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让罗马再次伟大从1784年开始 > 第150章 中南半岛

第150章 中南半岛

早在前几年,法国人势力的触角就已经延伸至了安南。

1787年,阮福映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极其大胆甚至有点冒险的决定:派遣自己年仅五岁的儿子阮福景(作为人质和未来希望的像征),以及他最信任的法国籍天主教主教百多禄,带着他的亲笔信和国书,漂洋过海前往法国求援。

百多禄主教带着年幼的王子阮福景,历尽艰辛抵达了法国首都巴黎的凡尔赛宫,见到了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经过一番艰难的谈判,1787年11月,双方在凡尔赛宫签订了着名的《法越凡尔赛条约》。

条约规定,法国向阮福映提供军事援助,包括提供一支由1650名士兵组成的远征军、战船、火炮以及大批武器弹药;作为回报,阮福映承诺割让安南的崐仑岛和位于中部的港口会安给法国,并给予法国在安南贸易的特权。

这份条约,如果完全执行,将彻底改变越南甚至东南亚的历史走向。

然而,历史充满了戏剧性。

百多禄主教带着条约兴冲冲地准备落实援助时,法国国内却出了大变故一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了!

路易十六的王国自身难保,陷入混乱,国库空虚,根本顾不上履行这份遥远的东方条约了。

现在奥尔良派革命法国政府宣布放弃履行《凡尔赛条约》。

这对阮福映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但是百多禄主教并没有放弃,他对阮福映的事业有着宗教般的热情和个人的忠诚。

这位倔强的法国人开始凭借自己在教会和法国在印度殖民地(自己在教会和法国在印度殖民地(本地治里)的影响力,四处奔走,自行募捐,招募志愿兵和购买军火。

他几乎变卖了自己所有的财产,甚至借了很多债务。

到1790年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到1790年,百多禄终于拼凑起了一支小小的”

国际纵队”—一大约二十名法国军官和技术人员(炮兵、工程师、医生)、三百多名从法国在印度殖民地招募的士兵(主要是印度和欧亚混血士兵),以及几艘改装过的商船和一批火炮、枪枝弹药。

他亲自带领着这支“袖珍远征军”,历经艰险,终于在1790年回到了安南南部的嘉定附近,与翘首以盼的阮福映会合。

虽然法国官方的援助大大缩水,但这支由百多禄带来的“技术援助团”对于阮福映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法国军官帮助阮福映训练军队法国军官帮助阮福映训练军队,教授近代西方的军事技术和战术(特别是炮兵的运用),指导建造更坚固的欧式城堡(如西贡的嘉定城改造),甚至直接参与指挥作战。

这极大地提升了阮福映军队的战斗力,使其在装备和战术上开始领先于仍然主要依靠冷兵器和传统战术的西山军。

可以说,这“半吊子”的法国援助,成了阮福映最终翻盘的关键砝码之一。

在得到了新的力量之后,阮福映重整旗鼓,再次从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开始反攻。

这一次,他的军队脱胎换骨,在西式训练和火炮支持下,势如破竹。

看来,普鲁士人这一次是挑对了时候。查理内心想着。

早在七年战争结束之后,出于西失东补的目的,法国人便一直有着在东南亚地区开辟新的海外殖民地的想法。

只不过,还没等着法国人的殖民势力在东南亚地区大展拳脚,便就迎来了法国大革命。

而安南现在也正处于南北部阮福映政权和西山朝对峙混战的内战阶段,倒也是给了海外殖民力量还很弱小的普鲁士人了一个可乘之机。

这支普鲁士民间私人殖民军,趁着阮福映政权和西山朝之间的安南内战,无暇顾及之际,直接在河仙进行登陆。

尽管这支普鲁士民间私人殖民军的战斗力无法与欧洲各国的正规军队相媲美,但是好歹也是拥有着基本现代化军事体系的军事团体组织,想要收拾东南亚地区的这些当地势力政权,倒也没有费太多劲。

并且,安南虽然早在几年之前就被法国人盯上了,但是自从这一次反法同盟战争爆发之后,法国人在欧洲大陆上面对反法同盟各国联军的猛烈攻势疲于招架,自然而然地也就无暇顾及安南了。

再加之同为反法同盟的成员国,英国、荷兰和葡萄牙这三个在远东地区树大根深的老牌传统海军殖民大国,对于普鲁士在安南地区取代挤压原有法国势力的海外殖民扩张行为,也是抱着一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态度。

也可以这么说,普鲁士人这一次钻空子钻的可真是时候。

不过,奥地利目前的海外殖民扩张行动,倒也不是一直止步不前,由于奥地利在之前和盟友俄罗斯人一起出兵武力干预了瑞丹战争,不仅仅只是获得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还获得了丹属西印度群岛和丹属黄金海岸,收回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

在得到了奥地利帝国中央政府的背书之后,奥地利国内的民间殖民团体也以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为前哨站,开始向缅甸贡榜王朝和暹罗却克里王朝进行探索。

由于奥地利的海外殖民扩张行动刚刚起步不久,缺乏经验,奥地利国内的这些民间殖民团体还是比较注意作风的。

再加之缅甸贡榜王朝和暹罗却克里王朝现在正分别处于波道帕耶(孟云)和拉玛一世通銮·却克里(郑华)两位雄主的统治时期,国力也还算是强盛。

以及在得到了皇帝查理八世的授意之后,殖民大臣巴赫公爵颁布了《帝国海外探索条例》,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规定了:“民间海外探险团体,在得到皇帝陛下和帝国官方许可授命之前,不允许擅自私开寻衅战端。如若违反此例,则该民间海外探险团体将不再受到皇帝陛下的帝国中央政府保护。”

毕竟,作为目前新兴的海军大国,奥地利还没有能够像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及西班牙、葡萄牙等传统老牌海军殖民强国那样的底蕴和实力,在本国政府还不知道的情况下,海外殖民势力就已经能够灭亡一些海外的当地土着小国了。

奥地利现在也怕惹事,谁让现在奥地利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对付奥尔良派法国革命政权和奥斯曼帝国上面呢?能够分到海外殖民扩张行动上面的精力自然而然地也就少了。如果真的惹出来了一些麻烦的话,那么对于现在的奥地利来说,也是相当的棘手了。

因此,在被殖民大臣巴赫公爵打了预防针之后,这些来自奥地利和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其馀挂靠在奥地利旗下的德意志邦国殖民团体们也是夹紧了尾巴。

这一次在缅甸贡榜王朝进行探索的行动,是由埃斯特哈齐家族的米克诺什亲王赞助的,米克诺什公爵比皇帝查理八世年长三岁,自幼便被选为查理八世皇帝的玩伴,来到维也纳霍夫堡皇宫。

后来,在平定了拉斯洛亲王等匈牙利贵族叛乱的行动之中,米克诺什亲王也是旗帜鲜明地坚定站在帝国一侧,宣布拉斯洛亲王等匈牙利贵族的独立行为,是非法的叛乱行为,并且率先进行了德意志化,比如将之前马扎尔贵族们的姓前名后,主动改成了德意志贵族们的名前姓后,服从帝国中央政府的民族交融政策。

由于对查理的忠心耿耿,再加之米克诺什亲王的叔父目前担任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省高官的加兰萨伯爵埃默里希·冯·埃斯特哈齐上将又是约瑟夫二世老皇帝的心腹爱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