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宴,就是散伙饭,大家在酒桌上怀念一下拍摄时的艰苦时光,说说感谢的话语。
如果《魔女》成功了,也许这会是一段好的经历谈资,如果失败了,大家在被问起也许会说一句。
我已经尽力了,责任不在我。
所以朱玉成也没有太在意酒桌上别人恭维的话。
第二天朱玉成跟景恬还有赵珊珊一起飞回了首都,回到首都后,朱玉成先是跟陆正汇报了一下《魔女》的拍摄和李宏的事情。
陆正对于这些都没有多说什么,反而鼓励了几句,让朱玉成做好《魔女》的后期工作。
朱玉成点了点头,便投入到《魔女》的剪辑工作当中去了。
12月,张一谋的《三枪拍案惊奇》上映了。
作为成功主持了08奥运开幕的总导演,奥运之后更是被称作‘国师’,大家无疑对他有了不一样的期待,盼着他精彩不断、“步步生莲花”,成为某种深邃的文化和思想的演绎者和布道者。
如今归来,给大家带来的却是一部像‘小品’一样的搞笑电影。
电影带着浓郁的本山大叔“二人转”风格,显然这是让许多观众接受不了,特别是一些‘文化人’。
大家纷纷的口诛笔伐起来。
影评人洪晃就发表评论说三枪是观众智商的侮辱,“台词复用春晚段子,画面与叙事空洞,这是对创作底线的突破”
赛车作家‘韩含’给电影打1分评价,批三枪的本质就是加长小品。
甚至王岳伦也喷,看了三枪的片花,这电影就不用看了。
网络上更是有人喷三枪‘血腥暴力包裹低俗笑料’,或者是‘张一谋的时代过去了。’
有人在网络上写对联玩梗,“张艺谋谋财不谋艺”
有些人写对子,“张一谋财,赵本山寨”,横批‘二人赚’
不过这些本来可以不关朱玉成的事情,他安心做好《魔女》的后期剪辑就行了,但现在有人在网络上把他拉出来批了,就与他有关了。
“张一谋赚钱毫无底线了,把一个从未接触电影制作的编剧系学生称做有才”
这边报道里面有他同学的一些采访资料,包括他以前在学校时,平常日里的一些活动记录。
文章最后的结论是,朱玉成作为一个‘三无’的新人,被张一谋说成是有才华,如果张一谋不是为了钱,我想不出来是为了什么,所以说张一谋拍出《三枪》这样的垃圾来侮辱观众毫无意外。
这篇报道在网络上得到了很多的转载,甚至有些纸媒也转载了这篇报道。
让不少看过文章的人表示,国师的确是堕落了,不会去看《三枪》这部电影。
作为《三枪》的制片人,张卫平当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场面出现,所以在广州宣传《三枪》的时候,同样对一些人开喷了。
“王岳伦,不值一提,是个新人,也不成功,不知道做人。”
“韩含,伪文化人的写手。”
张卫平甚至还把中影的韩三苹给喷了,喷韩三平把华表奖办成了一言堂,甚至为韩三苹取了一个绰号‘座山雕’,说韩三平安排《2012》、《第九区》围追堵截。
至于到了朱玉成这里,张卫平则说朱玉成是一个骗子。
张一谋是一个醉心于电影艺术的人,被一些人通过一些小手段骗过了张一谋而已。
张卫平评击,让有些人开始回应了。
比如王岳伦就回喷,不看《三枪》是作为观众的心态说的。
然后把朱玉成当作是突破口。比如说张一谋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演,朱玉成这样一个毫无经验的新人怎么可能骗的了他。
对于朱玉成两亿票房的豪言,则说朱玉成是蛤蟆打哈欠,本事没有口气大,甚至断言《魔女》都不用去看,光听名字就是一部夹着好莱坞一些设置烂片。
中影同样有回应张卫平的评击。
这让朱玉成这个名字,随着《三枪》越来越多的批评和争议再一次到了风口上。
星光璨烂有限公司。
朱玉成敲门后,走进陆正的办公室,朝会客区方向对陆正打招呼道,“陆总,你找我。”
“恩,最近网络上、媒体关于你的事情,你知道吗?”陆正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不知道,一直在忙着剪辑的事情。”
朱玉成一直忙着《魔女》的后期剪辑、配音工作,其中还有一些特效镜头也需要跟特效公司沟通,所以他基本上是忙的天昏地暗,不知道网上载了他什么新闻。
他偷偷地看了一眼坐在陆正左手的赵珊珊,但是没有得到什么回馈。
“那你先看看吧!”陆正指着会客厅茶几上的一沓报纸。
朱雨成拿起报纸看了起来,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字又到了舆论的中心位置,同时也很佩服张卫平,这个人现在是飘的厉害啊!
报道基本看完之后,朱玉成放下手中的报纸,开始认真地思考着这些报纸上看到的内容和陆正找他来的目的。
陆正见朱玉成放下手中报纸,轻声开口问道,“报道看完了,你怎么看?”
“围剿。”朱玉成想了一下后说道。
他暂时不清楚陆正的目的,但是他可以说一下看到这些报道之后的感受。
“哦!围剿,你也认为是中影整治张为平?”陆正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开口说道。
“不是,我倒不是认为中影整治。我认为是同期上映的电影围剿,像王岳伦就是的,他的《熊猫侠》是上个月26号上映的,票房基本是崩了。现在碰到骂张一谋这个话题正确,他当然要说。”
“《刺陵》我听说过一点,里面生硬的穿插了很多gg,并且没有故事主线。《风云2》则是更加如此了,听说完全没有故事线。这两部电影一部是宝岛电影,一部港岛电影,他们都是非常擅长背后炒作和舆论的。”
陆正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头,示意朱玉成继续说。
朱玉成接着说道,“中影对国产电影还是足够保护的了,像《2012》都是11月上映的,基本与国产电影错开了一周的时间,只不过是《三枪》没有享受到以前像《英雄》独霸一个档期的待遇,所以才这样说罢了,不过这也说明张卫平他飘了。”
“飘了?怎么说?就因为他喷了韩三平。”陆正显然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不光是这个,陆总你听到张导说制片人对艺术的干预了吧!然后你看张卫平在羊城晚报的采访。”
“记者问张卫平有没有想过会失手?他说我这个人做事非常自信,看准了肯定不会错。从《英雄》开始,我开始的营销项目就有非常针对性,之后的几部电影都没失过手。这次《三枪》没有在国内挖掘编剧,直接引进好莱坞的剧本,选择范围非常大。洋为中用,我想《三枪》的成功是最好的例子。”
“陆总,这就是说张卫平已经不甘心于单纯的做一个投资者,或者是电影的运作宣传发行了。他觉张导以前的电影能成功,有他很大功劳。”
“在宣传和发行上,他的确是有功劳。但是在电影制作上,他参与进来的结果。陆总,您也看到了,《三枪》明显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且风格上明显的不协调了。”
“你认为是张卫平的参与,导致《三枪》的失败?你觉得《三枪》的票房会失败吗?”陆正接着问道。
“票房不会,因为《三枪》比同期上映的几部电影要好,而且大家听到张一谋这个名字,也会有不少人进去看的。但是《三枪》是一部失败的电影作品。”朱玉成肯定的回答道。
“你觉得现在的舆论对我们的《魔女》票房会有影响吗?”
“有好的,有坏的。至少能让更多人知道这部电影。”朱玉成现在也只能这么回答。
陆正想了一下之后说道,“后期还需要多久?”
“还需要半个月。”
陆正皱起眉头,因为1月份《阿凡达》上映,《魔女》撞上去基本就是死了,剩下好的档期就需要到明年了。
“你觉得什么时候上映最好?”
“暑期档。这个时候青少年基本放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