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从荒山开始打造洞天福地 > 第15章 逛坊市

第15章 逛坊市

李晟安挥手让陈麓原和黄恩志两人去办事,然后找来覃老汉,想着多少还有些时日,便又改变主意,让他先去那石头上坐一坐,感悟一番。

当此缺人的时候,多一个修仙者,就多一份助力。

至少,有个低阶修仙者,这七八十个免费的苦力就不敢呲牙,现在还要他亲自震慑,实在是没办法的事。

这边陈麓原和黄恩志牵马往山外赶,两人一路翻过游云岗,又淌过清蛇溪,三十里山路,即便骑马也花了半日功夫。

出来后零星有些村庄,看起来和三个月前的见鹿村差相仿佛,穷得很,现在一天一个变化,这些地方可赶不上了。

这是陈麓原十几年来第一次出山这么远,模糊记得自己小时候三四岁见过外面,如今都十几年了。

一个深山里的野小子,难免对外面的陌生人感到好奇,但自诩修行中人了,便沉下心思,不骄不躁,这也是李晟安能让陈麓原担当大任的原因之一。

两人赶路,第一天在甜井镇住下,次日经过霖林县城,走驿道快马加鞭,在天黑之前赶到郡城之内。

两人也不休息,把马匹交给驿馆,黄恩志轻车熟路的带着陈麓原来到城南雕龙坊,此处坊门有专人把守,一般人可进不去。

黄恩志晃了晃腰间黄家腰牌,又替陈麓原要了一块进出坊市的腰牌,才施施然进了牌坊门。

街道上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在闲逛,两边的店铺门可罗雀,伙计坐在门坎上一阵一阵的瞌睡。

偶尔有个摆地摊的,倒是围着些人挑挑拣拣,陈麓原挤进去一看,发现都是卖些残器碎简,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感兴趣。

固通郡下辖十二县,大大小小的修仙家族恐怕也不到万人,根本撑不起几个坊市,这处郡城里的雕龙坊已经是最繁华的了。

陈麓原看着左右一间间家族商铺,卖的东西却很原始,都是些朱砂符纸毛笔兽皮,或者生药兽骨干果,或者矿锭玉石之类,偶尔有顺带出售丹药的,也都是些解毒丹祛瘴丹这类杂丹。

只有几个大铺门,才有成品器具的买卖,黄恩志告诉陈麓原这几家都是有底蕴的筑基家族所开的店铺。

修仙百艺,丹、符、器、阵,这前四艺几乎都把持在大家族手中,没有别人插手觊觎的馀地。

陈麓原听着黄恩志的话,连连点头,同时也看得很仔细,来时晟安叔交待过,要看看这里都卖些什么,以后咱们龙头山,总是要挤进这些坊市的。

然后还交待若有卖活的灵植灵种的,价格不贵就可以酌情买下来。

这就是李晟安的长远打算了,灵药种植是非常艰难的,但他身与山合,能调动灵气,乃至连接地脉,对种植的把控会更加精准,有些难活的灵药说不定就能成。

陈黄两人慢慢走着,然后进了一间狭小的法器铺子,陈麓原需要为自己和晟安叔还有覃伯准备武器。

见有客人来,店主满脸堆笑,问道:“两位要点什么,我钱家飞剑远近闻名,八九品刀剑俱全,若要定制,也快得很。”

陈麓原的打算是货比三家,正想细细看过,其实也还要黄恩志来判定品质,他至多只是涨涨见识。

黄家与钱家至交,黄恩志可知道钱家什么尿性,拍拍小伙的肩膀转身就走了。

陈麓原不明所以的跟了出来,黄恩志便含含糊糊,只说钱家那炼器师不行云云。

天色已晚,各家店铺掌灯,还有些挂着醒目的花灯和鲤鱼灯,异常精美。

陈麓原看得有些恍惚,最后强自稳了稳心神,却见一家丹堂前,有个老头带着个小童子,腋下夹着用树皮苔藓包裹的事物兜售。

这个他就熟悉了,寻常若在山上采了药,就先这么包裹着,卖给生药贩子时能多值点钱。

陈麓原便凑近了,只听得丹堂掌柜爱搭不理,说这三十年的紫铃草,就值五斗灵米的价,不卖可去别家问问。

老者连连摇头,张口就要七斗灵米,却被伙计挡了出来,便又犹尤豫豫伸着头往里瞧,似乎打算卖了。

陈麓原不知道这紫铃草有何用途,问黄恩志,才知道是一种解毒丹的主药,还可以辅佐其他丹药用来驱除丹毒,提升丹药品质,用途还算广泛。

此药用时只需取叶就行,不必全株入药,所以活株是比较值钱的,只是移栽灵植不易,就算到那些培植大农师手里,成活率也不到一半。

其实五斗灵米可不少了,一个练气中期修士一月俸禄也才一斗灵米哩。

“这店家确实压了一斗灵米的价,其实六斗灵米是比较合适的,”黄恩志之前守过一段时间家族铺子,对很多东西的行情比较清楚。

“至于那老者要价七斗,估计就因为是活的,想多要一斗,咱们六斗能买下来的话,还是不错的。”

“那我去问问。”陈麓原点点头,与黄恩志商议定了,便找老者问话。

两人没怎么争论,就成了,老者今天碰壁几次,实在不想争论什么灵药的死活了,便同意六斗灵米卖了。

这时反倒那丹堂伙计看不惯了,心说这是哪来的愣头青,正谈生意呢,出来横插一脚?不过他一介凡人,转头看了看掌柜的,见其没有发话的意思,只得哼了一声了事。

陈麓原还不知自己差点得罪人了,接过那株紫铃草先给黄恩志仔细辨别,确认无误后,在包袱里掏出一块灵石。

老者则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布袋口子,看得陈麓原莫明其妙,一旁的黄恩志却是一乐,冲他摆摆手,道:“这是袖袋,还得临时去买一个。”

两人便带着老者来到灵绸铺,黄恩志几句话就和伙计谈好价格,让老者将四斗灵米给铺子,换了一个一尺长宽的青色大袋子,材质与丝绸类似。

“这玩意叫做袖袋,一般藏在宽袖内,大小整好一石见方的空间,通常用来装灵米交易买卖之用。”

黄恩志唾沫横飞的讲解这袖袋的用法:“因为这袋子里面空间不固定,会挤压翻滚,不好拿取,弄坏了什么东西更是得不偿失,只能装耐磨的硬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