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345章 日本天皇之死(日本的事情)

第345章 日本天皇之死(日本的事情)

1866年的长州征伐最终在孝明天皇排出的使者中川宫朝彦亲王的斡旋下,双方议和了不过这本身就是对幕府威望的打击,毕竟你身为幕府,调动数倍于敌人的军队都不能取胜,还怎么信服于天下。

英国在这次战争中,看到了扶植长州藩,萨摩藩的可能性,英国公使哈利·史密斯·

帕克斯爵士跟两藩国签订了条约,提供现代化武器装备等,同时约定将来创建新政权之时,要开放日本市场给英国,给予英国商人在全日本自由行商等权力。

1867年,第二次近东战争爆发,不久之后,英国与奥地利陷入了隐形对时阶段。

奥地利派往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商队也开始减少,直到夏天停止。

而英国为了给奥地利找麻烦,同时将目光放到了日本上面,在英国公使帕克斯爵士的牵头下,以及倒幕派的坂本龙马、岩仓具视、伊藤博文连络下,萨摩藩、长州藩签订密约,同意联合讨幕,并支持王政复古。

土佐藩、肥前藩则是同意支持,但是前提条件是天皇的诏令。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地方实力派联合、有英国人提供支持,现在就只剩下一个真正的阻碍了一一孝明天皇。

现任的孝明天皇有着强烈的攘夷主张,他确实坚决反对对外开放,主张“攘夷”(驱逐外国人),认为西方势力威胁日本的独立和传统,但他对所谓的倒幕其实兴趣不大,他更保守一些,认为现在幕府跟朝廷并立的局面可以延续下去,所以他一再催促现任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应当驱逐外国人,进行“攘夷”。

他对幕府的态度非常友好,完全不是后来的明治天皇那个样子,他支持“公武合体”,即朝廷(公家)与幕府(武家)合作治理国家,而非完全推翻幕府。

1863年他支持八月十八日政变,排除朝廷中的激进派反对幕府公卿,后面又同意了对长州藩的两次征伐。

现在,他就是攘夷派面前的真正阻碍。

1867年8月份,京都,修学院离宫。

天大黑,隐约之间有雷声发作。

“啊,好冷啊。”一位御所侍卫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朝着五米开外的同伴吐槽着,“这天,好象要下雨了。”

“唉,下雨,幸好我有我家妻子给我带着雨衣。”那名瘦高的同伴,一脸骄傲地说道:“唉,你说她怎么就这么好呢?”

“不要秀恩爱啊,我现在在这大半夜站岗已经够苦了,你竟然还这样对我。”

就在两人聊天的时候,前方传来了脚步声,这让二人立刻停止了交谈。

“来者何人?止步通名!”近卫武士立刻挺直身躯,手按刀柄,警剔地喊道。

“深夜擅入御所禁地,速报身份!”另一名侍卫也立即摆出戒备姿态,声音严厉而洪亮。

两人迅速从懒散的闲聊状态切换到高度警戒,一人保持警戒姿态,一人举起手中的灯笼照向来人方向。在黑暗中,他们眯起眼睛试图辨认来访者的身份。

“如无通行手形,不得靠近!立刻止步报上名来!”

“是岩仓具视议奏大人!”另一名侍卫认出了来人,立即放松了警剔,姿态也随之躬敬起来。

“岩仓大人,是您啊。”先前说话的侍卫松了口气,向前行礼,“深夜来访有何要事?天皇已经睡下了,要我们通报吗?”

岩仓面色凝重,点头道:“是,我有重要情况禀报。”

“那我这就去找侍从通一”

话音未落,夜色中突然嗖嗖两声破空,两支羽箭精准地射中了两名侍卫咽喉。他们甚至来不及发出警报,便轰然倒地。

黑暗中迅速走出两名身着侍卫服饰的武士,熟练地将户体拖入阴影处,随即站到岗位上,仿佛无事发生。岩仓具视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进行。

紧接着,从附近的树丛中悄然现身数十名武土,动作轻盈地靠近,神情警觉地环视四周。

“大人,信道已清,可以前进了。”领头的武士低声报告。

岩仓点头,拿出自己的腰牌,领着这队人马向御所内部走去。每遇到守卫,只需出示腰牌,加之宫中人员对他的熟悉,无人起疑。毕竟,岩仓具视作为天皇身边的重臣,深夜入宫虽不寻常,但在这动荡时期也不令人惊讶。

行宫内部,灯火昏暗。岩仓具视领着随从穿过层层回廊,最后在一处雕花精致的木门前停下。两名贴身侍卫原本警觉地站在门两侧,见到岩仓后只是行礼,并未阻拦。

“议奏大人,陛下已经就寝,是否需要一”

“无妨,我有紧急军情禀报。”岩仓语气沉稳而坚决,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

侍从尤豫片刻,还是轻声通报后,推开了寝宫的门。

寝宫内烛光摇曳,孝明天皇刚刚被唤醒,睡眼悍地坐起身。他穿着单薄的寝衣,头发微乱,全无白日里的威严肃穆。几名贴身侍女见外人进入,迅速退到一旁。

“岩仓卿,深夜来访,何事如此紧急?”天皇揉了揉眼晴,语气中透着几分随意。在亲信面前,他并无太多架子。

岩仓深深一揖:“臣冒味打扰陛下休息,实在事关紧急。”

“是不是长州藩又不老实了?”天皇打了个哈欠,“还是德川家茂出什么问题了?那些浪人又闹事?”

随着岩仓背后手的动作示意,他带来的武士悄无声息地封锁了寝宫周围,确保外人无法靠近。然后,出人意料地,岩仓突然跪拜在地,磕头至地面。

“陛下!”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变得铿锵有力,“臣有惊天之事报告!奥地利人已经狼子野心占据北海道诸岛,与幕府勾结一气!”

孝明天皇愣住了,眼中的睡意瞬间消散。

“幕府已经背叛朝廷,暗中与外人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们计划出卖我大和民族的利益,换取外人的支持!”岩仓声音激昂,“会津藩与桑名藩已经成为幕府的帮凶,在陛下身边设下眼线,监视陛下一举一动!”

“岩仓卿,你:”天皇的脸色逐渐变得严肃。

“更有甚者,”岩仓继续道,“德川家茂与外国使节密谋,打算将日本的金矿赠与奥地利,以巩固幕府与外国的联盟。这完全违背了陛下的攘夷之志!”

寝宫内陷入一片寂静。孝明天皇黑着脸,缓缓从榻上起身。雨声渐大,雷声轰鸣,仿佛上天也在为这一幕增添气氛。

“岩仓具视,”天皇的声音冷冽,毫无往日温和,“朕从未想过,你竟是激进派的一员。”

“陛下明鉴,”岩仓依然跪着,态度坚决,“臣非激进,而是忠诚。陛下素来主张攘夷,而今幕府已叛离陛下旨意,暗结外人。臣请陛下发布王政复古令,收回朝廷大权,驱逐外敌,重振皇威!”

“荒谬!”孝明天皇怒斥,“朕虽主张攘夷,但也明白当今大势。公武合体才是正道!你煽动分裂,只会让国家更加动荡不安!”

寝宫外,雨声已经大作,雷电不时划破夜空。孝明天皇走到岩仓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岩仓卿,朕一直视你为心腹,你却背着朕密谋如此大事。今日之言,何处是真,何处是假?你到底为谁效力?”

岩仓抬头:“臣为陛下效力,为大和民族效力。臣请陛下明察:幕府腐朽已极,若不革除,我大日本必将沦为外国殖民地!”

天皇沉吟良久,窗外的暴雨打在檐角,发出浙沥的声响。寝宫内的烛火在风中摇曳,

投下不安的阴影。

“今日之事,我可以当做不发生过。”孝明天皇终于开口,语气中透着疲惫与失望,“你可以走了。”

岩仓具视却没有起身,他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斗。寝宫内的气氛凝重得如同厚重的夜幕。

“陛下:”岩仓的声音突然变得硬咽,带着从未在这位冷静政治家身上出现过的情感波动,“臣臣恳请您再思量。”

孝明天皇背对着他,只是摇头:“朕意已决。”

雷声轰鸣,闪电照亮了寝宫,也照亮了岩仓突然抬起的脸庞一一那上面满是泪水。

“陛下,”他突然高声道,声音破碎而决绝,“那就为了日本,请您赴死吧!”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在寝宫内炸响。孝明天皇猛然转身,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

岩仓深深磕下三个响头,额头重重撞击地面,发出沉闷的响声。他的每一下叩首都带着一种可怕的决绝,而天皇还未来得及说话,寝宫的门突然被猛地推开。

六名穿着近卫服饰的武士冲入室内,他们手中握着短刀,眼神冷酷。侍女们惊恐地尖叫起来,却被迅速制服。两名武士抓住最年长的侍女,用布条堵住了她的嘴,其馀侍女也被同样处置。

“你们干什么!”孝明天皇怒喝,却被迎面扑来的三名武士扑倒。

“陛下恕罪!”为首的武士低声说道,手中却毫不留情地用布条捂住了天皇的口鼻。

孝明天皇剧烈挣扎,他的眼睛瞪大,充满难以置信的愤怒与惊恐。在皇袍下,他其实是个瘦弱的男子,面对训练有素的武士,挣扎显得微不足道。

岩仓具视仍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直视这一幕。一名武土从怀中抽出一根细长的麻绳,在天皇颈间缠绕。天皇的挣扎逐渐微弱,手指痉孪般抓挠着地面,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寝宫内的烛火因为突如其来的动静而摇曳不定,投下扭曲的影子。一名侍女挣脱了束缚,想要逃跑,却被一刀刺中喉咙,她无声地倒下,鲜血溅在了白色的榻榻米上,形成妖异的花朵。

雷声再次轰鸣,掩盖了寝宫内的挣扎声。雨水从破损的屋顶渗入,滴落在天皇渐渐失去生气的脸上,如同无声的泪水。

最终,天皇的身体完全静止了。

岩仓缓缓站起,脸上的泪水已经干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可怕的平静。

“确认陛下已经归天。”他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冷静,“处理好侍女和守卫。”

武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将已经室息的天皇放平,整理他的衣袍,让他看起来如同安详入睡。其他人则快速处理了侍女们的户体。

“点火。”岩仓下令,声音低沉而毫无波动,“从东南角开始,顺着风势蔓延,要确保看起来象是意外。”

一名武士从怀中取出火种和油布,开始在寝宫角落点火。火苗在风的助力下迅速蔓延,爬上精美的木制墙壁和华丽的帷慢。

岩仓站在天皇的尸体旁,最后俯身,对着已逝的君主深深一拜:“陛下,臣有负您的信任,但此举实为日本前途计。明日的日本,需要一位能够接受变革的天皇。”

火势越来越大,热浪逼人。岩仓转身,大步走向出口,他的影子被身后的火光拉得很长。

“留下痕迹,要让人相信这是雷击引发的火灾。”他向随从吩咐,“确保没有生还者能够讲述今晚的真相。“

武士们应声而动,有条不素地处理着各种痕迹。火势已经蔓延到了整个寝宫,浓烟开始弥漫。

岩仓走出行宫,站在雨中,遥望着逐渐被火光吞噬的建筑。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袍和头发,但他似乎毫无知觉。

“传令下去,”他对身旁的心腹说道,“准备迎接新天皇。为了日本的未来,为了抵抗外敌,我们需要王政复古。”

远处,有侍卫发现了火情,开始大声呼喊。钟声响起,混乱开始蔓延。而岩仓具视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暴雨的夜色中。

1867年10月,雨夜。京都御所灯火通明,睦仁亲王静坐在龙椅上,年轻的面容上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他身旁站着岩仓具视、西乡隆盛等重臣。御前会议刚刚结束,一项重要的决议已经形成。

“太政官文书已拟好,请陛下御览。”岩仓躬敬地呈上一份卷轴。

睦仁天皇接过,缓缓打开,目光扫过那些将改变日本命运的文本一一王政复古令。他深吸一口气,拿起印玺,郑重地盖在文书上。

“从今日起,大政归还朝廷。幕府三百年的统治,就此终结。”新任天皇轻声说道。

三日后,江户城,将军府。

德川家茂面色铁青地看着手中的报告,冷汗顺着他的额头滑落。

“这不可能!”他猛地将报告摔在地上,“孝明天皇怎么可能是因为奥地利护卫的疏忽而死?”

幕府重臣松平容保跪坐在一旁,面色凝重:“大人,事实确凿。经过长州、萨摩、土佐、肥前四藩共同调查,证据指向那晚驻守在行宫的奥地利雇佣兵护卫团。有目击证人称,他们在守夜时吸食烟草,不慎引燃了行宫。加之当晚雷雨交加,雷击又引发了更大的火势,导致行宫迅速被烧毁,天皇不幸遇难。”

“荒谬!”德川家茂怒吼,“那晚根本没有奥地利护卫在行宫值守!”

“但四藩已经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民间已经开始流传幕府勾结外国人危害天皇的传言。”松平容保低声道,“况且,据探子回报,四藩已经开始军事调动。”

一名幕僚战战兢兢地补充道:“大人,街头已有人张贴文,指责幕府引狼入室,与外夷勾结谋害天皇,是千古罪人。“

松平容保叹了口气:“况且,据探子回报,四藩已经开始军事调动。萨摩的军舰正驶向伊豆半岛,长州藩的部队已经开始向东移动。”

“这一切都是预谋好的。”

德川家茂颓然坐下,眼中充满忧虑:“亨利西斯男爵何在?我们需要奥地利的军事支持!”

“他在使馆,大人。但近日他似乎十分焦躁,极少露面。”

“备马,我亲自去见他。”

奥地利使馆。亨利西斯男爵正焦虑地步。他刚收到来自维也纳的密电,国内局势紧张,奥匈帝国正面临看巨大的政治危机。

“巴伦男爵,德川将军求见。”仆人通报道。

片刻后,德川家茂在随从的陪同下匆忙入内。

奥地利使馆。亨利西斯男爵正焦虑地步。他手中握着一份密电,纸上的字迹在灯光下显得异常刺眼。

“该死的英国人!”他低声咒骂着,一把将密电扔进壁炉。“帝国在北海道的基地没有足够的运输物资,很快就会停止运转,该死的,要不然应该同意那个招募日本人进入北海道的想法。”

为了安全起见,奥地利完全暂停了对东亚殖民地的商业运输,并且命令各殖民地严加防范英国人。

“巴伦男爵,德川将军求见。“门外,仆人躬敬地通报道。

亨利西斯整理了一下着装,深吸一口气:“请他进来。”

“亨利西斯男爵,我需要贵国的帮助!”德川开门见山,“如今朝廷发布王政复古令,四大藩以荒谬的理由挑起事端,幕府现在需要援助,请您慷慨提供我们商定的武器和军舰。”

亨利西斯表情凝重,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前:“将军阁下,我深表遗撼但我必须告诉您,由于近东战争的爆发,我国当前无法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军事援助。”

德川家茂如遭雷击:“什么?!我们的协议呢?那批军舰和武器呢?”

“英国的威胁迫使我们将资源集中在欧洲战场。“亨利西斯转身,眼中满是歉意,“维也纳已经下达命令,暂时终止了对远东的运输舰队。我们的帝国现在首要考虑的是欧洲局势。”

萨摩藩驻地。西乡隆盛与岩仓具视在灯下密谈。

“根据英国人的情报,奥地利人无法援助幕府。”西乡沉声道,“时机成熟了。”

岩仓点头:“长州藩已经调动一万精锐,肥前的火炮部队也已整装待发。只等土佐藩的英国制作的军舰就位,我们就可以同时从陆海两路进攻江户。”

“英国人守信吗?“西乡皱眉问道“比奥地利人可靠。“岩仓冷笑,“至少他们对幕府的仇恨是真实的。自从萨摩与英国的冲突后,他们一直希望看到幕府的衰落。只要我们承诺新政府将给予他们更多的贸易特权,他们就会站在我们这边。“

西乡拿出一份情报:“我们的人已经在民间散布了关于孝明天皇死因的调查结果。百姓们群情激愤,认为幕府勾结外国人谋害天皇。这将成为我们讨伐幕府的正当理由。”

“奥地利人虽然否认,但在日本,外国就代表原罪。“

岩仓具视沉默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突然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历史会如何评价我们?”

西乡抬头,目光坚定:“历史将记载我们为日本开创了新时代。至于那个雨夜的真相或许只有我们和神明知道。重要的是,日本需要变革,需要强大起来。两百多年的锁国让我们落后了太多,而幕府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1868年初,奥地利维也纳方面才得知了在远东发生的事情,而由于路途遥远,等到决策完毕,再出发军事舰队,一直是到1868年4月份,第一批舰队才到了东南亚的殖民地,

幕府军被打的节节败退,日本的变天仿佛是不可逆转的,而奥地利,现在的首要目标是保住北海道这个好不容易得到的东亚支点,舰队正在前进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