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逆子,这个皇位非你不可 > 第十二章 浣衣局的老嬷嬷

第十二章 浣衣局的老嬷嬷

浣衣局在紫禁城西北角,紧邻北安门。

低矮的房舍终日蒸汽弥漫,空气中混杂着皂角和潮湿布料的气味。

这里是宫中最辛苦的所在,进来的宫人大多做到老死,罕有出头之日。

何柱儿设法将刘嬷嬷调来浆洗东宫的衣物,又寻了个由头让胤礽偶然经过。

老嬷嬷跪在地上,浑身发抖。

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但粗糙的双手和佝偻的背脊诉说着多年劳作的艰辛。

“嬷嬷请起。“胤礽示意何柱儿扶她,“本王只是路过,听说你曾在坤宁宫当差,想起母后,故来一问。“

刘嬷嬷不敢抬头,声音发颤:“奴婢愚钝,怕污了殿下尊耳。“

“无妨。“胤礽在院中石凳坐下,“说说母后的事吧。她平日都喜欢做些什么。“

老嬷嬷迟疑片刻,才低声道:“皇后娘娘最爱读书,常让奴婢们去翰林院借书,有时也画画,画得可好了。“

她渐渐打开话匣子,说起赫舍里皇后的日常琐事。

如何待下宽厚,如何关心百姓疾苦,如何在康熙繁忙时代为批阅奏章。

“娘娘总说,为君者当以百姓心为心。“老嬷嬷眼中泛起泪光,“可惜好人不得长寿……“

胤礽顺势问道:“母后薨逝那日,你在身边吗。“

老嬷嬷的脸色霎时苍白。“那日奴婢不当值。“

“听说母后是突发急症。“胤礽语气温和,“可之前有什么征兆。“

“没有,娘娘那日精神很好,还说要给殿下做件小衣裳。“老嬷嬷的手指紧紧攥住衣角,“午后喝了碗滋补汤,说是南洋进贡的珍品,谁知就……“

她突然住口,惊恐地掩住嘴。

“南洋进贡。“胤礽追问,“哪位进献的。“

“奴婢不知,奴婢什么都不知道……“老嬷嬷连连叩头,“殿下恕罪,奴婢老糊涂了,胡言乱语……“

胤礽示意何柱儿将她扶起。“嬷嬷不必害怕,本王只是思念母亲,想多知道些她的事。“

他取出一锭银子放在老嬷嬷手中。“这些拿去添件衣裳,今日之言,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绝不会牵连于你。“

老嬷嬷颤斗着接过银子,泪流满面。“殿下,娘娘去得冤枉啊……“

“此话怎讲。“

老嬷嬷四下张望,压低声音:“那碗汤本是给皇上准备的,是荣妃娘娘说皇上不喜药味,才转献给皇后,谁知……“

她突然噤声,惊恐地望向胤礽身后。

胤礽回头,只见一个管事嬷嬷正朝这边走来。

“刘婆子,偷什么懒呢。“那嬷嬷厉声喝道,随即向胤礽行礼,“奴婢不知殿下在此,惊扰殿下。“

胤礽摆摆手:“本王与她闲话几句,这就走。“

他起身离去,走出几步又回头。

刘嬷嬷已被那管事嬷嬷拉扯着走开,回头望来的眼神充满恐惧。

回到东宫,胤礽立即吩咐何柱儿:“去查三件事,其一,荣妃与南洋可有关联,其二,当年经手那碗补汤的都有谁,其三,今日那个管事嬷嬷的底细。“

何柱儿应声欲去,又被叫住。

“等等。“胤礽沉吟道,“想办法送刘嬷嬷出宫养老,留在宫里,她活不过三日。“

何柱儿面色凝重:“奴才明白。“

独自坐在书房,胤礽将今日所得信息一一梳理。

荣妃马佳氏,胤祉生母,一向低调寡言。

若真是她进献的补汤,是受人利用,还是另有隐情。

他取出那枚玉佩摩挲着。

冰凉的玉石仿佛带着母亲的温度。

窗外忽然下起雨来。

雨点敲打着琉璃瓦,发出清脆声响。

胤礽想起老嬷嬷那双粗糙的手和恐惧的眼神。

这深宫之中,不知还藏着多少这样的可怜人。

晚膳时分,何柱儿带回消息:那个管事嬷嬷竟是八阿哥乳母的亲戚,三年前才调来浣衣局。

胤礽放下筷子,再无食欲。

“刘嬷嬷呢。“

“已经安排好了,明日一早就有由头送她出宫。“何柱儿低声道,“只是奴才发现,还有另一拨人在打听刘嬷嬷的事。“

“可知是谁的人。“

何柱儿摇头:“行事很隐秘,不象宫里常用的路子。“

胤礽走到窗前。雨越下越大,在庭院中汇成细流。

他想起河督衙门那份公文,天津卫查验出的私货,还有那碗致命的补汤。

一切似乎都指向三年前那个关键的时间点。

而如今,又有人不想让旧事重提。

他握紧玉佩,冰凉的边缘硌得手心生疼。

这场雨,恐怕要越下越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