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1年哥本哈根条约》正式签订的消息传回俄罗斯,圣彼得堡宫廷的一众高层以及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也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毕竞,这是俄罗斯帝国继上一次巴尔干半岛战争胜利之后,第二次进行武力扩张领土和军事行动的重大胜利,不仅仅只是能够将上一次俄瑞战争失利的阴霾一扫而空,而且还可以鼓舞现在正在远在鲁米利亚半岛战场上和奥斯曼帝国军队浴血奋战的俄罗斯帝国军队的将士们。
《1791年哥本哈根条约》正式签订的消息,在传回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之后,迫于英国人所施加的外交压力之下,现任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宣布退位,并且将瑞典王位传位给儿子古斯塔夫王太子,是为新任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四世,由其叔父南曼兰公爵卡尔担任摄政王,代为行使瑞典国王大权,直至五年之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四世成年为止。
已经宣布逊位的前任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在普鲁士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使阿尔弗雷德·冯·古斯特伯爵的邀请之下,前往并且寓居普鲁士。
一个因为战败而被迫退位的国王,注定会遭到瑞典人民们的唾弃和谩骂。
虽然失去了芬兰地区和圣巴泰勒米岛的领土,但是好歹还得到了挪威地区的领土,作为补偿,这也稍稍地慰借了傲气犹存的瑞典民众们的心灵。
只有丹麦受伤的世界达成了,不仅仅只是失去了挪威地区的领土,而且还失去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丹麦西印度群岛、丹麦黄金海岸和安达曼一尼科巴群岛等海外殖民地。
失去了挪威地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和众多海外殖民地之后的丹麦王国,人口总量还不到一百万,也是彻底地结束了自从卡尔马联盟解体之后一直维持至今的大国时代,成为欧洲大陆上的末流小国。
虽然在两位老大俄罗斯和奥地利两国的出兵武力干预和保护之下,好歹是保全日德兰半岛和西兰岛的本土,以及奥尔登堡王朝的王冠。
但是从昔日的北海大帝国的大国时代一夜之间彻底沦落为无足轻重的小国,也使得丹麦人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遭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打击。
而奥尔登堡王室内部,也无法再容忍一个患有精神疾病,昏庸无能的国王克里斯蒂安七世继续这么一直尸位素餐下去了,在征得了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七世的继母一丹麦王太后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的尤利娅尼·玛丽的肯定意见之后,经过了丹麦首席国务总理大臣奥韦·赫格-古尔贝尔和丹麦外交大臣安德烈亚斯·彼得一众哥本哈根政府高层的一番轮流劝说之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七世终于决定了,同意传位给丹麦王太子弗雷德里克王子一一是为新任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六世。
至此,北欧地区的新秩序在这一次瑞丹战争之后,被重铸完毕。
时间很快就进入了1792年,随着北欧战场的瑞丹战争的结束,俄罗斯也是腾出了更多的精力和兵力,转而集中到了巴尔干半岛战场上对奥斯曼帝国的作战上面来。
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在奥属尼德兰和法国交界的蒙斯,约里斯·范·诺亚-贝特朗将军所率领的荷兰军队主力,遭遇了加斯帕尔·让一巴蒂斯特·布吕内将军所率领的四万奥尔良派法国革命军队的突然袭击,近乎于是全军复没。
再加之奥属尼德兰南部的瓦隆尼亚地区地区,最近也接连出现了骚动和民变o
这也引起了奥属尼德兰军政总督特申公爵阿尔伯特·卡西米尔元帅和普鲁士军队统帅威乍得·冯·默伦多夫上将的警剔和惊惧。
在北部战场上,奥尔良派法国革命军队和反法同盟各国联军的兵力差距进一步被拉大。
奥地利,维也纳,霍夫堡皇宫。
看着手上载来的最新的关于奥属尼德兰前线的战报,查理八世皇帝和一众维也纳宫廷高层们的眉头都快要拧成了一个川字。
虽然早在之前,查理八世皇帝和一众维也纳宫廷的高层们,就确立了诱敌深入,把奥尔良派法国革命军队放进来打,顺便削弱一下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其他德意志小邦国实力的计划。
但是这个时机不对啊,至少也要等到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先把巴尔干半岛战争打完,解决了奥斯曼帝国再说啊。
这个时候奥尔良派法国革命军队如果真的打进来了的话,那么目前奥地利在巴尔干半岛战场上对奥斯曼帝国作战创建起来的军事优势,就会遭受到极大幅度的削弱。
这种情况,是查理八世皇帝以及一众维也纳宫廷高层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允许发生的。
随后,查理有些苦恼地揉了揉太阳穴,现在奥地利、法国和俄罗斯三个欧陆巨无霸各有各的心思:奥地利想要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并且使得意大利地区继续保持分裂,掌握意大利霸权,使得神圣罗马帝国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名不符实的松散邦联。法国窥伺并且对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垂诞欲滴,想要实现法兰西历代先王们孜孜以求的自然强界,同时进一步窥伺意大利霸权。而俄罗斯想要进一步对于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地区领土进行扩张,并且一直意图收复东罗马帝国的故都君士坦丁堡,再一次重塑东罗马帝国的荣光,想把俄罗斯变成名副其实的“第三罗马”,并且打通通往四大洋的出海口。
西班牙则是想要收复直布罗陀,并且吞并葡萄牙,一统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和整个拉丁美洲大陆,并且想要借着以侵略摩洛哥为跳板,进一步窥伺整个北非。
普鲁士则是想进一步扩大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德意志地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以此好进一步来和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德意志各个邦国的老大哥奥地利分庭抗礼,掰手腕。
而英国人的战略目标,则一直都很明确,那就是保持欧洲大陆各国之间实力的平衡,并且专注于海外殖民地扩张探索和开辟,吞下整个南亚次大陆,并且想要将已经独立了的美国重新再一次地变成自己的英属北美殖民地。
而荷兰、葡萄牙、撒丁、两西西里、丹麦、瑞典这些小国,则是想要在欧洲大陆几大列强大国的博弈过招之间,保全自身。
目前,有着法国和俄罗斯两国的战略野心作为掩护和烟雾弹,再加之约瑟夫二世老皇帝和查理八世皇帝父子两个人藏得比较好,这么多年以来,给外界释放出来的信号,一直都是专注于把精力和重心对奥地利非德意志地区传统领土的集成行动上,把统一整个德意志地区的野心深藏不露,这才没有引起英国人的警剔。
但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反法同盟战争结束之后,奥地利的野心迟早会被英国人看穿。
查理还不确定到了那个时候,奥地利是否已经有了能够和英国人撕破脸,正面硬钢的实力,因此也必须争分夺秒,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盟友。
哪怕在统一德意志地区这条大方向的长远战略计划的道路上面,整个欧洲都将会是奥地利的敌人。
但是查理并没有气馁,这近十年以来,通过他的一系列锲而不舍的努力,正是也说明了,是可以改变的。
不怕没有目标,有了目标就说明有了奋斗的动力,细水长流,大不了就一步一个脚印地来。
万事不怕难。
但饶是如此,查理心中也难免会感到有些迷茫,排除了皇帝和重生者这两层身份以外,他也只是一个拥有着上帝视角的普通人,而且随着诸多蝴蝶效应的产生,这个上帝视角也不太准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