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179章 低效的联盟国与运河

第179章 低效的联盟国与运河

志愿兵呼吁书:

鉴于美国的法律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受到公然的蔑视与反对,尤其是南方十二州一一南卡罗来纳州、密西西比州、佛罗里达州、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路易斯安那州、德克萨斯州、弗吉尼亚州、阿肯色州、田纳西州、北卡罗来纳州、肯塔基州的持续抵制。

这种局面已经严重到无法通过常规司法程序或联邦执法人员的正常执法来维持法律的尊严。

诸位先生,依据1795年2月28日国会通过的《民兵法案》,该法案授权总统在面临叛乱与外敌入侵时可征召民兵。本人谨以最崇高的敬意,请求诸位立即从各自州属的民兵中,按照随附详表所列明的数额,征召相应数量的步兵或炮兵。服役期限暂定为三个月,或在完成任务后可提前退役。

美利坚联盟国方面始终在积极寻求与北方联邦政府展开和平对话,他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实现和平独立。即便是1861年4月14日在萨姆特要塞发生的边境冲突,

南方政府也极力淡化事态,竭力避免事态升级。

事实上,里士满政府曾多次通过外交渠道提出以巨额赎金换取和平独立的建议。

在一份秘密文档中记载,南方愿意支付相当于当时联邦政府年度财政收入数倍的赔偿,但这一提议最终被北方断然拒绝。

此时此刻,在里士满那座刚内部变换装璜不久的总统府邸内,联盟国总统杰斐逊·戴维斯正与各州代表举行紧急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戴维斯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曾郑重承诺,联盟国政府将确保各个加盟州在联邦政府中都能获得相应的职位与代表权,以充分保障各州的根本利益。

但是这样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指挥链条长等问题,在战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现在,这种混乱且低效率的情况出现了。

望向在座的其他人。

说完这段话,沃克满意地看着自己策划了数日的作战计划,在椅子上坐下。

他端起面前的水杯,玻璃杯中的水映射着窗外的阳光。然而就在水杯即将触及他的嘴唇时,一个冰冷的声音打破了房间里的沉默。

“我发对。”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声音的来源。图姆斯正襟危坐,他那张略显苍白的脸上带着严肃的表情。他深褐色的眼晴直视着沃克,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我坚决反对这种冒险行为。我们的代表团还在华盛顿等待着谈判,战争还没有爆发,我们不能当那个恶人。”

沃克皱着眉头,终于喝了一口水。水杯放回桌面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国务卿阁下,”显的讽刺,“马丁·克劳福德先生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华盛顿方面根本没有谈判的意愿。您还在坚持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吗?”

“但是贸然发动进攻也会失去道德制高点。整个欧洲都在关注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已经独立四个月了,他们谁也没有承认我们。”

“道德制高点?”马洛里冷笑一声,“林肯政府早已撕毁了宪法赋予各州的权利,现在还在集结军队准备镇压我们。我们难道要等到他们准备充分了才动手吗?”他显然是支持战争部长沃克的想法。

“但是时机很重要,”财政部长梅明格插话道,“我们确实准备了6万大军,

但后勤补给线还不够完善。如果贸然全面开战,恐怕会影响军需供应。”

“上帝啊!你们在想些什么!”沃克突然提高了声调,站起来用力拍着桌子,使得桌上的水杯都跟着震动,“我们已经有6万名经过训练的士兵了,而林肯手中可能连5万名土兵都没有。我们难道还要坐等他们加强军备吗?现在正是一举拿下华盛顿的最好时机!”

“至于补给,完全可以从当地搜集,我不信他们能把所有仓库全部烧光。”

“不不不,这有悖于我们的宗旨,沃克阁下,我们才是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的人,你明白吗?我们不能首先进攻。”

“哦!见鬼!”

埃及,西奈半岛,一个被命名为马提亚斯的奥地利帝国定居点。远处沙丘起伏如同凝固的黄色海浪,在炽热的阳光下泛着金光。

在定居点外围仍能看见些许绿洲,零星的棕榈树和灌木顽强地生长着,再往东行进约莫十几公里,便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

“上帝啊,这里简直就全是、全是该死的沙子连空气里都是沙子的味道!”测绘队长诺特一边咒骂着恶劣的气候,一边笨拙地解开缠绕在身上的纱巾。

他的装扮活象个当地的贝都因人一一头戴缠得歪歪扭扭的白色头巾,身上套着宽大的米色防风沙袍,鼻梁上架着一副被太阳晒得发烫的黄铜边墨镜。

他将汗湿的纱巾递给一旁年轻的部下,后者赶紧接过,小心翼翼地叠好。

不远处的定居点入口处一片忙碌。刚刚归来的测绘队成员们正在卸下骆驼背上的行囊和测量仪器,几个穿着当地传统服饰的向导正帮着牵引疲惫的骆驼。定居点里七成居民都是从奥地利帝国各地迁徙而来的移民,他们中有维也纳的商人、蒂罗尔的农民、还有来自佩斯的一些工人。

剩下两成是从俄国高加索地区被移民来的亚美尼亚人和佐治亚人,都是些基督徒,当然宗教派别不是天主教。最后一成则是雇佣的当地向导和工人,这些人原本属于当地的贝都因部落,现在他们的族人都已经被迁移到了奥斯曼帝国。

“怎么样?找到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了吗?”霍夫曼递给诺特一个裹着羊毛的水壶。他抬手遮挡着刺目的阳光,汗水顺着他那标志性的浓密灰白色络腮胡往下滴。“这鬼天气,温度怕是比我在慕尼黑时高出两倍还不止。据说今天最高能到四十三度。”

诺特迫不及待地接过水壶,咕嘟咕嘟灌了几大口。一些混着沙粒的水从他的嘴角溢出,他2了一口,用袖子擦了擦嘴。“什么也没发现,长官。事实上,放眼望去除了沙子还是沙子。我已经完成了负责局域的地形测绘,至于地下有什么宝贝,那得等维也纳派来的那些地质专家来探查了。“

西奈半岛的地下还是有着丰富的锰矿、煤、石膏、云母等等,还有最重要的石油,不过可能按照19世纪60年代的技术很难开采。

“对了,对面那些法国佬的运河工程进展如何?”诺特缓过气来,指了指西边的方向。此时落日的馀晖已经开始将天际染成橘红色。

“唉。”恩斯特长官端了一块小石子踢到一颗树上,然后把望远镜递给了测绘队长诺特,“你自己看吧。”

“神神秘秘的,不就是开凿运河吗?我在波西米亚见过的采矿工程比这大多了。”诺特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根来自维也纳的糖果棒,剥开锡纸包装塞进嘴里。他举起望远镜,朝着西边的方向望去。

诺特喃喃自语,手中的糖果棒差点掉在地上。

“那些工人,都在烈日下暴晒,看起来根本就不象人::”霍夫曼慢慢的靠近测绘队长诺特的身边,“这不是活人干的活。”

这是苏伊士运河开工的第三个年头。1859年动工以来,这条横贯沙漠的巨大工程就象一个永不满足的怪兽,不断吞噬着人力。

在望远镜里,密密麻麻的工人象蚂蚁一般在工地上爬动。即使隔着很远的距离,都能听到工地传来的喊声和机械的轰鸣。

但大部分都是密密麻麻的工人用铁锹、铲子等工具人力挖掘,机器数量还是少了些。

“据说已经死了两方多人了。”恩斯特长官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个棕色的皮质小本子,“大部分都是埃及的农民,他们被强征来干活,没有防护,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就这样”

“法国佬和埃及的国王都疯了吗?”诺特扯下墨镜,不可置信地说,“这样搞下去,整个运河都得变成墓地。”

“只要这条运河能成,这些人的死就不算白费。”恩斯特也看向那些正在施工的工人,“你要知道,我们现在去亚洲,必须要经过英国人的南非开普殖民地,

“如果这条运河建造成功,就能链接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船只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航程。”恩斯特摸着下巴,“我估计大概可以缩短一半的航程距离。”

“到时候这里就会成为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咽喉要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创建定居点,”恩斯特指了指远处正在建设的定居点,“奥地利帝国需要在这里有一席之地,弗朗茨皇帝陛下,真是高瞻远瞩啊。”

诺特默默地点了点头。作为一个测绘专家,他很清楚这条运河的战略意义。

但看着远处工地上的惨状,他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

“法国人这么轻易就让我们占据这里吗?”诺特突然出声问道,“这个地方他们应该也理解价值。”

“英国人一开始对苏伊士运河没兴趣,不过这条运河已经开凿三年了,现在英国在想办法掺和进来,有我们奥地利帝国帮助分担面对英国的压力,法国人高兴还来不及,再者,我们已经从埃及政府那里花了一笔钱买了股权,他们的债务情况很严重。”

“轰!”远处一阵爆炸声突然响起来。

远处的工地上载来一阵嘈杂的喊声,似乎又出了什么事故。两人望着那个方向,看着畏升起的尘土在落日的馀晖中变成血红色。

“走吧,”恩斯特拍了拍诺特的肩膀,“晚饭时间到了。今天营地里弄到了些新鲜的羊肉,总算能改善一下伙食。”

走向营地的路上,诺特回头望了一眼工地的方向。在逐渐暗淡的天色中,数千名工人的身影仍在不停地忙碌着,仿佛永远不会停歇的机器。

而在更远的地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吞噬着一切生机与希望。

运河开凿过程中使用的劳工,几乎全都是埃及农民。从开工到通航的10年间,埃及累计征调150万人参与建设,这是古埃及法老建造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时所征用劳工的15倍。

为满足法国人对工期的要求,埃及总督赛义德下令将军队规模从6万人裁减到1万人,让这5万军人都去修运河。到苏伊士运河开通时,埃及最终付出12-13万劳工生命的惨痛代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