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尊敬的陛下,我国的皇帝陛下希望重申与贵国在四十馀年前的友谊,以忘记之前的不愉快。”约翰说道。
“既然是为贵国的查理皇太子求亲,不知道贵国看中了朕的哪位公主呢?”乔治三世笑着问道。
“我国的皇帝陛下希望为查理皇太子殿下求娶贵国的奥古斯特·索菲亚公主殿下,这也是我国查理皇太子殿下的愿望。”约翰低着头说道。
“哈哈哈,朕亲爱的兄弟和查理皇太子还真是会挑啊,朕的三个适婚女儿里面,长得最美丽的就是朕的次女奥古斯特·索菲亚了。”乔治三世笑道:“既然这是贵国皇帝和皇太子的愿望,那贵我两国就忘记二十馀年前的不愉快,重申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吧。”
很快,奥地利和英国两国联姻的事情敲定。
英国答应和奥地利的联姻显然也有自己的考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腓特烈二世没有几年好活了,而他的继承人——普鲁士王储弗里德里希·威廉,众所周知的缺乏主见和意志力薄弱。英国人很怀疑这个软弱的未来国王,能否成为英国在欧陆的代理人。
乔治三世觉得英国需要考虑换个更强有力的盟友了,奥地利就很合适,反正都是为了对付法国人。
这些东西如果真的能够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可远远要比那一百八十万英镑的价值要高得多。
英国的工业革命现在已经开始二十年了,欧陆各国对于工业革命知之甚少,但是拥有上帝视角的查理可是清楚地知道工业革命的含金量的。
1764年兰开夏郡的“珍妮纺纱机“问世时,欧洲各国的贵族们还在嘲笑这台能同时纺8根纱线的木制机器。。反观1780年的法国,其纺织品产量仅有英国三分之一。
1776年谢菲尔德地区采用焦炭炼铁法,生铁年产量从2万吨跃至4万吨的场景,象极了现代芯片工厂的产能爆发。而同期俄罗斯乌拉尔地区仍固执地使用木炭炼铁,3万吨的年产量维持了整整十年。1784年科特的搅炼法问世后,英国钢铁质量直接对标瑞士钟表级精度,这些闪着冷光的金属块很快会变成纺织机齿轮、蒸汽机活塞,甚至是未来战舰的装甲。
伯明翰的博尔顿-瓦特工厂在1775-1780年间向英国矿山输送了近百台蒸汽机,每台机器替代了50匹马的昼夜劳作。当时法国工厂仍依赖季节性的水力,普鲁士煤炭年产量甚至不到英国十分之一。。
1781年英国运河总里程突破2000英里时,每吨煤炭运输成本下降了70。当瓦特在1782年将蒸汽机功率提升至10马力,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货运时间从两天压缩到八小时。这种效率让俄国畜力运输队望尘莫及:同样运载10吨铁矿石,英国工厂主早晨下单,晚饭前就能投入溶炉;而圣彼得堡的商人得准备够马队吃三天的草料。
这还是英国还没有完成工业革命的半工业化状态。
就拿目前英法俄奥普五大国的每年财政总收入来说吧,位居首位的英国的财政收入大概在三千五百万英镑,这还仅仅只是本土,并没有将海外殖民地计算在内;位居次位的法国财政收入直接拉开了一个档位,将将在两千二百万到二千三百万英镑附近徘徊;位居第三的俄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大概在一千八百万到一千九百万英镑之间,只有英国的一半;位居第四的奥地利每年的财政收入大概在一千五百万到一千六百万英镑之间;位居第五的普鲁士则是不到一千万英镑。
要知道英国此时的人口总量才不到一千五百万,远远次于俄法奥这三个欧陆人口大国。俄法奥这三个人口动辄是英国一两倍的国家,财政收入却几乎只能占到英国的一半,这就是工业革命的威力。
所幸,奥地利现在还有时间追赶。
至于普鲁士,虽然它的财政收入最少,可是别忘了现在的普鲁士人口仅仅只有不到一千万,这一切自然都归功于腓特烈二世在行政、经济等方面开展的改革,使得政府行政效率大大提高,在工业、农业和贸易等方面的改革也在深入。
当然了奥地利现在也在改革,自从1780年查理的祖母玛利亚·特蕾莎女皇驾崩之后,由父亲约瑟夫二世皇帝开始单独执政后,他全面推行和发展母亲玛利亚·特蕾莎的改革事业,致力于创建依靠军队和官吏支持的集中统一的德语国家。他的主张和政策被称为约瑟夫主义。
约瑟夫二世在加利西亚、布科维纳、匈牙利和西本比尔根创建德意志移民区,奖励依附地区德意志贵族地产和德意志资本的发展,优先录用德意志人为文武官员;推行保护关税政策,奖励发展工商业,增加财政收入; 1781年颁布关于宗教政策的《宽容令》,承认新教徒和犹太人的信仰自由;1781年至1782年颁布谕令《臣民特许令》,废除世袭领地内的农民人身依附关系,规定在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加里西亚、匈牙利等哈布斯堡王朝领地上废除农奴制,取消农民人身依附关系,代之以臣民关系。但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使用土地须交纳代役租。农民有经商、从事手工业以及迁居、结婚的自由。实际上废除了农奴制。把自己从父皇那里继承的巨额遗产捐献给了国家,从而使帝国的财政达到收支平衡。
后来在1789年他下旨农民必须被支付工钱而不是义务劳动,这些政策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
在同天主教会的斗争中,他曾创建国家培训司铎的学院,剥夺主教的权利,限制主教同教皇的通信联系。。教皇庇护六世为此特地于1782年3月来到维也纳,约瑟夫拒不让步,教皇因此不再称他为“教会的儿子。”
在行政方面,约瑟夫二世创建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系,削弱地方贵族和教会的传统权力
除此之外,约瑟夫二世还强迫臣民接受新的生活方式,但在奥属尼德兰和匈牙利等传统影响很深的地方遭到顽抗。为了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修养,初级教育对于所有男孩和女孩都是义务的,高等教育也被少数人所选择。约瑟夫二世还给那些有天才的穷学生提供奖学金,并且允许为犹太人和其他宗教信仰的人创立少数学校。在教育体制确立后,他竭力为维也纳大学聘请最好的学者和科学家。
在加利西亚地区,约瑟夫主义被用于推动土地改革和工商业发展,但因其将当地视为需要被文明改造的空白之地,引发贵族保守势力的激烈抵制。尽管改革客观上促进了法律平等和宗教宽容,但忽视地方传统的方式导致政策效果受限。约瑟夫二世去世后,部分措施因其激进性被废除。
该政策被视为开明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典型实践,但其民族优越视角和忽视地方自治的推行方式,长期被视为加利西亚地区民族矛盾的历史诱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