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各种寺庙教堂,不计各种教门的楼堂馆所就多达千馀处,约每一平方公里一处。
“我同意把背景放在港岛。”
方冬升点头。
闻言,韩山平顿时松了口气,他还真害怕方冬升犯轴,反过来质问:
为什么不能放在国内拍摄?电影不应该是自由的么?咱们的审核有问题!
别觉得韩山平的担心是多馀的,有人就敢拍桌子猛,
有的儿坏,采用迁回战术,电影拍完就送国外参赛,
还有的人剧本改了好几遍,他也知道审核无法通过的点是什么。
但就是为了所谓的表达自我,而固执己见总结,越有才华的人,越容易在这种事儿上犯病。
“行,那就这么定了,等你这边准备好我就联系银督机构,你去港岛拍摄直接找他们就行。”
韩山平想了想,继续道:
“港岛演员也可以适当的用几个,你有倾向的演员么?
或者我让银督那边根据你的人物小传推荐?”
银督机构,华夏电影在境外唯一的一家大型国有电影企业。
代表作品像少林三部曲《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
方冬升想了想,道:
“先让他们推荐吧,如果有钟意的演员,我再提。”
“恩,这样也行,电影聊完,剩下的就是咱们三家的出资比例以及各自承担的业务了——”
《一次别离》是小成本电影,经过大致的测算,20万美元投入足够。
中影集团和珠影厂占投资大头,包括宣发、院线等渠道,冬方映象象征性出资占股。
国内版权中影、珠影七三分,国外版权、票房则归方冬升。
方冬升在国外运作版权的手段,韩山平和王华军自然有所耳闻。
只是中影集团财大气粗,放掉这份营收也无所谓。
老王羡慕,但也知道他动不了方冬升的蛋糕“瞪瞪瞪。”
三人刚谈完事儿,韩山平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
“是小陆啊,进。”
看着门外的年轻人,韩山平笑着道。
“韩董,打扰您了。”
年轻人客气的说道,等他走进来,方冬升才看清楚。
这不是“儿子”———不对,陆嘛。
关于网上论坛的事儿,方冬升早就听范姑娘说过。
只是他没想到陆会这么无聊,在网上搞公知人设。
还有那个名为“北电一棵松”的id,如果他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睾小松子。
“方导、老王,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导演陆天铭家的公子,陆。
北电硕士毕业高材生,现在正在中影做事儿。”
韩山平笑着引荐道。
陆扶了扶眼镜,转身看到方冬升的那一刻,天塌了:
方冬升:啊,真是刘陆啊,他娘的差点让我看走了眼,我还以为你是真日本人呢!
“小陆啊,方导可是你们年轻人的榜样,需要向他好好学习。”
韩山平分别介绍了方冬升和王华军,随后语重心长的对陆说道。
陆拳头的紧紧的,尽管心里非常恶心,但脸上还是挤出微笑:
“是是,得向方导学习,呵呵,方导是我们的榜样。
韩叔——?韩董,这是上次您让我修改的剧本,麻烦您再帮掌掌眼。”
陆毕恭毕敬的奉上剧本,这已经是他第十次修改了。
韩山平皱了皱眉头,没看到我这儿还有客人么?
不过他倒也没有责怪对方,陆才华还是有的,就是不太懂人情世故。
嗯,不通人性。
当然,二十多年后韩山平做了《749局》的监制,被糊的满身是屎的时候。
不知道还会不会认可陆的才华韩山平看了眼方冬升,道:
“方导,不如你来看看小陆的剧本,给提提意见?小陆你也跟着方导学习学习。”
陆跟吃了屎一样把嗓子糊住,可既然韩山平都开口了,他总不能无视:
“方导,请你指正。”
我堂堂一北电硕士研究生,居然拿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去让一个连大学都没读过的人指点?
方冬升也不想接这坨屎,不过仔细一看,原来是《寻枪》啊。
《寻枪》是部好电影,姜闻演得好、宁婧演得好、枪演的也好,没了方冬升大致看了眼剧本,跟后世看到的成片出入还是非常大的。
“故事挺有新意的,是个好故事。”
操,还用你说,反正比你那些空巢老人、溜门撬锁的电影强一百倍。
东京和威尼斯的评委真是眼瞎了,给你颁奖!
听到方冬升的点评,陆内心波涛汹涌,但神情依旧风平浪静。
小小的老子,真有城府,嘿。
“演员都定了么?”
“等剧本过审就找演员。”
“我有一哥们,非常适合你这剧本的主角,而且正好他接下来有时间。
他戏特好,也特别专业,要是没钱拍摄,他还能帮你拉投资。”
方冬升拍着陆的肩膀,一脸为你着想的模样。
“真假,是谁?”
闻言,陆一激灵。
看在你给我推荐演员的份上,就允许你的爪子碰我吧。
“姜闻。”
方冬升淡淡的说道。
“姜闻”
陆咂摸着名字,脑海里浮现一个留着平头,穿着朴素警服,十分接地气的小镇警察形象。
绝了!
自带的硬朗气质与角色作为警察的身份底色相符。
而且姜闻十分擅长演绎复杂人格。
尤其是《寻枪》剧情中,马山丢枪后的崩溃、对真相的执着追查。
甚至带点“疯魔”的状态,与姜闻表演中惯有的爆发力高度契合。
陆越想越觉得姜闻合适“可是他会答应出演么,就算答应,我也不一定付得起片酬。”
陆内心志志,此时的姜闻作为演员成名已久。
更是凭借自编自导的《阳光璨烂的日子》捧出了夏宇这个威尼斯影帝。
他还真未必看上自己这小盘子。
“嗨,都是哥们,什么片酬不片酬的,我明天介绍他给你认识。”
方冬升笑着道。
他不能决定姜闻一定接下这个剧本。
但他抱道,姜闻肯定喜欢这个故事。
毕竟上一世他看到剧本的第一眼,业确定出演。
当然,现在他的《鬼子来了》还没有被禁,不一定有当演员的心思。
那听喊在他心里埋下颗种子,慢慢发芽呗,
方冬升的举动落在韩山平眼里,只高得方导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
不仅有才华,还愿意提携“后辈”,人品太好了!
只有老王察高到一丝不对劲儿,这货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
从中影集团离开企后,方冬升联系张亚个帮忙制作《ibelieve》这首歌。
然后业是开始找演员,准备拍摄。
这次的拍摄有中影介入,演员不用他一个个的去跑着找。
但个别演员还是需要他亲自去争取。
《一次别离》故事的本身比较平淡,相当考验演员的演技。
他首喊想到的业是企前合作过的演员,王志闻,昨演男主角男主角在剧情里,是个理性隐忍的抱识分子,因家庭矛盾陷入道德两难,属于中层阶级。
此时的王志闻通乏《乏把瘾》、《东边井昨西边雨》等剧成为当红气质小生。
他身上独特的书卷气、略带清冷的孤傲感,能够完美诠释抱识分子的精准度。
而这是其他同龄演员身上十分少见的气质,
而且他所展现的压抑和爆发力非常适合男主在面对变境时的隐忍与偶尔的失控。
企前《野蛮女友》的时候方冬升留乏王志闻的联系方式。
打电话说明来意企后,方冬升便带着剧本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