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让方冬升猜对了。
华艺和哥伦比亚真的闹掰了。
两人闹掰,直接导致《功夫》嫁给了中影。
《功夫》是由哥伦比亚公司和华艺兄弟公司共同投资的。
按照双方以往合作惯例,哥伦比亚公司将负责影片的海外版权部分。
华艺则着重在国内宣传和发行方面。
但据可靠消息说,哥伦比亚公司亚洲制作方开了好几次高层会。
就是商量着将《功夫》的发行权改交中影。
事实上,两家公司已经合作了四年。
这四年间不是没有发生过矛盾,有点摩擦实属正常。
去年《手机》上映,拥有其海外发行权的哥伦比亚公司,对它在海外的票房没信心。
所以迟迟没有安排档期让《手机》在欧美、亚洲等地的任何国家和地区上映。
华艺这边呢只能眼睁睁看着这部在国内放映得热火朝天的电影被哥伦比亚公司冷藏。
多少有点《英雄》跟米拉麦克斯的味道了。
为此,王中王兄弟俩不惜花重金从哥伦比亚手上把《手机》的海外发行权反购回来。
并卖给了在东南亚地区很有发片经验的港岛寰亚,这才让《手机》重见天日。
当然,事实说明哥伦比亚是有经验的,《手机》在东南亚地区上映之后,票房几乎大败。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两家嫌隙日深。
而真正导致这次分手的导火索,据说还是去年的《天地英雄》。
当时西影和华艺等几家国内投资方以共同的名义将影片dvd版权提前(在影片上映七天后)卖给了中凯公司。
没有没按跟哥伦比亚公司的提起约定好“在影片上映一月之后再卖”办,从而导致票房受损。
好家伙,直接把哥伦比亚当日本人整。
这两件事,让哥伦比亚铁下心来从《功夫》分家。
但为了双方的面子,哥伦比亚公司不打算就这此事做任何回应。
他们只准备对外发一消息:
证实《功夫》的发行工作交给中影—
怪不得李则楷和韩山平副好兄弟的模样,原来两“奸情似”。
韩山平作为中间人在两人中间搭话,李则楷也是个能人,妙语连珠。
话题间离不开《剑雨》的票房,离不开方冬升的才华。
说实话,如果不是上辈子被人吹捧的次数太多,吃的亏太多。
方冬升还真有可能被吹的飘飘然。
“所以说,中影在国内有非常强大的渠道能力,我们哥伦比亚海外也不容小觑。
再加之方导的才华,我们如果合作,那绝对是无敌。”
李则楷笑着说道。
闻言,方冬升笑了笑。
这其实就是哥伦比亚和华艺的模式。
2000年,华艺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开始首度合作。
第一部电影就是冯小钢导演的影片《大腕》。
在国内,华艺公司率先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合作,参与全球票房分帐。
在打通海外票房和渠道上占了先机。
利用哥伦比亚在全球60个国家的电影销售网络。
华艺兄弟大大扩展了知名度,也给资本运作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
《大腕》、《天地英雄》、《寻枪》、《可可西里》等也都是运用这种操作手段。
既降低了风险,又直接借鉴了好莱坞规范的运作模式。
凭借着这几年的合作,华艺一度成为私营企业里的代表企业,奠定了之后成为龙头老大的基础——
首先,方冬升不排斥这种合作。
强强联合才是成功的基础。
不仅是中影和哥伦比亚,尚处于“青年”阶段的冬方映象也可以借此合作迅速成长。
就象当年哥伦比亚于华艺兄弟而言。
但合作的前提是有条件的,且不说利益方面的分成。
首先的保证方冬升创作自由度,换句话说就是创作权。
其次就是类似于《手机》“国内火爆,国外冷藏”发生在自己身上===
方冬升只是简单的提了几点,这让李则楷对方冬升的印象立刻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怎么说呢。
之前跟华艺合作,对方多是先谈发行、谈分帐,很少有人把“创作主权”放在头一条c
这估计就是人家能拿到这么高成就的原因吧。
“那,导你先忙,咱们有空聊,现在有联系方式了,下次我登门拜访。”
三方谈的都比较愉快,活动即将开始,李则楷摆了,约好下次详谈。
“破亿”发布会举办的非常成功。
成功的让所有同行都羡慕嫉妒恨。
而且已经有人开始拿《剑雨》跟《英雄》做对比。
大家都在等,等着《剑雨》的票房超过《英雄》。
没错,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在猜测《剑雨》能否超越英雄。
但是“三天破亿”的新闻出来后,没有人再怀疑。
而是在等什么时候超过!
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捷报传来的国庆,结束了。
《剑雨》的票房增长也逐渐变缓,国庆的最后一天,票房增长已经跌进一千五百万的范畴。。
看着尤如过山车一样的票房增长曲线,方冬升有些感慨。
果然,现在国内的市场还是太小。
同时容纳那么多的电影上映,市场是固定的,摊派到每部电影身上的票房就注定不会有太大的增量。
方冬升突然想到了今年的贺岁档有《天下无贼》和《功夫》。
原时空这两部电影都有过亿的票房。
也是从这里开始,小钢炮对周星弛产生很大意见。
当时他也没想到自己的电影能过亿。
令他更没想到,电影才上映刚好两周。
周星弛《功夫》也大爆,阻击了他的《天下无贼》。
至少少拿几千万票房。
事实上,现在的市场,很难同时容纳两部大爆的电影。
只要一部大爆,同期的电影,就会被狠狠的吸票房。
比如现在,《剑雨》吸收同期《新警察故事》《2046》甚至是《可可西里》的票房—
0
在后来,《功夫》大爆后,《天下无贼》断崖式下跌的票房也能证明这一点。
所以,后来小钢炮当着媒体的面指责周星弛。
说他不厚道、人品差,以后不会再合作—
究其原因这次电影被阻击,是非常大的一个原因。
当然,如果当时哥伦比亚和华艺兄弟没有“分手”的话。
这种级别的电影,公司肯定会想办法错开,至少不会打擂台!
国内热火朝天的上映着,国外当然也没有闲着。
趁着方冬升“三冠王”。
北美的首映票房通常包括周五到周日这三天的票房收入。
是好莱坞片方最看重的票房指标之一。
由于大多数新片都会选择在周五上映。
因此首周末的票房,即周五到周日的票房,被称为“首周末票房”或“开画票房”
在北美,方冬升的名气早就打出来了。
早年间是《狙击电话亭》和《狩猎》拿下了市场。
如今还有欧洲大满贯的光环加身,他的影响力在华人导演中至少能排前三!
不过,毕竞是华语电影,索尼经典也不敢多想。
只要票房不比《英雄》差就。
为什么要举例英雄?
因为被米拉麦克斯公司雪藏两年的《英雄》终于在今年八月上映了!
这让媒体惊掉了下巴,也让哈维直呼,这是个奇迹!
这逼忘记了当初雪藏《英雄》时自己的嘴脸—
《剑雨》在北美的首周票房很快就被统计出来。
3230万美元!
这个成绩,没有让索尼经典失望。
相反,索尼经典现在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跟方冬升再单独合作一部电影。
要知道,在此之前《英雄》的首周票房是1780万美元,拿到了周票房第一。
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部登上一周北美票房冠军的华夏国产影片。
《剑雨》没有《英雄》那么好命,虽然它的票房超越《英雄》许多。
但并没有象《英雄》那样屠榜!只是第二名。。
同样是10月1日上映,首周末三天拿到4760多万的好成绩,拿到了周票房冠军。
排在第三名的是投资6000万美元的《烈火雄心》,也是10月1日上映。
首周末三天拿到2208万多点方冬升也没想到《剑雨》在北美成绩能这么好。
大概是自己的名气和影响力,加之《英雄》刚刚大爆。
很多老外想再见识一下华语古装大片。
不管怎么说,索尼经典收回成本已经不是问题。
而且根据当初的约定,只要北美市场《剑雨》的票房突破2000万美元。
肯定是看到了《剑雨》在北美的成绩才闻着味赶来的。
对于这样的合作伙伴,方冬升来者不拒。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能赚大钱,充实人脉就行。。
正式超越《英雄》国内的保持的25亿票房。
这是个什么成绩?。
《剑雨》当然不可能只上映一个月。
为了冲击3亿票房,中影集团把《剑雨》的下映延迟一个月。
3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关键是他能冲到什么地步?
有人对延期放映嗤之以鼻。
事实上,对于一些口碑过硬、热度未减的影片。
延长放映周期,就是把电影未被挖掘的价值充分释放出来。
比如,潜在观众、口碑深度、市场话语权、产业探索。
这些都是电影工业里十分重要的一环。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后世,“密钥延期”仍是电影市场的常见操作。
只要影片有长尾价值,延期就不是“作弊”,而是合理增值。
最重要的是,在《剑雨》延期的这段时间里。
类似于《谍影重重2》《亚瑟王》等进口片正试图抢占国内市场。
《剑雨》延期后,凭借高上座率,将进口片的排片率从25压到12,票房跌幅超60
光是这一点,《剑雨》配享太庙!
既保住了国产片的市场份额,也证明国产好片在进口大片并非全是“软蛋”。
与此同时,小钢炮快疯了!
华艺兄弟。
办公室,烟灰缸里的烟蒂堆得象座小山丘。
冯小钢把手里的半截烟摁进去,他指着桌上摊开的排片表。
声音里带着一团无名火:
“你们看看!《剑雨》一延期,11月的黄金场全给它占了!
《天下无贼》定的12月贺岁档,现在影院经理跟我打哈哈。
说先看《剑雨》热度能不能降’——降个屁!。
这是把市场的粥全舀自己碗里了,咱们到时候喝西北风啊?“
说到这里,他气得一拍手,道:
“我听说《剑雨》还要有第三次延期,妈的,直接到过年算了!”
大王赶紧递过来一杯茶:
“小钢,你先别急,我刚跟海淀,还有天津那几家影院老总通了电话。
他们保证给《天下无贼》留着黄金场,肯定不会被《剑雨》挤掉。
《剑雨》是武侠片,主打长线口碑,咱们这是贺岁喜剧。
观众就等着年底图个乐呵,俩片子受众不一样,真撞不到一块儿去。“
“不一样?”
冯小钢哼了一声:
“《剑雨》三天破亿,北美还卖了3200万,影院能不偏心吗?
到时候咱们片子上了,都不一定能占到便宜!“
小王坐在对面的沙发上,手里捏着个紫砂杯:
“《剑雨》是猛,但它的热度也在降低,国庆后它的票房就缓下来了。
一天一千五百万,后面干脆七百万都到不了。
这说明内核观众差不多消化完了,剩下的是慢热型观众。
《天下无贼》不一样,贺岁档是集中爆发,观众年底有空,又想找个热闹片子看。
到时候咱们提前搞几场点映,让观众先乐起来,口碑一发酵,比《剑雨》的长线还管用。”
他顿了顿,把紫砂杯放在茶几上,指着排片表上的12月15日:
“我跟王商量了,把上映时间再往后挪周,避开《剑》延期后的尾巴。”
冯小钢的眉头松了点,但还是没完全消气:
“吧,他妈的,这叫什么事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