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奉天之上 > 第25章 亮剑

第25章 亮剑

杨宇霆的手段,向来直接且有效。

第二天,一笔高达五百万银元的“爱国捐款”,和一份详细记录了日资银行如何操纵市场的秘密帐本,被送到东北银行时。

这场由日本人挑起的金融战爭,胜负已分。

大和银行。

行长小野寺信,看著手中,关於东北银行成立,以及新东北元发行的电报,面如死灰。

精心策划的,足以摧毁任何一个地方军阀经济的“组合拳”,就像打在了一团上。

不,比打在上,更让他难受。

对方不仅毫髮无损,甚至还借著他的攻击,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的金融体系升级。

“粮食他怎么会想到,用粮食来做货幣的锚?!”

小野寺信百思不得其解。

这已经超出了,他能理解的,所有经济学理论。

更让他恐惧的是,隨著那份秘密帐本被公布,所有与日本人合作的华商,都遭到了奉军的严厉清算。

他在奉天,苦心经营多年的商业情报网和代理人体系,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我们输了。”

小野寺信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

他不清楚,他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军阀。

而是一个,来自未知领域的,降维打击者。

金融战的胜利,为张学良贏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整个东北的经济,在东北银行的强力调控下,迅速恢復了秩序,甚至比以前,更加充满活力。

有了钱,有了粮。

奉军的整编和换装,也按下了快进键。

在“启明”计划的科学家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

不到两个月。

那台被烧毁的德国膛线刻磨机,不仅被成功修復,其核心控制系统,更是被换上了,由叶企孙等人,根据张学良提供的图纸,研製出的,第一代“真空管”控制器。

这台“重生”的机器,其加工精度和效率,比原版,提高了三倍不止!

第一支,由这台新机器,製造出的,枪管笔直,膛线光滑的新式步枪,被送到张学良手中时。

整个兵工厂,都沸腾了。

张汉卿將这支新枪,命名为,“启明一式”。

以纪念那些,为它付出无数心血的,幕后英雄。

紧接著。

更適合“合成营”战术的,仿製德国g30轻机枪。

威力巨大的,82毫米口径迫击炮。

都相继,投入量產。

源源不断的新式武器,从兵工厂里,运往全东北的各个军营。

士兵们士气高涨,训练热情空前。

一支现代化的,拥有坚实经济基础和先进武器装备的军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起来。

而这一切,距离张汉卿,从杨宇霆手中,夺回兵工厂,仅仅过去了,六个多月。

1927年,冬。

奉天西郊,靶场。

寒风萧瑟,雪飘落。

空气中,却瀰漫著一股,肃杀之气。

奉军所有旅、团长以上的高级將领,全部到齐。

张作霖,也破天荒地,亲自到场。

今天,是检验奉军新军整编成果的日子。

也是张汉卿,向他父亲,向所有奉军將领,展示他这几个月心血的,匯报演出。

演习的,不再是一个实验连。

而是由郭松龄亲自操刀,严格按照“合成营”纲要,组建起来的,第一个,满编“合成作战旅”。

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连,一个侦察连,一个通讯排。

全旅上下,五千余人。

全部换装了“启明一式”步枪,和新式机枪,配备迫击炮。

他们的对手,则是从奉军老派中,挑选出,一个未经改编的王牌步兵师。

人数,一万两千人。

装备的,依旧是汉阳造和杂牌火炮。

兵力,二比一。

演习总指挥,是张作霖的老兄弟,也是奉军宿將,汤玉麟。

汤玉麟看著兵力悬殊的对阵表,撇了撇嘴,对身边的张景惠说道。 “我看汉卿这小子,是有点得意忘形了。”

“他那个『合成旅』,听著名头挺嚇人,不就是把炮兵、工兵,都塞到一个旅里吗?里胡哨的。”

“五千人,打我们一个主力师,这不是鸡蛋碰石头吗?”

张景惠也点点头,“是啊,打仗,最终靠的,还是人多枪多。

我看啊,这次演习,少帅是要栽个跟头了。”

张作霖听著他们的议论,没有说话,將目光,投向了远处的张汉卿。

看到,自己儿子脸上,没有丝毫紧张。

只有自信。

“演习,开始!”

隨著汤玉麟一声令下。

两颗信號弹,升空。

旧式步兵师,立刻展开了教科书式的,集团衝锋。

上万名士兵,排著密集的队形,如同潮水般,朝著“合成旅”的阵地,压了过去。

在他们看来,以绝对的兵力优势,一波衝锋,就能彻底碾碎对方。

然而,他们预想中,那震耳欲聋的炮火对轰,並没有发生。

“合成旅”的阵地上,一片寂静。

就在未改编步兵师,进入到两公里范围时。

天空中,突然传来了,刺耳的呼啸声。

士兵们下意识地,抬起头。

只见六架,涂著奉军五色星標誌的,双翼侦察机,从云层中俯衝而下。

它们没有投掷炸弹,而是在未改编步兵师的头顶上,盘旋著,在观察著什么。

步兵师师长,皱了皱眉,没当回事。

“几架破飞机,能顶什么用?传我命令,继续衝锋!”

紧接著,让他永生难忘的一幕,发生了。

“合成旅”的后方阵地上,火光一闪。

数十枚装满顏色的空包弹,带著尖啸声,如长了眼睛一般,越过数公里的距离,精准地,落在了未改编步兵师,最密集的衝锋队形中央!

“轰!轰!轰!”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却没有人员死伤。

刚才还气势如虹的衝锋阵型,瞬间,被炸开了无数个巨大缺口。

未改编步兵师的將领们,都看傻了。

“这这怎么可能?!”

“他们的炮,怎么打得这么准?!”

他们不知道,天上的侦察机,早已通过无线电,將他们的坐標,精確地,报告给了后方的炮兵阵地。

这就是,立体战爭。

这就是,信息化的降维打击。

没等他们从震惊中,反应过来。

“合成旅”的阵地上,响起了,如死神嘶吼般的,机枪声。

上百挺轻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网,像一把巨大的镰刀,疯狂击中著衝锋的士兵们。

而“合成旅”的步兵们,甚至,都没有露头。

他们躲在坚固的工事后面,以班组为单位,利用迫击炮和掷弹筒,对衝锋的敌人,进行著点名式的,精確打击。

战爭,从一开始,就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胜利。

观礼台上。

汤玉麟和张景惠,张著嘴,已经说不出话来。

他们引以为傲的“人海战术”,在“合成旅”这种全新的,立体化的作战模式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张纸。

张作霖的手,在微微颤抖。

不是害怕,是激动。

终於明白,自己儿子,一直以来,在做什么。

他不是在胡闹,不是在纸上谈兵。

他是在为奉军,为整个华夏,锻造一把,足以对抗任何强敌的,无双利剑!

而今天,这把剑,终於,出鞘了!

看著自己一手打造的军队,在战场上,摧枯拉朽。

张汉卿脸上,却没有任何喜悦。

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的演习场,投向了,更遥远的东方。

真正的敌人,快忍不住了。

而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