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钱这一块,方冬升就笑而不语了。
他的左手边,坐着的是掌管华夏电影制作“龙头”国企的代表人。
右手边则是以其八十年的积聚成为好莱坞最主要的制片厂之一的哥伦比亚(亚洲)代表人。
这两家都是有钱的主儿,不差钱使劲儿造呗!
“咳咳,我先说吧,方导,相信您也看到了哥伦比亚的诚意。
无论是通过我们几次的交谈,还是金球奖的主动运营,我们都想跟您合作,不过——”
李则楷率先发言。
总所周知,“不过、但是”之前的话不用听,重要的是转折之后。
“然后呢?”
方冬升看着李则楷问道。
“首先我先表明我个人的态度,我很喜欢《火星救援》这部电影。
从看到这个剧本开始我就一眼看上了——但是我们能投资的金额有限。”
密码的!叠那么多甲!
结果听到最后一句,方冬升差点就要拍桌子走人。
没钱跟你玩个蛋。
消遣我呢?
韩山平皱了皱眉头,已经在心里盘算中影能否接下《火星救援》这个盘子。
见方冬升没有说话,李则楷从皮包来掏出了一份文档,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方导,你别误会,不是我们不想砸钱。
是今年哥伦比亚在全球的投资盘子铺得太开,资金早被拆成好几份投出去了。
你看,光好莱坞那边《极限特工2》我们砸了11亿美金。
又是军用直升机实拍,又是全球宣发,花钱如流水。
还有这部《艺伎回忆录》,8500万美金!
光是复建京都只园的街道、定制几百套和服就耗掉一大半。
更别说《勇敢者游戏2》6500万美金砸在太空场景和特效上,到现在后期还在烧钱。
李则楷倒豆子般把“家底”抖露出来——
听他这么一说,方冬升突然反应过来。
《艺伎回忆录》这部电影居然拍的这么早?!
说起来,这部电影也是奇葩。
改编成电影则是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人。
当这部电影拍出来之后,极具争议。
不仅华夏国内声讨,即便是在日本也全是抵制。
抵制的理由很简单,这是关于日本的电影,结果三个主要女性角色居然全是华人!
???
难道日本就没有能拿得出手女演员了吗?
呃——还真是!
如果是演“妓”日本一抓一大把。
但如果是三个国际知名女演员呢?
一部高成本的文艺电影,如果不找几个有国际知名度的女演员万一收不回成本呢?
李则楷把今年的投资拍摄的电影清单往方冬升面前推了推,指着其中两行:“亚洲分部这边也没闲着,《狗镇之主》4000万美金请了原班西风少年”当顾问。
还得包下加州的海滩实景,还有部家庭片《都是戴茜惹的祸》。
这前前后后加起来快3亿美金了。
不是我们差钱,是钱都卡在这些项目里,短时间内抽不出来。”
得,你这是来眩耀家底了?
不过这家伙还算有眼色,不等方冬升说话,他恳切道:“还是那句话,《火星救援》这剧本我是真心喜欢。
方导你应该也是要找中影搭把手吧?
这样吧,我们哥伦比亚掏个五千万,你觉得可以么?”
闻言,方冬升和韩山平对视一眼。
合著你之前到底想投资多少?
韩山平摇头苦笑,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话没假。
你家底都快干空了,还能再拿五千万出来!
资本果然财大气粗。
接下来轮到韩老板表态了,他放下手里的茶杯,语气沉稳,没有多馀的客套:“硬科幻、本土化团队搭国际制作,这种尝试在华语片里太少见,中影没理由不托底。”
他抬眼看向方冬升:“制作端中影出三千万,优先保障实景拍摄和道具搭建。
我看剧本里像火星基地的实体布景、宇航服的技术研发等。
这些都得砸真金白银才出质感,不能全靠后期。”
“韩董,我说的是美金。”
李则楷笑呵呵的补了一句。
“当然是美金。”
韩山平没好气道,难道我说的是越南盾?!
双方话毕,方冬升虽然面无表情,但紧绷的肩线明显松了半截。
哥伦比亚五千万,中影三千万,再加之后续的宣发,对外宣称投资一个亿丝毫不过分0
这在好莱坞也算是a级制作了。
作为自己拿了三金大满贯,以及在好莱坞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前提下,算是个不错的开端。
而这些钱也足够撑起《火星救援》的工业制作。
他刚要开口,韩山平又补了句:“不过有个条件,我们需要派出后期特效团队跟好莱坞方面共同承担制作。
当然,主要还是以好莱坞团队为主,我们只要参与进去,学习就行。”
闻言,方冬升点了点头,相比较中影是真金白银的投入,这点要求不算什么。
韩山平是在借着这个项目练兵,为以后华语科幻攒家底。
李则楷当即表态:“这没问题!我们还可以把《勇敢者游戏2》的太空场景已经其他科幻电影的经验分享出来。”
方冬升笑了笑:“二位,资金到位时间得敲定落位,光是前期一系列的费用就不是个小数。”
“中影的钱,我们在线会,半个月内就能走流程,月底前按分成约定到帐。”
李则楷也跟着应:“哥伦比亚这边跟总部报备过,只要协议签了,半个月内先打三千万过来——”
只要投资大头落定,后面其他的协定就都好说。
其中,关于方冬升个人分成。
作为导演、编剧、制片人、项目发起人。
作为哥伦比亚最看重的亚洲导演。
再加之合拍片的属性,以及中影集团打掩护下,方冬升据理力争下才拿到这个结果。
大家都知道,由以方冬升如今全球票房的影响力,这部电影是笔只赚不赔的买卖。
未知的就是能赚多少而已。
所有细节都敲定之后,韩山平和李则楷各带走一份剧本回去走流程。
接下来就是签协议,等打款。
中影这边稍微麻烦一点,还要等相关部门进行剧本审核。
当然,也只是走流程而已。
别说《火星救援》里没什么敏感内容,就算是有,难道还能卡方冬升的剧本?
开什么玩笑!
相关部门那边火速过了剧本审核之后,中影和哥伦比亚那边也传来消息。
签订协议。
—
一亿美金的大投资,甚至连相关部门的领导都惊动了。
嘱咐一定要好好拍,遇到困难就开口,相关部门一定全力配合。
如今相关部门的话还是非常管用的,不至于像后世那样,某些单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中影这版立刻拍板,由中影集团牵头跟哥伦比亚联合开一个发布会。
注意,是哥伦比亚总部。
3月20日上午9点。
京城国际宴会厅的大门刚打开。
蜂拥而入的媒体就把前厅挤得水泄不通。
国内如《人民日报》《南方周末》记者扛着“长枪短炮”抢占第一排。
好莱坞《variety》《好莱坞报道者》的记者团队专程飞来华夏。
毕竟这是华语影坛首次与好莱坞六大制片厂之一的强强联手。
前提是,砸出1亿美金拍科幻电影!
现场来了许多业内人士。
老谋子从滇省赶了回来,此时他正拿着火星基地的微缩模型,跟韩山平聊得热络:“甘肃雅丹我拍《十面埋伏》去过,那地貌拍火星太合适了。
就是得提前搭防风棚,不然风沙能把设备吹坏。”
韩山平笑着道:“我听冬升的意思是,去景点会放在国外,最终还没确定,看他的意思吧。”
老谋子点了点头,看了眼远处正陪着领导说话的方冬升,感叹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放在以前谁能想到他这样的年轻人,已经执导上亿的大制作了。”
“是啊,放在以前——就算是以后,估计也没有人敢相信华夏导演能拿三金大满贯!”
两人这边正谈论着事儿。!”
“是1亿美金。”
大王慢悠悠的补了一句。
闻言,冯小钢翻了个白眼:
你们兄弟俩一唱一和的,合起伙来挤兑我呢?
老子还能不知道我们是1亿人民币,他们是1亿美金?
用不着你们提醒!
“1亿美金的科幻电影,能有市场么?”
小钢炮慢悠悠的说道。
闻言,两兄弟不约而同的想起了2000年那部大制作同等类型的科幻电影《火星任务》。
当年,这部电影脑洞大开地将火星探索和外星文明的发现结合在一起。
拍摄时还有nasa专家的协助。
电影里空间站和飞船的设计、火星表面的各种细节都极其讲究。
这些都提高了电影的专业性和观察性。
但结果呢?
当年的媒体和观众却并不满意,影片最终仅收获6000万美元的票房。
这个成绩经过分帐显然巨额亏损,高达1亿美金的高昂制作费直接打水漂。
如今方冬升同样是复刻这部电影的主要场景地,火星。
虽然还没有看到电影剧本和相关的信息,但三人已经提前看衰这个项目——
本来这次还邀请了陈大导,结果陈大导的大制作正面临关键时刻,抽不开身。
夫人陈虹代表他到现场表示祝贺——
台上,主持人刚报完幕,相关部门的分管领导就率先走上台。
领导发言掷地有声:“《火星救援》不是一部普通的合拍片,是华语电影用科学想象力对话世界的尝试——”
紧接着是韩山平上台代表制片方之一发言,他穿着深色西装,言语不多。
但嘴角的笑意却是掩盖不住,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火星救援》的成功,他主导的这个项目绝对能成为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政绩!
哥伦比亚总部也有派来代表发言,这把一旁的小钢炮、大小王气得牙直痒痒。
麻蛋,以前我们合作的时候,你李则楷就排一个亚洲区市场总监就把我们打发了。
这次居然恬着脸回家把老板都请来了!!!
方冬升是最后一个上台的,他刚走到台上,台下一片沸腾和欢呼。
“方导,我们永远支持你!”
“方导,华语电影的骄傲!”
“方冬升,冲冲冲!”
方冬升站在台中央,先抬手压了压台下的欢呼。
等掌声渐弱,他才笑着开口:“有人说科幻片是拍给未来看的”。
可我觉得,科幻片更是拍给现在的我们看的”。
它不是要秀多少特效,是要告诉所有人,我们敢想,敢把心里那些不可能”。
变成银幕上的说不定”,就象今天中影和哥伦比亚的合作。
我们都信,好的故事能跨过东西的界限。
就象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会让年轻的特效团队去学习好莱坞。
不是因为我们不行,是因为电影的力量,从来都是传下去”的。
今天我们学一点,明天他们就能拍出更不一样的东西——”
闻言,台下有人因为方冬升这番话而欢呼。
也有人陷入思考,更有人在猜测方冬升说的“让年轻团队学习好莱坞”的事儿。
所有人都清楚,有些事,只要有人敢开头,只要有人愿意“传下去”,就总有成的一天。
而从方冬升这番话看来,他就是要去做“传下去”的那个人——
发布会的高潮在签约环节。
韩山平和哥伦比亚代表坐在舞台中央的长桌后,拿起笔在合作协议上签字。
两人起身握手,身后的大屏突然弹出一行字:“1亿美金投资,华语科幻x好莱坞工业,2005年全球启航!”
好吧,方冬升承认,大屏上这样直白的表现很iow!
发布会结束后,场外的热度更盛。
不少记者媒体都奔着方冬升而去,大家伙甚至是太好奇了。
你这电影怎么个科幻法也没说啊,就知道个电影名。
对此,方冬升摆了摆手,不好意思,保密!
场外,中影还特意安排了“科幻体验区”,观众可以穿上仿真宇航服拍照打卡。
见到这幅热火朝天的模样《variety》的记者在现场发稿。
标题直接写着《中美合拍,华夏电影能否用
敲开好莱坞工业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