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那可不是一句玩笑
在徐凌制造的喧嚣中,人们忽略了黄蜂队最不想输给灰熊队的人,那就是时任黄蜂主教练的拜伦·斯科特。
当然,谁会希望输给季后赛的对手?
不过,在这想赢的天然意愿下,斯科特还有一些私人恩怨埋藏其中,就象所有接受丰胸手术的人都会想方设法地掩盖腋下刀疤,斯科特也有不愿揭开的伤口。
当球员走下场,斯科特的目光在灰熊队的5号身上停留了片刻。
在人类社会即将告别二十世纪之际,有人预言世界会在2000年的第一个零点崩溃,在当时所有关于末日的想象里,千年虫大概是最温柔的一种,如今人人都知道那只是在贩卖恐慌,但曾几何时,这是一种近在咫尺的危机感。
正如那支在世纪初崛起的篮网队,那支球队的灵魂人物,就是杰森·基德和拜伦·斯科特。
他们曾是一对近乎完美的篮球伙伴。一个是指挥官,一个是导师。斯科特曾公开称基德是他“在场上最信任的大脑”;而基德也不止一次在记者会上说:“教练让我自由地打球,他理解我想要的节奏。”
他们常常一起吃饭、看录像、在训练后留下来多练一小时。2001-02赛季,篮网从东部鱼腩一跃成为总决赛球队,那是他们关系最密切的时刻。斯科特在媒体面前几乎象个骄傲的父亲,而基德象是完美执行父亲理念的儿子。
篮网队和其他人一样躲过了千年虫,却没躲过它许诺的崩溃。
几年后,当球队在连年冲冠失败后陷入疲态,斯科特依旧是那个微笑、温和、讲究仪式感的教练,而基德变得越来越冷漠、沉默。他不再回应教练的眼神,也不再参加球队会议。他开始公开批评斯科特的执教方式,批评他的战术,轮换,作为教练员的一切。
最终,基德要求球队解雇斯科特,否则他将申请交易。
在职业体育,球星与教练的磨擦,往往走人的会是教练,斯科特离开了他执教生涯腾飞的地方,来到了新奥尔良,遇见另一个天才般的后卫,他相信这个孩子和基德不一样。
现在,命运让斯科特与基德再次相遇,但双方的位置已经不比当年,斯科特是年度最佳教练的热门,他处于教练生涯最好的阶段,而35岁的基德正在为20岁的伊莱·徐鞍前马后,他们处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决心在这个舞台上击败对方。
“冷静!都给我冷静下来!”斯科特的声音压过了现场的嘈杂,“我们开局打得很好,保持我们的节奏,莫里斯,忘记那几个回合,你没有问题!”。”
保罗何等聪明,一点即透。
暂停结束,虽然斯科特希望保罗在进攻端主动地打击基德,不过,保罗也有自己的主见。
他不是那种急于释放个人进攻火力的球员,上来连续运球后,直接把球吊给左侧低位的大卫·韦斯特。
只是一瞬,保罗瞬间激活过掉基德,但杀入篮下的上篮遭到米利西奇干扰,再次偏出。
然而,米利西奇的协防也让他失掉了篮板位置,钱德勒力压众人,点下这宝贵的第二个进攻篮板,回传给保罗。
保罗没有强打,而是冷静地分给外线完全空位的佩贾,后者手起刀落,三分命中。
8比10
基德运球过半场,伸出两根手指,灰熊队队员立刻开始交叉跑位。
徐凌再次试图通过掩护切出,但莫里斯·皮特森显然受到了教练的叮嘱,防守更加玩命,几乎是手脚并用,借着主场之利狠狠地上压力。
基德找不到传给徐凌的好机会,手腕一抖,将球交给了在腰位要球的约什·霍华德。
霍华德面对佩贾的防守,利用脚步和身体优势,强行转身跳投——球在篮筐上颠了两下,最终还是滑了出来。
钱德勒野兽般地保护下防守篮板,大声叫囔道:“干翻这帮孟菲斯混蛋!”
灰熊队退防很快,黄蜂队打不出快攻,保罗只好稳稳控场,执行他们最擅长的阵地进攻。这一次,他直接让钱德勒洛高位打挡拆。
基德奋力挤过掩护,但保罗利用那瞬间的空隙,一个节奏变化,突入罚球线,吸引了霍华德的协防后,冷静地将球分给底角被放空的佩贾。
佩贾方才端起球,还未投出,徐凌像磁铁一样接近。
佩贾只觉得手上一轻,篮球已被外力打掉,他惊愕地回头,只看到徐凌那道蓝色的背影如同猎豹般激活,抄起被切落的篮球,全速推进。
“抢断!!他破坏了黄蜂队的进攻!”兰的声音瞬间拔高。
徐凌一马当先,在他身后,只有克里斯·保罗在全力回追。保罗的速度不慢,但徐凌的步幅更大,冲击力更强!两人一前一后冲入禁区,徐凌没有丝毫减速,踏着合理冲撞区的边线全力起跳,身体在空中充分舒展。
保罗紧随其后跃起,试图从侧后方干扰。但在绝对的身高和弹跳优势面前,他的努力显得徒劳。
徐凌无视了身侧的干扰,单臂高举篮球,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倾注于此,狠狠地将球砸向篮筐。
熟悉的嘘声自四面来袭。
保罗一脸无辜地看着巴维塔,而巴维塔,这位亲手缔造nba历史上最黑比赛的主裁判,一脸“你别跟我废话”的倨傲之色。
徐凌落地,惯性让他向前冲了几步,他稳住身形,回头看了一眼落地的保罗,语气轻松地说:“克里斯,我那句话可不是玩笑。”
保罗则回应道:“我知道。”
相互竞争的意识自然地出现了。
保罗对徐凌是有好感的,他们在常规赛的三次交手各有胜负,而保罗从未象其他人一样与徐凌闹出过矛盾。
徐凌很少主动示好,但一般也不会故意惹事,所以,通过几次交流以及全明星周末的配合,他们自然地成为了朋友。
可是,这种友谊是脆弱的,一旦来到季后赛,一旦他们必须抛下那些情面去相互撕咬。
徐凌加罚命中,11比10,灰熊队再次反超。
“唰!”
保罗打出了回应球。
他低吼一声,“防住他们!”
随后基德连球都没有摸到,徐凌捡起球丢给米利西奇,示意直接发到自己手上。
米利西奇当然只有照做。
徐凌来到前场,面前是严阵以待的皮特森。
徐凌连续地变向晃动,皮特森不敢怠慢,紧紧盯住徐凌的肩膀和脚步。
突然,徐凌一个极快的收球假动作,皮特森没有起跳,但重心忍不住上提。就在这一瞬,徐凌全速激活,从右侧强突。
皮特森拼命侧滑步,但已失了先机,他被徐凌扛着向后退了半步,随后丢失了整个身位。
徐凌就在皮特森身后的几步位置收球跳投,空心命中。
然后,保罗借助挡拆,坚决地中距离跳投命中。
两个第一次打季后赛的年轻内核忽然接管了比赛。
但灰熊队的士气已经完全起来了,哪怕徐凌没有要球,基德也要找到他。
徐凌通过连续的绕掩护,终于在左侧底角获得了一个极其微小的空档。基德的传球立刻送到。
徐凌接球,面前扑防的是换防过来的佩贾,虽然不是个好机会,却还是直接干拔三分出手。
“砰!”
佩贾的身高还是干扰了徐凌,但弹出来的长篮板却被基德抢到,基德干脆就以徐凌为诱饵,猛地给内线塞球。
米利西奇篮下将球放进。
接下来的比赛,彻底进入了白热化。
保罗开始增加个人攻击,他用速度和节奏不断冲击篮筐,一边给队友创造机会一边维持个人进攻,黄蜂队加强了对徐凌的防守,但徐凌的存在本身带有牵制力,对手在他身上投入的精力越多,基德越能以他为杠杆撬动整个防守体系。
最终,基德激活了米利西奇的篮下进攻,也顺便让约什·霍华德在第一节后半段找到得分机会,这两人的开火又间接缓解了徐凌的进攻压力。
一整节下来,黄蜂队的主场观众突然发现,虽然保罗单打基德很轻松,钱德勒在内线的优势也够大,大卫·韦斯特单打瓦里克也是手到擒来,但他们却没有占据上风。
因为灰熊队的侧翼完全碾压了黄蜂的侧翼。
灰熊队二三号位的全面优势让他们在客场反客为主,第一节打完以28比25领先黄蜂队3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