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没钱当什么导演啊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车速太快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车速太快了

第155章 车速太快了

方冬升和巩丽在戛纳墨迹了一周。

一方面,比较胶黏,难舍难分。

另一方面也有等国内舆论稍微平复一些再回来的意思。

可惜,华夏的媒体总是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执。

非要采访到方冬升本人,才算是完成任务。

所以,当方冬升在机场被影迷围观的时候,

本身就具有一定“潜伏”量的媒体记者们迅速一窝蜂的冲了出来。

“方导,这次一口气拿下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和评审团大奖。

三座奖杯在手,现在心情是不是特别激动?能和我们分享下此刻最真实的感受吗?”

说实话,除了拿下女主角之外,其他的好象也没有特别激动。

“出道以来,您的每部作品都有非常高的成就,您觉得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是剧本的独特性,还是演员的出色演绎,或者是您在导演手法上的创新?”

嗯,都有。

“巩丽获得华夏女演员在戛纳电影节上第一个影后。

请问在指导她拍戏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儿?”

拍戏过程中没有,拍戏后结束后印象蛮深刻的,她双腿比较有劲儿。

记者们把方冬升团团围住,闪光灯不停闪铄。

每个人仿佛都有问不完的问题。

其实也不怪他们,主要是方冬升平时跟记者们的交互实在是太少。

而且他还时不时的搞出一些大动作。

记者们想要采访,根本就接触不到他。

所以,这次逮到他之后,大家伙围的严严实实。

最里面是拿着话筒的记者,最外面则是影迷和吃瓜群众。

足足围了半个小时,机场派出所的民警过来后才算是疏散群众。

方冬升终于顺利脱身,坐上前来接鸡儿的智玲姐的车—

五月下旬的京城,天气开始变得炎热。

车内空调温度适宜,智玲姐把泡好茶水的保温杯递给方冬升。

又把准备好的灭烟沙放在中控台上,旁边摆着一盒香烟。

接着她从后排拿出一双拖鞋换下他的皮鞋,

毛巾是新买的,带出来之前她还特意在家里洗过一遍—

在几个女人里,林智玲绝对是最贴心,最有服务意识的。

她握着方向盘的手指涂着豆沙色甲油,衬得双手愈发纤细白淅。

林智玲侧过脸看副驾上的方冬升,眼角眉梢带着关切。

声音软糯,嗲嗲的湾湾腔:

“导演,如果你困了,可以先放下座椅睡一会,后面有薄毯哦。”

说话时尾音微微上扬,带着点撒娇的意味,却又不过分亲昵,分寸拿捏得正好。

她今天穿了件香槟色真丝衬衫,领口松开两颗扣子,隐约露出精致的锁骨。

胸前的曲线在衬衫的包裹下若隐若现,随着换挡的动作轻轻起伏。

黑色包臀裙包裹着修长的双腿,裙摆刚好落在膝盖上方。

脚下是一双开车临时换上的平底凉鞋,每一次轻点都有一股优雅劲儿。

闻言,方冬升点了点头,将副驾的座位放倒,缓缓躺下。

虽然返程坐的是头等舱,但飞机上太吵,他都没怎么休息。

“累坏了吧?”

林智玲目视前方,嘴角却始终着浅笑,后视镜里映出她含情的眼波:

“我炖了花胶汤,回家就能喝。”

“辛苦了。”

方冬升眯着眼晴,林智玲身上的小香风阵阵袭来·

“有湿纸巾么?”

等红灯的间隙,她伸手从储物格里拿出湿纸巾递给他,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

“评审团是不是特别严格呀?”

她在转移注意力,眼神却不自觉的黏在他脸上。

方冬升擦了擦手,随后缓缓复盖在她的腿上,从裙边翻进—

那双手仿佛烙铁一般,烫的浑身一颤,她脚下猛地点了下刹车。

“慌什么。

林智玲深呼吸一口气,不敢看他,耳根却红得快要滴出血来。

香槟色衬衫的领口随着急促的呼吸起伏。

“导演”””

她试图稳住声线,但尾音软得发飘,车子也赶在红灯路口停了下来。

方冬升恢复副驾驶座位,起身轻轻靠近她的耳边。

奔腾的热浪打的她浑身酥麻,

“你开的太慢了。”

“那—那我现在就加速回去?”

她的声音细若蚊吟,手却不自觉地往档把上移。

“我觉得车速可以提快点。”

方冬升点头,警了眼她被绷得愈发明显的衬衫。

里面是黑色的蕾丝咪盔,在密闭的车厢中弥漫着诱人的奶香——

嫌弃车速慢的方冬升终于在林智玲的家里上了高速。

而且轮胎反复碾压,最后在脸上留下了轮胎印“去一趟戛纳,都不知道心疼人了。”

林智玲趴在沙发上,嘴里小声的嘟道。

她就算是生气,也好象是在撒娇。

方冬升挠了挠头,好家伙,这段时间跟巩丽待在一起的时间太久。

她把林智玲当成对方了。

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娇嫩的林智玲,承受了与自身实力不相匹配的重击。

接下来的两天,冬方映象的总经理林智玲小姐向董事长方冬升事无巨细的汇报、交流了工作。

方董事长觉得林经理非常卖力,在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都对她进行了奖励。

林经理非常开心,并且口头上对方董事长进行许诺。

既然媒体已经泄露他回来的事儿,方冬升也不能老是在温柔窝里。

于是就赶到了中影集团。

刚到韩山平的办公室,方冬升就吓了一跳。

老韩这是去特意美黑了?

本来就不白,现在可倒好,直接向黑哥看齐。

“韩董,你这是去劳教了?”

方冬升开玩笑道。

韩山平起身给他泡茶,摆了摆手,道:

“别提了,陆那小子—-就你给推荐姜闻去当男主角的那个小子,老陆家的少爷。

他那个电影《寻枪》不是在黔州开机了嘛,我前段时间正好去客串了个角色。

那地方,待了几天人就完全变了样,日头太烈。”

韩山平这么一说,方冬升也有印象了。

《寻枪》里有个警察局局长的角色,好象还真是韩山平出演的,

还说你跟陆没关系,否则能跑那么远去美黑?

“他们拍的应该挺顺利的吧?”

“顺利?”

韩山平摇了摇头,这片子已经完全是姜闻的型状了。

陆是导演?他在那儿演导演呢!

刚毕业的学生就想驾驭姜闻这类演员?

打脑壳哦!

韩山平甚至都怀疑,方冬升是不是故意要整陆,所以才给他推荐姜闻当男主角。

不过他想了想,两人无冤无仇,方冬升没道理害陆啊。

更何况,姜闻确确实实是个好演员。

《寻枪》有了他的加盟,绝对是如虎添翼。

只不过陆有点羊入虎口的意思

不争气的娃儿!

“对了,还没有祝你勇夺戛纳三奖呢,怎么样,感觉如何?”

提起这个,韩山平也有些曦嘘。

夏纳第一位华人影后,居然眼前这个年轻人捧出来的。

不仅如此,人家除了金棕榈大奖,戛纳前三串行的荣誉全包圆了。

10个陆不对,100个陆反正陆在他面前被秒的渣都不剩。

方冬升笑着道:

“唯一的感觉就是获奖感言准备少了,我想过能拿奖,但没想到拿这么多。

所以上前致谢,谈感受的时候,翻来复去的就那几句话。”

“哈哈哈,放心,就算是你不说一句话,那也是胜利者的姿态。”

韩山平发现眼前这个小伙子还真是有意思。

有才华,不死板,既有点小幽默,也有大局意识。

有潜力,有前途!

“韩董,我这次过来主要是要跟你汇报一下,下一部电影的事儿—”

方冬升的话还没说完,韩山平惊讶的打断道:

“这么快!这次打算冲拿个奖?你先别说,让我猜猜”

韩山平起身步,搓了搓手,脸上带着兴奋道:

“柏林你去年刚拿了金熊奖,今年戛纳除了金棕榈之外,直接一窝端了,那就只剩下威尼斯了

确实,以《空房间》的质量,威尼斯只给你一个评委团大奖和最佳导演奖,有点屈才。

我支持你一雪前耻的想法,需要什么中影全力配合。”

方冬升摇了摇头,道:

“韩董,这次不是冲三大。”

“不是冲三大,那还有什么?”

韩山平不解的看着他,随后试探性的问道:

“难道你也想象李铵那样,再捧回来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事实上,奥斯卡是作为被神化的美国电影代名词受到国人膜拜。

说百了,它也只是美国的一个电影奖项而已。

许多普通华夏观众对奥斯卡的印象,大多都来自魔都电影译制片厂的作品。

1996年的《廊桥遗梦》伴随原着的热卖一度成为华夏影迷谈论的热点。

但真正征服国人的奥斯卡事件当属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

这部电影风靡全球的同时也让国人第一次领略到奥斯卡大片的魅力。。

国人对奥斯卡的崇拜至此终于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它也成为国内影迷的必修课。

《拯救大兵瑞恩》也在这股风潮下被重磅引进。

斯皮尔伯格这位奥斯卡得奖大户亦被内地影迷顶礼膜拜。

另一个值得国人关注的热点则是韩山平口中李铵的《卧虎藏龙》。

今年上半年的三月份,它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四项大奖,给国内影迷带来了莫大的荣誉感。

华人主创、中文对白、东方风情的展示和民俗乐器的运用让这部电影有着强烈的华夏印记!

“冲奥”和“申奥”一度成为今年国内上半年最有代表性的话题。

据说老谋子拍《英雄》的启发就来自李铵的《卧虎藏龙》。

虽然《卧虎藏龙》在国际市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主导《卧虎藏龙》的港岛安乐影业老板江志墙还想继续往国外推一推华夏武侠片。

老谋子刚好也想拍武侠,于是江志墙与张伟品一合计,建议老谋子往大了做投资两亿多,成为国产电影史无前例的大制作!

“冬升,如果你真的想冲击奥斯卡,我们中影集团也不是—

韩山平一咬牙,但他的话还没说完,方冬升出言打断:

“我要去好莱坞拍电影了。”

?!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

韩山平重新坐回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叩着,目光落在窗外中影集团大楼前的梧桐树上。

“冬升,你在三大拿奖,给华语电影长脸,增加华语电影的影响力,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他端起搪瓷杯喝了口茶:

“但去好莱坞,你想过没有?那边的工业体系是成熟,规矩也多。

资本要话语权,剪辑没有主导权,你过去是当导演还是去打工?

见方冬升没有说话,韩山平继续劝着道:

“张毅谋拍《英雄》,全剧组都是自己人,钱花在刀刃上,而且对剧组有绝对的把握。

你现在去好莱坞,拍什么题材?是按他们的套路拍东方猎奇,还是能把故事讲到他们心坎里去?”

闻言,方冬升摇了摇头,缓缓道:

“这次去好莱坞,我想试试能不能趟出条路—众所周知,好莱坞是全球工业电影的内核。

但我们都只是知道个皮毛,没有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而且我也想让他们看看,华语导演拿着他们的设备,也能拍出让全世界叫好的故事—”

说道这里,方冬升笑了笑,道:

“也不是在那边一直不回来了,再回来时,应该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呵呵。

到时候国内的电影市场的环境也会更好一些。”

闻言,韩山平叹了口气,方冬升年纪小但是主意正,他知道自己左右不了对方的想法:

“我知道你想闯一闯,这股劲我佩服,中影最近两年也会开启合拍片计划。

到时候缺的就是能驾驭国际题材的导演你去好莱坞,学他们的制片流程、特效技术,我举双手赞成。

但是要记住,得把根得扎在咱们这儿,中影随时欢迎你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