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好莱坞的善意和恶意
唐娜是个华夏通,对于华夏的一切她都十分感兴趣,
“方,你们华夏有句话叫,不到长城非好汉。
或许,我们可以一起去爬长城,边爬边谈事情。”
刚到京城,唐娜就向方冬升发起了邀请。
“当然,希望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方冬升不排斥爬山,但也不喜欢。
不过,既然唐娜还有心思爬长城,那就说明自已提的条件至少没被拒绝。
方冬升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朴实。
这次进军好莱坞,他从来没想过要脚踢八大、拳打奥斯卡,重新构建好莱坞新秩序—
他是掌握有后世的信息差,有才华。
但他不是神!
全世界各地,每年进军好莱坞的天才不胜其数。
但最后呢?
他们全部沦为资本的工具,为资本家的梦想而室息。
象有些影视人,刚到好莱坞就提出跟电影制片厂票房分帐的要求。
这—不现实。
方冬升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导演、编剧,他绝对有权跟环球影业要求分帐。
而且他还可以要求双方白纸黑字的签订合同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然而华纳兄弟却宣称该片亏损近3600万美元,
这引起了制片人迈克尔和本杰明的不满,
他们拥有蝙蝠侠角色的电影版权,认为自己未得到应有的利润分成。
于是就将华纳兄弟告上法庭,但最终诉讼被驳回还有以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莫库里为主人公的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
但该片对外宣传有5100万美元的帐面亏损导致编剧安东尼始终无法获得合同中约定的5的净利酬劳诸如《哈利波特》《星球大战3》《地心引力》等火爆全球的电影,竟然全都处于亏损状态。
不信?你可以查啊,我们阿美莉卡人是最讲究契约精神的。
只要你能在帐面上查到我们盈利,那就按照合同支付给你报酬。
这就是好莱坞特有的“好莱坞会计”现象。
电影公司通过夸大制作成本、收取高额发行费用或在不同项目间转移亏损等手段。
人为降低影片帐面利润,减少税收支出。
同时避免或减少向演员、导演等按利润分成的相关人员支付报酬。
这种不透明的会计操作在业内实在是太常见了
关于分帐什么的,听听就得了。
所以,方冬升从来没想过一步登天,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但该争取的利益还是要争取滴两人约在居庸关长城见面。
这里是万里长城上着名的古关,是西北方进入京城的要道。
两旁山峦重叠,形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站在上面,颇有种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方冬升扶着垛口往下望,山谷里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箭楼:
“上次听说你们要在洛杉矶搭个长城的布景·现在感受如何?”
唐娜掏出保温杯,美式咖啡的苦味弥漫开来:
“方,你的意思是‘真实’比绿幕更值钱?”
方冬升弯腰捡起半块残破的城砖,笑着道:
“《狙击电话亭》的剧本里,主角困在电话亭里看街景。
那些霓虹灯、流浪汉、急着赶路的行人一一这些‘真实”就象长城,少一块砖都不对味。
所以,还是要实拍,其实也并没有增加太多的成本,你觉得呢?”
唐娜曾经建议部分镜头需要在绿幕里拍摄,方冬升这是在打消她这份念头。
唐娜想了想,最终点头,道:
“你是导演,我尊重你的想法。
“谢谢。”
这就是跟好莱坞合作的弊端之一,无法保持独立自主搞创作。
象他在国内的剧组,向来是说一不二,制片人有想法?
不,你没有!
你还是好好想想导演拍嗨了,你怎么筹钱支持接下来的拍摄·—
“方,这就是好莱坞,有时候,所有的桔都源于我们自己的弱小。”
似乎看出了方冬升的想法,唐娜缓缓道。
嗯,唐娜,当代pua大师。
“当然,方,你是非常有潜力,所以环球对你提出的合作建议非常重视,并且同意了你的想法·—”
方冬升的建议很简单,别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分帐了。
来点实际的,我要“局域发行授权”的部分控制权。
简单来说,方冬升要求保留《狙击电话亭》在华语地区(华夏大陆、华夏港岛、华夏湾省、新加坡等)的“非院线发行权”。
包括流媒体平台授权、电视台播放权、实体盘片发行权等。
最终由方冬升指定发行公司负责运营,收益归方冬升所有。
当然,这些地区的院线发行仍由环球影业主导。
对环球影业而言,华语地区并非其传统优势市场。
他们的优势市场在北美、欧洲,以及亚太的日韩,还有拉美。
而且非院线渠道的运营成本较高,时间长,回款慢。
属于水磨豆腐,慢功夫。
交给方冬升团队操作反而能提高收益效率。
更何况环球影业仍掌握最赚钱的院线发行权,其内核利益不受损。
两全其美!
对于方冬升而言,华语地区是他的“主场”。
通过非院线渠道获得稳定收益,且收益直接由自己团队掌控。
他无需依赖环球的分帐体系,最大限度的实现“利益自主”
同时,除了上述的版权所有之外。
方冬升作为《狙击电话亭》的项目发起人导演、编剧,拿180万美金的酬劳。
也算是拿上好莱坞的工资了。
方冬升和环球影业合作的消息不翼而飞。
同时,这也是方冬升拿了夏纳大奖之后最为重磅的消息。
方导,要进军好莱坞了!
许多媒体争相报道。
甚至趁机炒剩饭,把以前进军好莱坞的导演和演员也都拉出来溜一遍。
《娱乐周刊》:
“继吴白鸽、成珑之后,又一位华语导演获好莱坞大厂青睐。
但不同于前辈们的动作片路线,据了解方冬升此次合作的《狙击电话亭》是低成本悬疑片。
全程仅靠一个电话亭推进剧情,这是否意味着好莱坞对华语导演的期待,已从‘功夫’转向‘叙事”?”
《苹果日报》娱乐版直接拉了个“好莱坞闯局者图鉴”:
张毅谋的大制作《英雄》还未开拍被批是自大的东方幻想。
李铵的《卧虎藏龙》虽拿了奥斯卡,被酸“拍的是美国人眼里的武侠”。
周闫发拍《防弹武僧》的剧照也被翻出来,配文:
“从小马哥到光头和尚,巨星的好莱坞水土不服”
末了,《苹果》笔锋一转:
“方冬升的优势在于文艺片出名,可是没有了文艺标签的他,能走多远?”
毒苹果的嘲讽意义拉满。
《京城青年报》则是力挺方冬升,用半版篇幅分析:
“从谢铁丽到陈凯哥,第五代导演曾试图叩开好莱坞大门,却多因文化差异折戟。
我们期待方冬升这个年轻人在好莱坞的发展,或许能为华语电影提供新样本—”
记者们也趁机采访到了国内的导演,小钢炮:
“当年吴白鸽带枪进去,现在他揣着剧本去,路子不一样。
不过那地方听说水挺深的,我只能说,呵呵,祝他好运吧。”
小钢炮的笑是真的,祝福也是真的。
妈的,总算是摆脱这个杀神了。
仔细想想,自己这几年的贺岁片几乎每一年都会撞到他的电影。
无不例外,全都被撞得头破血流。
事实上,小钢炮心里也明白,自己的京式幽默也就在京津冀这些地方有票房。
一旦跨过秦岭淮河,就没市场了。
但是方冬升的电影不一样,这小子拿奖跟喝水一样简单。
先是国外刷奖,然后国内上映。
一方面利用国人自豪感,另一方面,文艺电影全国通吃。
票房不好才怪!
小钢炮上轰天下轰地,中间轰空气。
但是他跟方冬升真的对轰不过。
所以,惹不起还能躲不起么?
从后面两年开始,他所有的电影都避开方冬升电影的上映期。
如今,听说方冬升要离开国内前往好莱坞,他比方冬升本人还要高兴。
老天爷,他可总算是走了。
晚会楼着徐凡好好放炮庆祝一下!
小钢炮什么想法,方冬升不得而知,此时的他正和两位好兄弟对饮。
“冬升,你这步走的—今天珠影的王厂长还在给我打电话。
说现在整个港岛都在猜你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吴白鸽。
喷喷喷,那可是吴白鸽啊——华人的好莱坞之光。”
张涂仁举起酒杯感叹道。
“冬升哥,这次过去,你是不是要冲奥了,把奥斯卡也给拿下来。”
郭雷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对于国际上有些电影节和奖了解的非常透彻。
用他的话来说,了解这些是为了给冬升哥一个个征服它们提供知识体系。
方冬升笑着摆了摆手,道:
“就只是一次尝试而已,你们俩也跟我去一趟,无论前方龙潭虎穴,咱们哥仁一块。
就象当初拍《七仙女》一样,好坏一起走。”
方冬升的想法很简单,让张涂仁和郭雷一起看看好莱坞的工业制作流程。
他们包括方冬升自己,都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知识,为日后大片时代埋下伏笔。
“好啊,我其实早就想说了,只是没好意思。”
张涂仁端起酒杯,笑呵呵的说道。
不仅是导演和演员,凡是涉及到电影工业的职位,谁不想去好莱坞闯一闯?
“嘿嘿,我早就想学英语了,听人说换个语言环境,会方便学习当地语言。”
郭雷挠了挠头说道。
方冬升警了他一眼,道:
“没用”
“我听人家教英语的老师说的。”
“你听了这么多年的日语,来来回回不就字了那两句闻言,郭雷的脸立刻涨红起来,小声嘟道:
“我、我都是快进,又不看剧情。”
晚上,方冬升去林智玲那里住。
借着酒兴,方冬升格外兴奋。
“都有点肿了”
林智玲依偎在他的怀里,幽怨的看着他,不满的说道。
“不好意思,我有点把控住。”
“哼”
林智玲轻轻捏了捏他腰间的软肉:
“你这个样子,去好莱坞之后非得祸害几个女明星。
我听说她们都非常耐——肯定可以让你高兴。”
方冬升笑了笑,拍着她的臀儿:
“那你开心么?”
“开不开心又没办法阻止你,你又不带我去”
林智玲嗔怪道。
“呵呵,带你过去不现实,现在冬方映象刚走上正轨,离不开你。
还有跟北野武工作室,中影集团以及珠影厂的合作,你都要居中调度好。”
方冬升缓缓道。
说起来,林智玲在公司的确为他分担了不少。
无论是业务承接还是发散,甚至还有一些重要的接待等。
“智玲,这段时间真的辛苦你了。”
方冬升楼着她,情真意切的说道。
林智玲突然挣开他的怀抱,拿了一份文档过来,指尖在条款上划过:
“你们去了那边如果遇到合同上的麻烦,随时打越洋电话回来,
我把跟环球签的协议备份了三份,用不同颜色标了风险点一一红色是分成比例,蓝色是审计条款,绿色是外景地权限,你都带走一份。”
方冬升有些咋舌:
“你这细致劲儿,比我画的分镜还厉害。”
林智玲抬眼看向他,眼底带着笑意:
“术业有专攻嘛,你在那边安心拍戏,家里有我。
对了,我托洛杉矶的朋友找了个懂中文的律师。
要是环球那边想耍花样,咱也有懂行的人在。”
方冬升笑了笑:
“还是你考虑得周全,说真的,没有你在,冬方映象走不到今天。”
至少不会那么顺利。
林智玲合上文档,语气轻快,带着憧憬:
“等你把《狙击电话亭》拍出来,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冬方映象不仅能拍好华夏故事。
走出去也照样能打,到时候我就把公司的招牌换个大的,在上面加行英文一‘fro cha,
tothewo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