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聂鹏飞频频出现在各个公司,大量招聘和挖角来的人员不断出现在队伍里,对下属所有公司进行审计和梳理。
可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聂鹏飞才发现人才匮乏、良才难得。在又一次跟郑耀先会面的时候,两人在天台上吹着冷风小酌两杯,聂鹏飞就忍不住吐槽招人的难度。
结果郑耀先哈哈大笑着说:“没想到还有你老聂失误的地方?果然啊!人无完人,你也有不知道的地方。”
聂鹏飞诧异的看着郑耀先,赶紧给他满上一杯求教。郑耀先一通解释之后才让聂鹏飞恍然大悟,直呼自己简直就是睁眼瞎!
这还要从港岛的殖民政府说起。虽然二战结束港岛重光之后,港府对外宣称要实行港人治港政策,但实际上还是沿用以前那一套东西。
港岛的主要政务部门依然是由英国来的官员担任首脑,就象菲力那样一来就可以出任贸易发展局局长。更不要提警署、财税、法务、海关等实权部门,统统都是英国主管。
就连中层官员也要从英伦本土选拔任命,而本地选中的公职人员,大多只能从事底层繁杂的工作,对于升迁总是遥遥无期。
雷洛此前就是最好的例子,哪怕已经升为华人警员的天花板,直接掌管着全港三分之一、间接影响剩下的三分二警员,但在警署职务等级中依然属于下层,连中层都算不上。
并且除了升迁无望之外,就连外来官员和本地官员的薪资待遇也要分个三六九等。外籍官员的薪资待遇往往是本地同等职务的三倍。就算是休假和差旅费也有区别对待。
这也就无怪乎整个港府从上到下贪腐横行。试问谁会在明知道升迁无望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本心?即便有也是凤毛麟角。
可即便是这么不公平的待遇,每年依然有大量大学毕业生和优秀年轻人,挤破脑袋也想进入港府各机构工作。哪怕只是在里面打杂也不放弃。
主要就是因为他们一旦进入各机构成为公务员,就相当于在华人中有了身份地位。他们可以利用这层身份充当官员和商人间的桥梁,官员放心、商人也心甘情愿。
毕竟不是所有商人都有机会接触到他想见的官员,也不是每一个来港任职的官员都会华语。更何况有些官员任期结束之后还希望能回到本土,自然需要一个人充当白手套,把贪腐的名声隔离在外。
而且土地公务员待遇不好也只是相对于外籍公务员,不算他们充当中间人上下其手捞到的好处,就是港府本身的待遇也足够让大多数公司雇员羡慕的流口水。
港府对于华人雇员一般都是采用合约雇佣关系,大体上来说分为三类:长俸制、非长俸制、合约制。
第一类长俸制简单来说就是后世所谓的‘铁饭碗’,一旦竞聘上就相当于长期饭票,只要不是打算造反就能领一辈子薪水。
不过想成为长俸制公务员条件也很苛刻,起码也要是英伦本土大学学位获得者。有了英伦留学的资历再花钱打点一下面试官,给足上级主管官员好处,就能顺利竞聘成功。
第二类非长俸制有点象后世的合同工、劳务派遣工之类,由港府劳工处统一登记招聘,只有面试合格且通过审查后,才能安排分配到港府各个下属机构从事怕跑腿打杂的最基层工作。
运气好或者有家底有门路,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磨砺后慢慢熬出头,就象雷洛他们就是一步步走上常人难以仰望的‘高位’,从而固定成为某些官员的白手套。
第三类合约制就是纯纯的牛马临时工,只有在港府遇到需要大量人手的时候,才会放出一些两三年制的招聘合同,临时招募一批人从事相关方面基础工作。
这类人在合同期间可以拥有公务员身份、享受部分公务员待遇,直到合同到期为止。如果港府不打算续约或者只愿意保留个别签约者,其他人就会被扫地出门。
如果工作仍然没有完成的话,港府就会再次招聘一批人重新签合同。因为港府公务员的薪水都是按年比例增长,如果给这些人续约就会按照资历涨工资,但招募新人就不会有这种麻烦。
这样的操作既能给港府节省一部分财政支出,又能让相关官员名正言顺的再捞一笔,属于是两全其美又不会公开的潜规则。
而郑耀先跟聂鹏飞说起这些,就是为了提醒他去盯着这第三类竞聘的人。第一类就不说了,人家能去英伦本土留学就说明家庭条件不会太差,未必愿意来鼎丰系上班。
第二类虽然没第一类那么心高气傲,但是敢于去竞聘的肯定都是有着底气,要么家底丰厚要么有门路,自然也不会随随便便到鼎丰一个华人新兴集团去。
唯有这第三类人,属于没关系没家底纯碰运气,所以每年虽然会有人员竞聘上岗,但大量的人依然会被刷下来。最夸张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几十比一的竞争率。
而能够有胆量去竞聘的人都是有一定知识和能力,起码来说肯定是熟练掌握英语,不然沟通都做不到还能干什么?聂鹏飞如果能去这批人里弄来一部分,填补集团人才空缺易如反掌。
还别说,聂鹏飞听了郑耀先的建议,果然从这些人里招到十几位高素质人才。有了这批人承上启下真的让集成事务顺利很多,也让聂鹏飞感觉轻松不少。
集成过程虽然短时间里造成管理流程拉长、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但是也在这个过程里发现不少问题,能直接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就群策群力尽快解决。
随后就是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划分和界定,又连篇开会制定各部门及各公司的业务流程、业绩考核、部门协调流程、效绩工资标准、管理运营成本核算等等。
这些会议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都必须全程参加,因为很多管理理念都是后世才成熟完善,现在不过是刚有雏形或者还没出现,聂鹏飞有时候开会到一半不得不现场对所有人进行讲解,把会议变成临时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