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三时许,北都大学阶梯教室内,阳光透过落地窗斜洒,在木质讲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能容纳两百人的空间,早已座无虚席,连过道和后排空地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学生。
空气中弥漫着青春的气息,夹杂着笔记本翻页的沙沙声,此起彼伏的低声讨论。
来自经管学院、农学院、文学院等,不同专业的优秀学子们,或正襟危坐,或托腮凝思,专注的目光,齐刷刷投向讲台。
他们眼中跳动的不仅是求知的光芒,更闪烁着对公益事业的热忱。
她按下遥控器,投影幕布上,缓缓展开西部乡村的实景地图,连绵的山林与零星的村落,构成震撼人心的画面。
随着演讲的深入,甄秀用生动的案例,详细介绍了,基金会的三大核心项目。
斑驳的黑板前,穿着补丁衣服的孩子们,踮着脚尖,小手努力伸向,写满公式的板书;
破旧的课桌旁,一个小姑娘正用铅笔头,在作业本上,认真演算,阳光透过茅草屋顶的缝隙,在她专注的脸庞,投下细碎的金色光点。
当地手工艺人李大爷,正用世代相传的技法,将竹条编织果篮,他粗糙的指尖灵活翻飞,竹篾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视频最后定格在,老人憨厚的笑容上:\"这手艺传了六代人,就盼着年轻人,回来学啊。
色彩斑斓的苗绣、造型奇特的傩戏面具、正在制作中的皮影戏道具
现场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后排几个艺术系的学生,甚至激动地站了起来,伸长脖子,想要看得更清楚些。
互动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坐在前排的女生谷小雨,第一个举手,她扎着利落的马尾,声音因激动,微微发颤:
她翻开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调研数据,\"我注意到,很多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想请教基金会,是否有相关帮扶计划?
她的发言,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农学院的何大壮同学,推了推眼镜站起来。这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指着投影上的梯田照片说:
这个务实创新的建议,让甄秀眼前一亮,她立即在笔记本上,勾勒出\"科技+传统\"的协作框架,投影到大屏幕上,与大家分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