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合同签订之后,中影、哥伦比亚动作很快,双方的费用按照约定都已经打到项目公共账户口这个账户受双方以及银行监管,仅用于《火星救援》项目开支。
款到了,项目也开始推进。
副导演、摄影、艺术指导、美术设计、服装设计、视觉特效、布景师、选角导演都得一一确定下来。
主摄影师方冬升亲自出面邀请顾长伟。
老顾现在可不了得。
“出道”的第一部作品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
他这部电影开拍之前曾经多次找方冬升讨论、指导。
甚至在选角方面,老顾知道方冬升和中戏96班关系比较好。
还拜托他出面找国际章饰演女主“姐姐”这个角色。
只不过当时的国际章既要拍《紫蝴蝶》还要筹备《干面埋伏》,根本就没有时间。
直到《孔雀》建组后,老顾和投资方确定全部使用新人。
从近千名演员里挑,中戏导演系大专班的张静引起了老顾的注意力,最终赢得“姐姐”这个角色。
《孔雀》拿奖之后,老顾一时风光无两。
但《孔雀》拍摄期间的一些事儿也都被放大、被爆料。
比如,剧组的人都知道顾导隔三差五就提着饭盒或者一摞样片去张静租住的红砖平房。
说是对戏、改本子,有时一坐就是三四个钟头。
你说导演关心演员吧也说得通。
可哪有导演天天往新人屋里钻的?再怎么敬业也架不住人家背后嚼舌头。
有天晚上收工晚了,有工作人员在楼道口碰见顾导拎着录音和碘伏带进去了。
据说,那天张静刚拍完骑车那段,摔了好几次,膝盖上全是结痴的伤。
门一关就是三个多小时。
“顾导真能干啊!”
还有个事儿,在后世传的沸沸扬扬:
《孔雀》拍摄现场,一名抱着孩子的妇女怒气冲冲的当着剧组所有工作人员的面“啪”的一巴掌扇在了正在演戏的女孩脸上。
清脆的耳光在片场上响起,但现场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阻拦。
甚至连导演顾长伟也站在一旁瑟瑟发抖。
这并不是现在正在拍戏,抱着孩子打人的正是顾长伟的老婆蒋雯俐。
而被打的就是《孔雀》的女主张静——
正好,趁着这次机会,方冬升问清楚。
“嗨,都是些捕风捉影的消息,那些人就喜欢胡说八道你也信?
还有新闻说你和你那个长腿女秘书关系不一般,你信么?”
方冬升:——
都是男人,方冬升恰到好处的沉默让老顾有些破防。
“那还有新闻说你跟那个什么园园因戏结缘,你们经常出双入对,这也是真的?”
方冬升:——
沉默。
“那、那,网上还说范兵兵、李晓冉、周文琼、还有国外的安妮·海瑟薇——”
“老顾!”
方冬升忍不住道:“说你的事儿呢,老是往我身上扯干嘛?”
闻言,老顾叹了口气,低声道:“我们就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没有外界传的那么复杂。”
“那雯俐姐到片场打你那女主角的事儿呢?”
闻言,老顾张了张嘴巴,想要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
他点了根烟,缓缓道:“雯俐不是随便动手的人,她也没有那么冲动。”
说完,他看向方冬升,让讪道:“有次她半夜给我打电话,哭得都说不出话,觉得自己演不好,撑不住了。
钱都投了,戏都演一半了,还能换人么?于是我就打车去她家了——”
“你们做了?”
“恩,坐了,在她家的沙发上陪她坐到天亮,安慰她。”
?
体力这么好?
见方冬升脸上浮现古怪的笑容,他连忙解释道:“不是搂着安慰那种,就是坐着,放点音乐聊点小时候的事——”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顾长伟,长着一张大老粗的脸,玩的还挺文艺。
你俩一个1957年,一个1980年。
还聊点小时候的事儿,能聊到一块么?
“你说就这点事儿至于么?风言风语不断搅和。
我们就是正儿八经的导演和演员的关系,他们老乱扣帽子。”
老顾气急败坏的总结道。
闻言,方冬升深以为然点头道:“就是就是,我和李晓冉、范兵兵、周文琼、高园园、王祖弦、巩丽也都是正儿八经的导演和演员的关系。”
“巩丽?!”
老顾突然站了起来,非常激动。
妈的,你搞我老大哥的女人——曾经的女人。
“对啊,你激动什么,还是说你跟你的女主角——”
呃——
老顾挠了挠头:“呵呵,我是说、巩丽是个好演员。”
“我也觉得巩丽很好。”
“总感觉我俩说的不是一个人事儿。”
“行了,别胡扯了。”
方冬升摆了摆手,邀请道:“这次过来是想请你给我的新电影掌镜的,咱哥俩再去趟好莱坞。”
老顾想也没想直接摇头拒绝:“我现在好歹也是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得主,以后做摄影指导这活能少接就少接了。
得保证咱电影导演血统的纯正性。”
我擦,老顾这是飘了啊。
都当了大半辈子的摄影指导了,结果现在讲导演血统,是不是太晚了?!
还有,你一个摄影专业的,有啥导演血统?
“老顾,你前两天不是给我打电话说想给雯俐姐拍一部电影,现在有思路了?”
提到这个,顾长伟两条浓密的眉毛皱了皱:“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啊。”
“你那个电影多简单,只要把剧本给我,分镜就在我的脑海里。
或者你需要剧本,我现在就能写给你。”
方冬升笑着说道。
密码的!
听到方冬升的话,老顾心里暗骂一句。
人跟人的差距真大,自己苦思冥想那么多天,还不如人家灵机一动。
老顾根本就没有想过怀疑方冬升话里的真实性。
站在他面前的可是欧洲三大金奖获得者。
自己的银熊奖在他面前都不够资格看。
可以这么说,方冬升拍文艺电影,就跟他按下摄像头的开机键一样简单。
“什么时候进组,我还跟阿淦搭档?”
上道!
“还是你做摄影指导,摄影师我会从好莱坞那边找,你现在就可以进入工作状态了。”
“阿淦呢,那小子当摄象还是有点天赋的,以后说不定可以转导演——”
“他现在已经是导演了,手里头的电影项目票房加起来都要超过6000万了。”
把我拉进项目组,结果让自己的兄弟出去当导演,太过分了!
当然,老顾心里也清楚,能参与方冬升的上亿美金项目,他能获得影响力可比自己当导演高多了!
敲定了剧组的基础搭建后方冬升就当了甩手掌柜了。
他特意托哥伦比亚影业牵线,对接上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和人类太空飞行办公室。
邀请来三位内核的科学顾问,从剧本细节到场景搭建。
甚至等演员确定好之后,他们的手势动作都需要专家们进行逐一的培训。
同时,他们还会综合方冬升的意见和要求。
指导剧组的工作人员进行设计飞船、宇航服、火星拍摄地选址等前置工作。
当然,也不能完全由着专家们自己发挥。
—
毕竟是电影,还是要兼顾一定的审美和剧情。
所以,等他们设计出来图纸,方冬升只需要提出改进意见即可。
至于其他的剧组工作,好莱坞在这方面还是很专业的,分工明确,不需要导演事事操心。
剩下的就是演员选择了。
这是一部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影,而且也是亿元美金大制作,关于主角团。
尤其是男主角的选择,肯定得是好莱坞一线演员。
这是哥伦比亚和中影达成的共识。
毕竟他们也要为电影的票房做保证,而演员就是最量化的商业行为。
《火星救援》的内核角色可分为火星求生、地球nasa指挥团队、赫尔墨斯号船员三大阵营。
火星求生内核人物,也是电影的主角,马克·沃特尼。
他是美国宇航员,nasa“阿瑞斯3号”任务成员。
专业领域为植物学与机械工程。
性格特点偏向于乐观、务实、幽默,属于是“科学乐观主义”的典型代表。
这哥们代表作有很多,《心灵捕手》《谍影重重》《十二罗汉》等。
当然,他被华夏观众所熟知的电影,应该是老谋子的《长城》。
时间来到2014年,《火星救援》对外释放的宣传是:
有独角戏撑起大场面、兼具硬核科幻与人文温度的电影。
他的演技足以支撑“孤身火星求生”的情感张力。
而他的票房号召力能保障商业回报。
过往“多元角色的驾驭能力”信他能演好“马克·沃特尼”这个乐观、坚韧的科学家。
结果惜败给小李子的《荒野猎人》——
在2005年这个节骨眼拍摄《火星救援》找一线男演员的话,肯定不能找他了。
此时的他刚凭借动作片《谍影重重》被观众所熟知,离好莱坞一线还远着呢。
不过好在好莱坞有很多这个类型的男演员,光是方冬升心里就有许多的备选人物——
“阿瑞斯3号”任务的直接负责人。
顶尖的轨道动力学与航天工程师,是救援计划的“技术大脑”。
平衡救援进展与安抚公众情绪——
后面还有好几个角色,整个主角团十分强大。
这些角色方冬升并不打算全部启用国外的演员。
从国内带一些演员在好莱坞露露脸。
反正主要的那几个人物我用好莱坞演员,尊重市场。
至于其他华人角色,也就不显得那么扎眼了——
所以,当方冬升对外公布自己的选角计划之后。
他的手机就没有停过了。
他都已经习惯了这种事情,就跟大姨妈一样,每年来一次,特别规律。
之前大家伙都觉得,你好莱坞电影嘛,肯定要从好莱坞选角,那也就没啥想法。
结果你现在说要选几个华人演员去好莱坞闯闯?
演!自降片酬也要演!
虽然是合拍片,但也是大投资啊,而且还是去好莱坞!
再加之方冬升自身的影响力,用脚指头想也知道,电影票房必爆!
“那个,小东,你跟方导还有联系吗?呵呵,没啥,就是想要一个他的联系方式。
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我当然想出演了,那可是上亿美金投资的电影,你快给我!”
此时,一个长大极为“漂亮”的男演员,刚挂断大学的同学电话。
看着手机上发来的联系方式,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状态,拨通电话:“冬升哥,我是明明啊——黄小明,呵呵。
我听说您最近在找演员?我最近刚拍完《大汉天子2》,正想拓展拓展戏路呢。
您看我这形象,演个宇航员助理或者地面指挥室的技术员咋样?
我能去健身,把肌肉练出来,贴合角色!”
黄小明握紧手机,语速比较快,十分急切:
—
“我知道这次是合拍片,或者您给我一个华人科学家的角色,有两句词也行。
我能提前学航天术语,英文台词也能背,片酬随便给,不给都行!”
他之前因为暗恋女神大眼罩,没少说方冬升的坏话。
这几年踏入社会摸打滚爬几年后他才知道当年的自己有多幼稚。
什么女神、什么打抱不平,如果在事业面前,在爆红的机会面前,这些算个屁!
如果当时交好方冬升,他现在怎么可能自降片酬去演一个小角色。
“不行啊?要英语好的,我可以啊,闹太套——”
小明被拒绝了,原因是英文太差。
同一时间,其他经纪公司或者演员个人也都在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关系想要参演《火星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