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 第472章 还有人的问题

第472章 还有人的问题

可不代表朝廷也不缺钱,事实上,朝廷很缺钱,荆楚省更缺钱。

哪怕藩库长期放着几十万两,高达上百万的大洋,也改变不了荆楚省很穷这件事,谁让李世安借款太多呢。

荆楚省一旦离开李世安,分分钟就让这个省的官员发不起薪水。

还能让全省商人追债。

所以,钱粮不足,是限制新军六镇成立的关键,谁让朝廷太穷呢。

自然很清楚,李世安看似能从南洋五省收取财税,可实际除了荆楚省,其他四省根本不可能收到什么钱。

现在各省截留已经是惯例,别说李世安了,皇帝来了也收不上。

“除此之外…。”左工分析完钱的问题,又说道:“还有人的问题!”

“新军第一镇是李爵相一力组建,各级军官将领完全由他掌控。”

“这模式类似湘军,由曾帅一力举荐诸位主将,诸位再推荐下级…,依赖“同乡-师生”关系网,迅速成军。”

“可是如此关系网有利有弊,独立性太强,朝廷无法掌控…。”

“湘军尚且忌惮,另外五镇新军,朝廷怎么可能会再让他一力举荐?”

“而一旦牵扯到人事安排,以现在朝廷和四省官员的尿性…。”

话说一半止住,继续道:“这也是他选择整编咱们湘军的主因!”

“整编湘军,只需更换新式武器,更换一下操练方式,一个月可成军!”

“这是最快完成任务的办法!”

“对于李爵相而言,剩下的五镇新军,反正也控制不了,用谁当主将都一样,直接改编湘军,省钱省力。”

“最关键的是…。”

“直接改编湘军,容易完成任务,也容易获得朝廷和皇上的奖赏…。”

“只是更换新式武器和操练方式?”李续宾怀疑的问道:“不更换掉咱们这些湘军将领吗?听起来不错啊?”

“肯定要换一些的!”左工苦笑道:“要不然曾帅也不会如此心急了!”

“不管是李爵相,还是朝廷,都不可能只给武器装备壮大湘军…。”

“李爵相和朝廷必定会趁机安插人,只是主要权利不在他手上而已…。”

“但要最快成军,大部分必定不会变动,否则就失去了整编的意义。”

“李爵相为了避免朝廷猜忌,肯定也是懒得管谁离开谁留下…。”

“他肯定会顺水推舟,让皇上和朝廷安排!让兵部那帮人过来安排!”左工说着看向曾某人,等着他的反应。

话已经说到这里了,在场之人可不是绿营那些废物,都是有学识的。

他们稍微动一动脑筋,不仅明白李世安选择整编湘军的理由,

也同样明白朝廷答应的原因:朝廷只需要一个名头,就能一举两得。

第一,李世安整编成功,湘军这个又爱又恨的心腹大患就解决了。

第二,新军第3镇改编完成,不仅能增加战斗力,还能牵制第一镇。

直接由第三镇牵制第一镇自然不可能,毕竟都是李世安的训练方式。

但是别忘了,第一和第三之间,还有一支旗人为主的第二镇。

同时,还有第四到第六。

之所以说朝廷对湘军又爱又恨,把湘军列入“心腹大患”,那是因为湘军的存在太特殊了,比李世安的新军还特殊。

想用,却又不得不防备。

新军因为李世安的原因,不分地域的招募士兵和军官,在明面上,朝廷其实能够知道“详情”的,是受兵部监督的。

朝廷知道的内容,都是李世安通过军统,让朝廷知道的。

李世安无论是组建桂军,还是新军,都没有在明面上与朝廷对立。

新军招募将领和兵员都不分地域,都按照军规升迁,朝廷少了忌惮。

举例说明就是,新军除了士兵就地招募为主,其他人成分复杂。

军官虽然大部分来自百越,但是有2成来自于太平军降军。

有2成来自于江南。

还有一成是本地汉人与旗人。

第一镇高层就有刘官芳、沈海这两个太平军,还有多隆阿这个旗人。

刘官芳等人还是皇帝主动安排的,多隆阿也是经过皇帝授权的。

这在湘军是不可思议的。

湘军是师生-同乡等关系层层封闭,在明面上就是水泼不进的私军。

新军第一镇是纯粹的职业军队,李世安的人,从来不插手地方。

湘军主要将领都是文武双全,带兵的同时,还是地方文官…。

比如李续宾、李源,都是文官头衔。

与湘军相比,李世安的军队,从头到尾都是纯粹的职业军人。

他提拔的地方官,则都是原本本地官员,比如,武昌知府王恩绶。

比如魔都县令邓尔颐。

他没有安排一个从百越来的人。

与之相比,曾某人却几乎恨不得每到一个地方,全部换上湘省人。

这才是皇帝忌惮湘军,却能够一次次纵容更加强大的新军主因。

在他看来,李世安的新军再强,那也只是对地方上的物理破坏。

湘军则是能直接挖朝廷根基…。

左工说开了之后,在场之人心思各异,少数人觉得接受改编也不错。

其中代表人物就是刘松山。

与曾某人一样反对收编的,自然是最多的,这些都与曾某人关系密切。

其中代表人物曾某华、曾某荃。

他们兄弟作为曾某人的直系兄弟,现在的地位可是崇高的。

曾某人被称为湘军大帅,他们可是分别被人尊称为六帅、九帅。

一旦改编了,地位大减。

按照李世安新军第一镇编制,还都是武将军衔品级,标统才三品。

就这个品级军衔,还有可能是临时性的,因为不受兵部认可。

相当于编外虚衔。

以他们二人加入湘军的时间来说,一旦改编,担任团长都不够资格。

这他们能答应?

同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曾某人看着左工只是猜测,也没有点破自己的小心思,便放心了。

稍作思考,便道貌岸然的说道:“季高兄,你说的这些都有道理…。”

“但是你想过没有,曾某与诸位,几乎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

“年轻一点的也是三十多…。”

“你问问大家,谁愿意给一个年纪比咱们孩子还小的人当手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