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297章 登陆

第297章 登陆

1864年11月14日。

波罗的海上空飘荡着晨雾,给整个海面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奥地利远征舰队的旗舰一一“太阳神号”铁甲舰上,特格霍夫少将站在指挥塔上,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前方模糊的丹麦海岸线。

特格霍夫少将跟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将要率领奥地利海军执行数十年或者说上百年来奥地利的第一次登陆作战,目标是丹麦王国的菲英岛。

菲英岛距离三国联军控制的日德兰半岛最近的地方大概是18公里左右,很近,并且丹麦的主力舰队遭遇了两次奥地利远征舰队的打击,现在基本上龟缩在哥本哈根,准备随时为国王献身,至于菲英岛,自求多福吧。

菲英岛是丹麦第三大岛,人口大约在23-24万人之间,该岛是丹麦重要的人口聚集地,该岛与日德兰半岛之间隔着小贝尔特海峡,东部有几个古老的防御要塞,而西部防御相对薄弱,主要依靠米德尔法特要塞。原因是已经几百年没有敌军胆敢横渡海峡对丹麦本土岛屿进行袭击了,上一次遭受重大军事入侵是在1658-1660年瑞典-丹麦战争期间,当时瑞典军队横渡结冰的大小贝尔特海峡进攻,距离1864年大概已经200多年了。

而且丹麦政府这些年投入的资金也主要是位于日德兰半岛上面的要塞,而现在,这些要塞都易主了。

“太阳神号”的甲板上,军官们忙碌地穿梭着,传达命令,检查最后的准备工作。航队中的每一艘战舰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巨大的引擎在船腹中发出沉闷的轰鸣,黑烟从烟窗中缓缓升起,融入晨雾中。

“报告,大公阁下!”一位海军少校快步来到马克西米利安大公身边,立正敬礼,“所有舰艇已就位,登陆部队准备完毕。”

“很好。”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穿着军服,想起这十几天来跟普鲁士、汉诺瓦将领们的争论。

普鲁土军队的总指挥现在换成了赫尔穆特·冯·毛奇将军,他皇兄经常提起的人物,

目前是普鲁士的总参谋长负责普鲁士的军改。他曾强烈反对这次登陆作战,理由是普鲁土军队缺乏登陆经验一一“都是旱鸭子”,他如是说。这一点奥地利虽然稍强一些,但作为一个传统的陆军大国,海上登陆作战同样不是其强项。

经过一番争论,加之柏林的命令,毛奇将军才不得不同意了对丹麦岛屿进行登陆作战,普鲁士把自己的家底舰队全部派了出来,这里面除了普鲁士原本的就是合并北德意志邦国之后得到的舰船,一共6艘蒸汽护卫舰,32艘运输船和22艘炮艇,至于他们的铁甲舰,“阿米尼乌斯“现在还在建设阶段,没办法,主要是各国都不愿意援助技术给普鲁土,威廉一世又不想要普通的铺铁皮铁甲舰,就让但泽造船厂联合施泰廷造船厂进行了全新的设计,进度有些慢,估计1865年7月会下水。

特格霍夫少将点点头,走近马克西米利安大公,汇报道:“第一批伴攻舰队搭载着赫尔瓦特·冯·比滕费尔德将军带领普鲁士第七师的一部分,大概4500人左右,会从东南方向的曲布尔湾登陆,这位将军我跟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和加布伦茨中将聊过,是个作战非常勇猛的人,我估计以现在残存的丹麦兵力就算在岛上有埋伏也是打不过他的。”

虽然是伴攻舰队,但是三国联军有充分理由相信,这支部队同样能够顺利登陆并取得胜利。主要是因为丹麦军队主力现在可能连一万人都没有,而且士气低落。一批仓促组织起来的民兵,怎么可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普鲁士军队。

“主力登陆舰队还是在斯特里布登陆,”特格霍夫少将继续报告,“根据热气球侦察的结果,那里的防御工事相当简陋,仅有几道浅浅的堑壕。”

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点点头,他作为一名海军总司令,觉得这次登陆作战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不过,一个奇怪的念头闪过他的脑海一一也许,在这次行动中,被海水淹死的土兵数量可能比被丹麦人击毙的还要多。他心里默默做了个笔记,决定返回维也纳后向皇帝兄长建议组建专门的登陆部队,要求所有土兵都精通游泳技能。

他眼睛盯着远方飘扬着的普鲁士黑鹰旗,问道:“气象情况如何?”

“风力适中,海浪平稳,能见度正在提高。”少校报告道,“天气条件有利于我们的行动。”

特格霍夫少将收起望远镜,跟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对视一样,转身走向舰桥:“发信号给全舰队,开始执行童话计划。第一批伴攻航队向东南方向的曲布尔湾移动,主力登陆舰队保持原定航线。”

舰桥上的信号军官立即开始工作,旗语和灯光信号在舰队间闪铄传递。几分钟内,庞大的联合舰队开始分成两组一一一组向曲布尔湾移动,另一组则向预定的主力登陆点斯特里布前进。

在“太阳神号”下方的海面上,数十艘战舰组成的庞大编队开始按照预定计划分散开来。奥地利的铁甲舰和巡洋舰构成了这支舰队的内核力量,它们的装甲在晨光中闪铄着冷酷的金属光泽。普鲁士的护卫舰和炮艇则主要承担近岸火力支持和掩护登陆艇的任务。数量众多的运输船载着成千上万的士兵,他们大多是陆军精锐,虽然对海战和登陆作战经验不足,但训练有素,战斗意志旺盛。

随着舰队开始移动,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的目光再次转向菲英岛的方向。这个决定性的军事行动不仅关乎普丹战争的胜负,更将证明奥地利海军的实力和奥地利帝国在欧洲舞台上的地位。在他的脑海中,已经能够想象凯旋归来时弗朗茨皇帝欣慰的笑容和维也纳民众的热烈欢呼。

“愿上帝保佑我们,”他低声说道,“也愿哈布斯堡的荣光永存。”

“殿下,”特格霍夫在检查完作战地图后说道,“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丹麦人的防御,而是如何在没有专门登陆舰的情况下,安全快速地运送大量部队上岸。”

“这确实是个挑战。我们的大型军舰吃水太深,无法靠近浅滩。必须依靠那些平底驳船进行短程运输。”

“是的,殿下。”特格霍夫指向甲板下方正在准备的驳船,“我们总共准备了86艘平底驳船,每艘可载10-30名士兵。考虑到来回时间,第一波登陆约1800人,五小时内可增至3800人,十小时内可达11000人。”

马克西米利安走到舰桥边缘,俯瞰下方忙碌的场景:“那些是什么?”他指着一些奇怪的长方形物体。

“浮桥组件,殿下,是普鲁士方面特别改良过的。”特格霍夫解释道,“一旦控制了滩头,工兵部队会迅速搭建临时码头和浮桥,加快后续人员和装备的登陆速度。”

“我们真的没有那种登陆用的船吗?也许我们可以改造一下?”

特格霍夫摇头:“没有,殿下。这次行动准备仓促,我们只能利用现有资源。不过,

工程师们对几艘较小的商船进行了简单改装,增加了放下板的设备和移动式登陆梯。但这远非理想解决方案。”

正当他们讨论时,一名信号军官跑过来报告:“殿下,普鲁士的排特烈·卡尔亲王的信号:‘登陆部队就位,请求确认海岸炮火准备情况。”

马克西米利安转向特格霍夫:“我们的准备如何?”

“炮手已经就位,目标局域已经标记。‘太阳神号和黑鹰号的主炮将负责压制海岸防御,另外10艘炮艇会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持。”特格霍夫停顿了一下,“不过,我们的情报显示,菲英岛西岸的防御工事相当简陋,很可能不需要太激烈的炮击就能突破。”

马克西米利安点头:“好,回复卡尔亲王,海岸炮火准备完毕,按计划进行。”

随着阳光完全驱散晨雾,菲英岛的轮廓清淅地展现在远征舰队面前。此刻距离岛屿约3公里,能看到沙滩、低矮的丘陵和远处的村庄。偶尔有几缕炊烟从村落中升起,显示岛上居民的日常生活还在继续,似乎并未意识到即将到来的风暴。

特格霍夫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岸边:“看起来没有明显的军事活动等等,斯特里布东侧有些移动。”他把望远镜递给马克西米利安,“请看那个方向,殿下。”

马克西米利安接过望远镜,顺着特格霍夫指的方向看去。他看到几个身影在海滩上匆忙移动,似乎在布置临时防御工事。“那看起来只是几个士兵,也许是哨兵发现了我们。”

“很可能如此。根据我们的推测跟观察情报,菲英岛上的丹麦守军不足4000人,多为民兵和少量正规军。他们分散在岛上各个要点,在斯特里布这样的地方,也许只有一个排的兵力。”

“那么,是时候开始了。”马克西米利安转向舰桥,下令道,“向各舰发出开始登陆准备的信号。炮艇编队前进到预定位置,开始准备炮击。”

随看他的命令,奥地利舰队开始向最终位置移动。四艘专门改装的炮艇脱离主力,加速向海岸驶去。它们的甲板上架设着多门中型火炮,专为支持登陆而设计。

与此同时,运输舰开始降下平底驳船。这些驳船由水手和军官指挥,先在水中排成整齐的队列。随后,登陆部队开始从母舰的舷梯往下爬,每人背着沉重的装备包和武器,小心翼翼地踏入摇晃的驳船。

过了十几分钟,岸边突然闪现几道火光,随后是沉闷的炮声。几发炮弹落在舰队前方的水中,溅起巨大的水柱。

“丹麦人开炮了!”特格霍夫立即拿起望远镜观察,“看来他们在海滩设有几门野战炮,虽然口径不大,但足以对驳船构成威胁。”

马克西米利安不慌不忙:“回击。让炮艇前进到有效射程,优先打击那些炮位。‘太阳神号准备使用主炮,目标是海滩后方的高地,那里可能有观察哨。”

太阳神号的主炮开始转向,缓缓对准岸边目标。随着一声令下,震耳欲聋的炮声响彻海面,几发巨型炮弹呼啸着飞向岸边。爆炸声接连不断,烟尘升起,屏蔽了部分海滩视线。

与此同时,炮艇已经移动到距岸约1500米的位置,开始有节奏地射击。他们的炮火更为精准,很快就压制了丹麦人的几个炮位。

“向登陆部队发出信号,”马克西米利安命令道,“第一波进攻开始。”

在炮火掩护下,满载士兵的平底驳船开始向海滩移动。每艘驳船由4-6名水手掌舱和划桨,船上挤满了全副武装的普鲁士和奥地利土兵。海面上波浪不大,但对于这些不习水性的陆军来说,每一次颠簸都让他们紧张不已。

第一批30艘驳船组成一条长线,慢慢接近海岸。丹麦守军的炮火已经被压制,但仍有零星的步枪射击从海滩边缘传来,子弹击中水面,激起一串串水花。

“第一批登陆部队要冲进麻烦了,”特格霍夫观察着情况,说道,“前排的驳船已经接近靠岸点,但那里似乎有丹麦步兵在等待。”

马克西米利安立即下令:“命令炮艇调整射击局域,集中火力掩护登陆点。向卡尔亲王发信号,建议第一波登陆部队分散靠岸,避免在单一地点遭受重创。”

信号很快传递出去,前排驳船开始调整航向,分散成几个小群体向不同登陆点靠近。

与此同时,奥地利炮艇的火力复盖了整个海滩局域,迫使丹麦守军不得不隐蔽起来。

终于,第一艘驳船触底。普鲁士士兵迫不及待地跳入齐腰深的海水中,举着步枪,艰难地向岸边跋涉。海浪和湿滑的海底使他们步履维艰,有几名土兵滑倒,被海水浸湿了装备和武器。

“他们上岸了!”特格霍夫报告道,“第一批约200人已经到达浅滩,正在向沙丘移动。丹麦人的抵抗似乎不强。”

随着越来越多的驳船抵达,登陆部队的人数迅速增加。普鲁士士兵很快形成了一条防线,向内陆推进。与此同时,工兵部队已经开始在一处较为平坦的沙滩搭建简易码头,为后续部队和物资登陆创造条件。

马克西米利安满意地看着这一切:“看来我们运气不错,丹麦人的防守比想象中薄弱。”

“是的,殿下,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特格霍夫提醒道,“丹麦人可能在内陆有增援部队,或者在某处设下埋伏。我建议加快登陆速度,尽快创建稳固的桥头堡。”

马克西米利安点头同意:“命令第二批驳船立即出发。同时,让工兵加快浮桥建设。

我要在天黑前看到至少8000人登陆成功。”

随着更多的驳船往返于舰队和海岸之间,登陆行动全面展开。虽然过程缓慢而笨拙但在绝对优势的火力掩护下,普奥联军逐步在菲英岛西岸创建起一个坚实的立足点。

斯特里布沙滩,片宽阔平坦的沙滩,通常是渔民和游客的天堂,现在却成为了一场国际军事冲突的舞台。远处的大海上,十几艘驳船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岸边驶来,每一艘都载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

奥地利和普鲁士的大型军正在进行猛烈的炮击,瞄准岸边的防御工事和可能藏有丹麦守军的局域。巨大的水柱在海面上升起,浓厚的黑烟笼罩着海岸线,炮弹落地的轰鸣声回荡在整个局域。

斯特里布村庄的居民早已察觉到危险的临近。一些村民匆忙逃向内陆,携带着简单的行李和珍贵的家庭纪念品;另一些则躲在自家地窖或附近的森林中,祈祷战火不会殃及无辜平民。

在沙滩上方的一处小丘上,大约一百名丹麦民兵正在紧张地构筑临时防御工事。这些人大多是当地的农民、渔夫和工匠,仓促之间被征召入伍,接受了最基本的军事训练。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没有标准的军服,只是穿着普通的工作服,手中拿着仓促发放的步枪。

“先生们,”汉森上尉转向他的部下,“我们的处境不必多说,你们都看到了。敌人数量众多,装备精良,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尽可能地拖延时间,给内陆的部队争取准备时间。”

他环顾四周,看着这些普通丹麦人的脸庞一一有年迈的渔民、年轻的学徒,甚至还有几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梦想和未来,但此刻,他们同样也是丹麦的最后防线。

“我不会要求任何人为必败的战斗献出生命,”汉森上尉继续说道,“我们会尽力抵抗,然后有序撤退。记住,活看回家比任何英勇但徒劳的牺牲都更有价值。”

民兵们点点头,脸上的恐惧稍微减轻了一些。他们继续加固简易的沙袋阵地,将步枪排列整齐,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冲击。

与此同时,第一批登陆艇已经接近海岸。联军土兵们紧握武器,身体前倾,准备跳下小船,冲向沙滩。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土,曾参与过对丹麦本土的多次战斗,但海上登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新鲜而危险的体验。

他能清淅地听到海浪的声音,战友们急促的呼吸,以及远处军舰炮击的轰鸣。

“准备登陆!”随着登陆艇接近浅水区,斯图姆少尉高喊道,“握紧武器,跟我冲!”

登陆艇撞上沙滩的冲击力让所有人都晃了一下。艇门放下,土兵们开始涌出,踏入齐腰深的海水中。冰冷的海水让人透不过气来,沉重的装备和湿透的制服使得每一步都变得异常艰难。

斯图姆少尉是第一个踏上干燥沙滩的人。他挥舞着指挥刀,向前线奔去,身后是他的土兵们,他们顶着丹麦民兵稀疏的火力,迅速向前推进。

从高处的防御阵地上,汉森上尉看着这支训练有素的敌军迅速在沙滩上展开阵型,心中明白他们的抵抗不会持续太久。他命令民兵们开始射击,但由于缺乏训练和经验,这些射击大多数都落空了,只有少数几发子弹击中了前进中的联军士兵。

在联军成功登陆的一个半小时内,情况迅速恶化。越来越多的士兵涌上沙滩,他们的装备包括轻型火炮,这些火炮一经架设,开始对这个没有临时的丹麦防御阵地进行打击。

汉森上尉看着身边一个年轻民兵倒下,胸口中弹,血液迅速浸透了他的粗布衬衫。这位年轻人可能只有二十岁出头,眼中还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恐惧。

“撤退!”汉森上尉不得不下达了这个命令,上面给的武器实在是太少了,火炮仅仅只有三门,“有序撤退,向内陆方向移动!带上伤员,不要丢下任何人!”

民兵们开始有序后撤,互相换扶着伤员,掩护彼此的撤退。他们并非专业军人,但在这危急时刻,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团结和勇气。

斯图姆少尉看着丹麦民兵开始撤退,命令自己的部队稳步前进,占领被遗弃的防御阵地。他注意到一些丹麦伤员被他们的同袍带走,而另一些则被遗留在战场上。

“派两个人照看那些丹麦伤员,”他命令道,“都老实点,很有可能这些人会成为王国的臣民,其馀人继续前进,创建前沿阵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