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大明:我,朱元璋,看到了未来 > 116、女真

116、女真

乾清宫里烛光昏暗,将朱元璋挺直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锦衣卫指挥使毛镶快步走进来,躬敬地弯下身子。

他身材魁悟,面容严肃。

他没有按照通常的程序通报,而是直接进来,这本身就说明事情非同小可。

“臣,毛镶,拜见陛下。”毛镶单膝跪地,双手捧上一个用火漆密封的黑铁圆筒。

这是锦衣卫最紧急的密报,信使换马不换人,拼了命也要尽快送到。

“什么事这么着急?”朱元璋的声音很平静。

毛镶抬起头,脸上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

“哦?”朱元璋眉毛一扬,示意毛镶将铁筒呈上。

毛镶小心地划开封口,抽出那张宣纸,送到皇帝面前。

纸上的字迹很潦草,显然写信的人当时非常紧张。

“……发现女真部落主力的踪迹,其首领已经带领部众归顺了北方的残元势力。这一仗,残元借此集成了草原上的部落,声势又大了起来……”

朱元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这等狼子野心,死有馀辜!

现在残元收拢了女真,看起来声势浩大,必然会引起草原上其他部落的不满,够他们纠缠一阵子了!

然而,朱元璋只是把那张薄薄的信纸,轻轻地放在了御案上。

他慢慢地闭上眼睛,脑海中那幅巨大的大明疆域图,此刻仿佛被撕开了一道可怕的口子。

“皇上?”

毛镶见皇帝很久不说话,脸色在烛光下显得有些凝重,不由得紧张起来。

“没事。”朱元璋睁开眼睛,他看着仍在兴奋的毛镶,忽然觉得有些可悲。

这就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助手,但这把“刀”,却连敌人会从哪里攻来都看不清楚。

“毛镶。”

朱元璋的声音打破了御书房的寂静。

“臣在!”锦衣卫指挥使毛镶一个激灵,立刻回答。他还沉浸在呈上重要情报的激动中,觉得这肯定是皇帝最想听到的好消息。

“你觉得这是好事?”

毛镶被皇帝这句没头没脑的问话弄懵了,这难道不是好消息吗?

残元和女真互相勾结,但草原上各方矛盾重重,我大明正好可以坐山观虎斗,这难道不是兵书上常用的策略吗?

难道不是自古以来对付边患的常用办法吗?

“蠢货!”朱元璋的声音不大,却毛镶脸上的喜色瞬间僵住,变得煞白,然后又转为惊恐和不解。

朱元璋抬起眼皮,眼睛里没有愤怒,只有深不见底的失望。

这种眼神比大发雷霆更让毛镶感到害怕。

“传太子,信国公汤和,立刻进宫议事。”朱元璋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奴婢……遵旨。”毛镶的声音也有些发抖,他躬身领命,脚步不太稳地向后退去。

就在毛镶快要退出御书房的时候,朱元璋又补充了一句。

“把燕王……老四也叫来。”

毛镶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朱元璋没有解释。

毛镶不敢再问,退了出去。

御书房里只剩下朱元璋一个人。

现在的兵部,任何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到了他们那里,都会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和推诿之中。

但这些,都还不是最根本的问题。

最根本的,是懈迨!

是那种天下刚刚平定不久,就已经产生、让他们觉得可以高枕无忧的懈迨!

自从把元朝赶跑以后,塞北的威胁在他们看来早已不是心腹大患,只不过是个需要按时巡逻的边境而已。让京城的官员们在太平安逸的环境里高谈阔论,个个都象是能安邦定国的能臣,但要让他们时刻保持警剔,认识到残元势力还没有彻底消灭,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危险,他们却比谁都容易麻痹大意。

所以,朱元璋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那些按部就班、安于现状的所谓栋梁。他需要的是能立刻明白他的意图,并且用最直接、最果断、甚至最不择手段的方法去执行的人!

……

信国公汤和、燕王朱棣,还有垂手站着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镶,三个人都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立在殿中。

他们都是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可此刻感受到的压迫感,比在沙场上还要让人窒息。

殿门轻轻响了一声,太子朱标被太监引了进来。

他走路稳稳当当,眉头带着点忧虑,但眼神清亮又坚定。

朱标走到朱元璋面前,恭躬敬敬行了个礼:“儿臣参见父皇。”

朱元璋缓缓抬起头,眼神锐利得象能看透一切。

“人都到齐了。”朱元璋的声音低沉又有力,在空荡荡的大殿里来回回响,“都过来。”

四个人顺着他的话,走到了桌案边。

桌案上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大明疆域图。

“好好看看这张图,”朱元璋用手指着地图,语气不容置疑,“跟数月前比,有啥不一样?”

信国公汤和资历最老,对边境的事熟得不能再熟。他仔细看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回道:“陛下,疆域的轮廓没变化,九边重镇也没标着有异动。”

朱元璋的目光转向了毛镶。

毛镶这时候一点不敢怠慢,弓着身子说:“臣愚笨,没看出来,请陛下明说。”

朱元璋拿起红笔,点在了长城以北那片广阔的草原上,那儿原先标着几个蒙古部族的名字。

“这儿,”朱元璋的笔尖在一个归顺明朝的残元蒙古部族上面,画了个醒目的红圈,“要是咱们不管不顾,这儿迟早会变成残元驱使女真、号令其他部落的据点。”

毛镶心里猛地一震,这才明白陛下之前斥责他的深意。

汤和琢磨了一下说:“陛下,残元收纳了女真,看着势力好象又起来了,但草原上的各个部落未必是真心归顺,彼此猜忌,肯定会有纷争。咱们大明不如守住边境城墙,看着他们内斗,等他们耗得差不多了……”

“等他们耗得差不多?”朱元璋打断他,冷笑了一声,“鼎臣,看见两伙恶霸当街火并,咱们关起门来不管他,本是上策。但如今是一伙恶霸不但没伤元气,反而把整条街的混混都收编了,兵强马壮,这时候你还敢大开店门,装作没事人吗?”

汤和眉头紧紧皱起来,心里一下子沉了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