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帝国中央政府交代的任务,脚踏实地,那么就是一个良,好官,正常升迁奖励;如果不仅仅只是按量完成了帝国中央政府交代的任务,并且还超额完成了,那么就是优秀的能吏,干吏,对于这样的官员,也必须委以重任,提拔升迁的速度也要快上不少,这样的官员也是帝国中央政府要重点培养的对象。
而最后就是那些不仅仅无法完成帝国中央政府交代的任务,还要拖后腿的无能之辈,不仅得不到升迁,还要降职、革退甚至是面临牢狱之灾。
在箩卜加大棒的政策之下,这几年以来,通过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鼓励跨民族通婚,以及工业化进程推进的国内大规模人口流动等一系列措施行动,奥地利现在国内的民族同化交融政策推行得一直不错。
进度唯一有些缓慢的就是伦巴第和威尼西亚两个省了,哪怕当地的民众们都接受了自己和北方的德意志人亲戚兄弟们一样,都是古罗马人和日耳曼人交融之后产生的后代,哪怕随着当地的工业化进程开展,大量德意志人口涌入当地,并且开始普及九年义务小学教育制度,推行普及德语教育,但是碍于意大利地区的文化底蕴还是太深厚了,没有个两三代人是别想彻底将其同化完成了。
再加之,在皇帝查理八世的授命之下,内政大臣阿尔弗雷德·冯·塞莱斯廷男爵又在内政部下属成立了反贪腐调查厅,并且从秘密警察部队里面抽调人手。
毕竟贪腐问题对于奥地利、法国、俄罗斯、西班牙、英国、普鲁士这样的老牌封建主义帝国来说,早就已经是司空见惯的老毛病了。
什么?至于你问英国?英国现在虽然已经实行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和辉格党、托利党的两党政党制度,但是辉格党、托利党之间的政党两党政治斗争,以及政党分肥制带来的官场贪腐问题可一点不比奥地利、俄罗斯、普鲁士、西班牙和法国这些老牌封建主义帝国强。
奥地利现在也就是在确立了政绩考核制度、反贪腐调查厅和政府文官录用考试制度之后,再加之有以前查理的祖母玛利亚·特蕾莎女皇和父亲约瑟夫二世老皇帝创建起来的现代化国家官僚体系的底子,官场的贪腐问题才好了不少。
但是这种官场的贪腐问题是无法杜绝避免的,只能通过定期三五年一次的大审查和反贪腐风暴行动大扫除一次。
在有监督审查的情况之下,一百万杜卡登,可能有八九十万杜卡登都花到了实处上面,没有监督审查的情况之下,一百万杜卡登,可能也就二三十万杜卡登能够花到了实处上面也就算是不错了。
奥地利现在大小的官员,虽然不可能都是清官廉吏,但是也是相当具有政治智慧的,最基本的他们知道哪些钱可以捞,哪些钱不可以捞,捞了很有可能会丢命。
而显然,现在法国、俄罗斯、西班牙和普鲁士、英国都这样,只不过法国在大革命爆发之后,国内的官僚体系好歹是有了限制。
现在欧洲大陆各大老牌传统列强,就数奥地利的好盟友俄罗斯的官场贪腐问题最为严重。
就比如从上一次巴尔干半岛战争,对奥斯曼帝国军队作战,和奥地利军队一同前往的查理和堂弟卡尔大公兄弟俩,就已经从中看出来了端倪。
在巴尔干半岛战场上,那些负责后勤军需的官员,就连军队战争后勤补给这么人命攸关的大事,都敢上下其手,从中捞上一笔。
一千万卢布之中,能够有两三百万卢布花到了实处上就已经算是不错了,俄罗斯军队那些负责后勤军需的官员,在军队后勤补给供养这方面上,捞个七八成再正常不过了。
目前,俄罗斯军队在这一次巴尔干半岛战场上,之所以现在前线推进的速度慢了下来,也和那些负责后勤军需补给的官员们的大捞特捞撇不清关系。
奥地利维也纳宫廷虽然对于这种现象心知肚明,但是也没有向俄罗斯圣彼得堡宫廷阐明,开玩笑,这种事情可是明显属于俄罗斯帝国的内政问题,即使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之间的盟友关系再亲密,也没有亲密到了这种可以对于盟国内政问题进行置喙的地步。
只能从侧面委婉地对俄罗斯圣彼得堡宫廷旁敲侧击一下,想必那位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对此肯定也会是心知肚明。
毕竟,如果俄罗斯军队内部那些负责后勤补给的军需官员继续这么肆无忌惮地对于后勤军需物资进行贪腐下去的话,长此以往,奥地利军队在巴尔干半岛战场上的军事行动,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在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三国第二次瓜分波兰的行动完毕之后,被老情人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彻底放弃的末代波兰国王兼任立陶宛大公的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在原来波兰-立陶宛联邦拥护《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五三宪法》的一部分立宪派成员和塔戈维查联盟残党分子的保护之下,一路护送至了法国。
目前,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也正式成为了法国皇帝路易·菲利普一世的寓公。
对于远道而来的前任波兰国王兼任立陶宛大公的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法国皇帝路易·菲利普一世也很是高兴,毕竟自从大革命爆发,国民议会宣布法兰西为君主立宪制政体帝国,并且于前年的1790年颁布了《法兰西帝国1790年宪法》之后,其馀的欧洲各国,如英国、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帝国、西班牙王国、普鲁士王国、葡萄牙王国、皮埃蒙特-萨丁尼亚王国、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国、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几个一直不承认法国皇帝路易·菲利普一世头上的法兰西皇帝皇冠的合法性,宣布法国皇帝路易·菲利普一世为通过非法手段纂位窃国上台的僭主伪帝。
而剩下仅有的尚且还没有表态的两个国家:瑞典王国和丹麦王国,现在对于法国的态度也好不到哪里去。
瑞典人痛恨法国把他们当枪使,在背地里鼓动怂恿他们向丹麦人出手,导致了遭到了这一次瑞丹战争的重创,不仅仅没有能够吞并丹麦,创建起来一个统一的北欧大帝国,反而是将之前已经惨淡经营了几百年的芬兰地区的领土也尽数割让给了俄罗斯人,如果不是保住了从小豆丁丹麦人手里抢过来的挪威地区的领土的话,那么这一次瑞丹战争的失利,真的可以说是让瑞典王国赔的一个血本无归了。
而丹麦人也痛恨法国人在背地里面为了缓解自己本国的国防军事压力,而怂恿掇瑞典人来侵入丹麦领土,试图拉瑞典和丹麦在这一次反法同盟战争之中下水的行为,并且最后丹麦为了保全国家的存续,不仅仅是将挪威地区的领土割让给了瑞典人,自从十五世纪中期就一直控制至今的富庶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和除了南亚次大陆上印度地区以外几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都割让给了奥地利人。丹麦王国的势力几平全部退出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德意志地区,海外的殖民体系也近乎于瓦解,现在的丹麦王国。彻底地结束了自从十六世纪前期开始一直维持至今的大国时代,几乎就剩下了日德兰半岛和西兰岛的本土还在了。
而面对着欧洲各国正统合法君主对于自己头上这顶法兰西皇帝皇冠的质疑和不承认,路易·菲利普一世也选择了和失去了波兰王位和国家的末代波兰国王兼任立陶宛大公的斯坦尼斯瓦夫二世互相抱团取暖,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王冠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