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查理八世皇帝的政治手腕,看来也远远要比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想象的要高得多。
至于在武力干涉这一次瑞丹战争这件事情实际上被坑了的苦主俄罗斯人,被卖了还在帮着盟友奥地利人数钱呢。
不过,别说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猜不透皇帝查理八世的深意,就算是猜透了,估计也会付之一笑,国家与国家之间,哪里有全无算计的实在盟友。
俄罗斯也不可能对奥地利这个最坚实可靠的盟友全无算计。
不过,只要能够得到实际利益的话,替奥地利人吸引分担一下来自于英国人的注意力,又能够算得了什么呢?
横竖俄罗斯是皮糙肉厚,英国人在海上的风头虽然一时无两,但是到了陆地上,俄罗斯一百多万的灰色牲口,哪怕是堆都能够把英国佬给一口气堆死了。
仇视就仇视呗,反正对于皮厚耐操的俄罗斯人来说再怎么样也掉不了一块肉。
再加之能够进一步彻底巩固强化在波罗的海局域的霸权地位,为下一步冲出日德兰海峡,进军大西洋做准备,哪怕明知道这是一个裹看蜜糖的毒药,俄罗斯人也无法拒绝。
打通通往四大洋的出海口这一执念,在俄罗斯人心里面的优先级,可是丝毫不亚于夺回沙皇格勒(君士坦丁堡)的诱惑。
这也是查理给俄罗斯埋下的杀招,虽然目前俄罗斯同时在北欧地区和巴尔干半岛战场上分别和瑞典军队、奥斯曼帝国军队两线作战,但是压力不会太大。
反法同盟战争结束之后,法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对英国人造成太大的威胁。
因此,如果俄罗斯人能够在战后吞并芬兰,彻底控制波罗的海地区的霸权,并且在巴尔干半岛上成功地吞下了保加利亚甚至是君士坦丁堡的话,收复基督教圣地,问鼎欧陆霸主的话,那么俄罗斯在英国人心中的威胁等级将会直在线升。
而奥地利对于俄罗斯的壮大,并不用太过于担心,毕竟俄罗斯不进行彻底的改革将内部的国力资源进行集成的话,就算是把剩下的整个巴尔干半岛吞并下来,俄罗斯也无法将这些吞下去的土地和人口有效地转化为国力。
一个名不符实的欧陆霸主俄罗斯,既能够为奥地利吸引英国人的注意力,又不会对奥地利产生太大的威胁,这笔买卖怎么想都是奥地利赚了。
毕竟,奥地利现在最缺的就是发展的时间了,因此奥地利也一直都在极力地鼓动支持俄罗斯军队在巴尔干半岛上对于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进行的扩张行为,大手一挥,直接承包了俄罗斯军队在巴尔干半岛上作战所需的枪炮弹药和后勤补给。
霍夫堡皇宫,自从约瑟夫二世老皇帝和伊莎贝拉皇太后卸下了关于帝国和哈布斯堡皇室的公务退休以后,就在霍夫堡皇宫里过上了含怡弄孙的养老生活,并且再加之寓居霍夫堡皇宫的妹夫法国正统合法国王路易十六和妹妹玛丽·安托瓦内特一家作伴,日子过得倒也算得上是悠闲惬意了。
目前,约瑟夫二世老皇帝和伊莎贝拉皇太后夫妇两人,也可以说是子孙满堂了,四个孙女和两个孙子,长子查理八世皇帝和奥古斯特·索菲亚皇后的两女一子:奥古斯塔·约瑟法、索菲·伊莎贝尔和奥托,次子斐迪南大公和卡罗琳娜大公夫人的两个女儿:玛利亚·卡洛琳和玛利亚·朱赛平娜,三子路德维希大公的长子和伊丽莎白大公夫人的长子卡尔·海因里希(向伯父、姨父兼教父的查理八世皇帝致敬)。
而路易十六整天则是忙着研究开锁,好列也是死里逃生,捡回了一条命,要是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还留在巴黎,此时他还不知道会是什么下场呢。
毕竟,议亲联姻怎么也要等到十六七岁再说,现在路易·夏尔只有五岁,奥古斯塔·
索菲亚也才四岁,倒也没那么看急。
主要是出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原因,鉴于妹妹玛丽·安托瓦内特和妹夫路易十六夫妇两人的下场,约瑟夫二世老皇帝和伊莎贝拉皇太后夫妇两人也害怕,把孙女奥古斯塔·约瑟法长公主嫁给法国王太子路易·夏尔,以后当着当着法国王后,突然不知道哪一天就会被法国人摔了出来,颠沛流离。
而此时,在南亚次大陆上的第三次英国-迈索尔战争也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英国印度总督查尔斯·康沃利斯侯爵调动英印殖民大军二十万,兵分两路,正在和蒂普素檀对线着。
该说不说,英国人就是财大气粗,三线开战还丝毫不觉吃力,在北美大陆上联合西班牙人对看想要对英属加拿大殖民地乱伸手的美国人重拳出击,在印度和土邦王公们打的有来有回,在欧洲还在和法国人拉锯缠斗,一边还有能力给奥地利、俄罗斯、西班牙、撒丁、荷兰、葡萄牙、普鲁士、那不勒斯和西西里这几个盟友提供大规模的经济财政援助支持,也是令查理叹为观止。
对此,查理内心也是有些矛盾,他既想靠着这次机会趁此削弱一下英国人,却又不希望英国倒下,毕竟在之后反法同盟战争中,查理还指望看英国人这个奶妈给自己输血呢。
估计,受到第三次迈索尔战争原因的影响,今年英国通过剥削压榨印度得来的财政收入估计照往年应该要缩水不小的份额了。
再加之对奥地利、俄罗斯、西班牙、撒丁、荷兰、普鲁士、葡萄牙、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八个盟国提供大批量的经济援助和财政支持,也使得英国上下目前也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能够继续投入到发展工业革命上的钱自然也就出现了紧缺。
能够拖慢一下英国人工业革命的进程,以此来拉进缩小一点奥地利与英国的综合国力差距,对于奥地利来说,倒也是一个好消息了。
而为了防止目前宣布中立的法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突然添加战局进入地中海,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在英国人的默许支持之下,派兵三万,入侵摩洛哥。
虽然在这个时代的摩洛哥,在北非地区也算得上是小有实力的国家了,但是在面对欧洲五大列强之一的西班牙军队的铁蹄,也是被打得没有丝毫招架之力。
摩洛哥素檀叶齐德也是在亲兵的保护之下,逃遁至摩洛哥东南部的前撒哈拉高原上,摩洛哥基本全部沦陷,西班牙也宣布摩洛哥为自己的海外殖民地。
而最近,关于欧洲反法同盟的战场上,又一条消息传来,由于在北美战场上的兵力吃紧,英国人抽调了一部分法国东南部的兵力前去支持北美战场。
由于英国的兵力抽调,反法同盟联军在法国东南部战场也出现了兵力空缺,单单是凭借正统派波旁军队和撒丁人军队的战斗力,在面对有看革命热情和保家卫国加成的奥尔良派革命军队的时候,表现得也是相当的拉跨,还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正统派波旁军队在法国南部的大本营一一马赛,就被奥尔良派革命军队成功攻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