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355章 催泪大甩卖(远东事情)

第355章 催泪大甩卖(远东事情)

“瞧一瞧,看一看了。今儿个仁和堂挥泪大甩卖了,所有绸缎、布匹、棉衣、夏装统统五折!!!洋货统统五折!!!你没听错,五折起!!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了!”

京城大栅栏地区,仁和堂这个类似于百货商店的店铺门前人头赞动,喧嚣声传出老远。这家平日里进出都要擦亮鞋子、整理衣冠的高档商铺,今日竟是围得水泄不通。讲究体面的富贵太太们此刻也顾不得矜持,推推揉地往店里挤。几个小贩趁机在外围叫卖冰镇酸梅汤,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店门口张贴着大红纸,上面除了用汉字写着“大甩卖”外,还用英文和德文标注了“sale”和“averkauf”,显示出这家店铺的洋气与不凡。柜台后忙得不可开交的店员们也有一小部分有着西方人的面孔,却操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

引得围观的人都喷喷称奇。

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的轿子刚好被堵在不远处。

“爷,仁和堂门前堵了,好象是在大甩卖东西,五折呢。”身着靛青长衫的仆人掀开轿帘,对轿子里的文祥禀报道,语气中带看儿分新奇。

文祥推了推鼻梁上的琯眼镜,从轿内探出头来。

文祥笑了笑,“这可倒是个稀罕事,这仁和堂的东西向来是品质好,价格贵。平日里京城的贵人才敢踏足,进店的人都讲规矩,什么时候见过这般热闹。”

街上一位妇人抱着一堆绸缎从店中挤出来,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对同伴夸耀道:“快看我买的这个奥地利进口的丝绸,平时要八两银子一尺,今天才四两!赚大了!”

好嘛,丝绸也要是洋货的好。

文祥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深思。的随从问道:“这仁和堂,

你们知道背后的东家是谁吗?”

几个随从面面相,异口同声道:“不知。”

文祥意味深长地点点头:“行吧。走,绕一下远路,我们接着去西直门。今日恭亲王约见,不可耽搁。”

轿夫应声而动,绕过喧闹的街区,向西直门方向行去。行至半路,文祥忽然自言自语道:“奇怪,这仁和堂怎么突然要甩卖了?”

西直门外的火器营是远东帝国新式军队的训练场所之一。今日营内格外热闹,几面黄龙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一片开阔的试射场上,几门崭新的大炮整齐排列,炮身上铭刻着西方文本,闪铄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文祥下了轿子,整理衣冠后快步走向场地中央的凉亭。亭内已有数人等侯。

为首的是身着黄马褂的恭亲王奕,其次是大臣董恂、户部尚书宝等远东帝国重臣。一位金发碧眼、身着西式礼服的外国人站在一旁,正与奕交谈甚欢。

“微臣文祥,参见王爷。”文祥行礼道。

“文大人来得正好,”奕亲切地说道,用扇子指向那位外国人,“奥地利驻我远东帝国的大使,谢菲尔德男爵,你们早就认识了吧。今日特来展示他们国家最新研制的火炮。”

两人互相问候几句,之后随着一声号令,演示正式开始。几名穿着奥地利军服的士兵在教官的指挥下,熟练地操作着那些庞然大物。

“这是我们克虏伯兵工厂最新研制的c64型火炮,”谢菲尔德男爵自豪地介绍道,“有6英寸和8英寸两种型号。这种大口径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在当今世界首屈一指。”

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第一门6英寸火炮喷射出橘红色的火舌,炮弹呼啸着飞向远处的靶标。几秒钟后,靶标处爆起一团巨大的烟尘,木制靶标被炸得粉碎。

围观的清廷官员们发出惊叹声。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恭亲王奕也不禁点头称赞:“好炮!威力确实惊人!”

接着是8英寸火炮的展示。这门更为庞大的巨炮发射后,远处的石墙靶标被轰出一个大洞,周围的土石纷纷崩裂。

“此炮射程可达三千米,足以在安全距离外摧毁敌军工事,”谢菲尔德男爵解释道,“而且操作简便,装填速度比传统火炮快三倍。”

展示结束后,众人回到凉亭。户部尚书宝突然叹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悲伤。

“怎么了,宝大人?”谢菲尔德男爵不解地问道。

宝是一位六旬老臣,面容清瘤,胡须花白,曾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屈辱。他摇着头,声音有些硬咽:“若是当年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有此物,安能身死。而且当时英法联军也不可能攻进北京城。”

奕新叹了口气,对谢菲尔德男爵说:“男爵先生可能不知道,我们大清与英法的过节。说来惭愧,我们的军备落后,才让那些英国人,法国人长驱直入,烧了我们的圆明园。

1

谢菲尔德男爵也是附和道:“王爷明见。说句实话,我们奥地利帝国一直对英法的行径深感不满。他们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行强盗勾当!要知道,奥地利与英国的关系也不咋地。克里米亚战争时,英国就糊弄过我们。更别提前不久的近东战争了。”

这些常年跟外国人打交道的洋务派大臣们现在也都知道外国人不都是一条心,奥地利跟英法就不对付,所以都会经常凑在一块骂骂英国人,毕竟都是共同的敌人,而且在远东帝国,英国在商业上就是奥地利最大的敌人。

几个人安慰一下宝,然后又痛骂一顿英国佬之后,切入正题:“那么,公使阁下,这批精良的火炮,价格如何?”

谢菲尔德男爵清了清嗓子:“关于价格6英寸火炮每门要1万2千两白银,8

英寸的每门1万8千两白银。当然,这包括了基本的备件和一定数量的炮弹。”

这个数字一出,在场的清廷官员们纷纷变色。户部尚书宝更是忍不住脱口而出:“太贵了!这简直是天价!我远东帝国现在国库紧张,实在难以负担。”

文祥观察着谢菲尔德男爵的表情,心中已有所悟。果然,奥地利公使露出了早已准备好的为难神情,然后说道:“诸位大人,我理解你们的难处。实不相瞒,这个价格已经是我们给最友好国家的优惠价了。

他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地看了看四周,继续道:“念在我们皇帝陛下弗朗茨与奕新王爷神交已久(互相通过书信,哈布斯堡在远东帝国也有产业,一半多都是靠着奕新这个靠山)的交情上,我可以做个特别安排。”

他比划了一个手势:“八折!所有火炮、炮弹,统统八折!这是我们只给最重要盟友的特殊待遇。”

文祥看到这一幕,不由想起上午在大栅栏看到的仁和堂的甩卖场景。那种销售手法,竟与眼前这位西洋使臣如出一辙。他若有所思地看着谢菲尔德男爵,心中暗自盘算什么。

恭亲王奕却似乎对这个“优惠”很是满意,示意几位大臣随他到一旁商议。他们低声交谈着:

“这批武器确实精良,若能装备我们的新军,战斗力必定大增。”董恂说道。

“捻军之乱尚未平息,湘军和淮军也需要新式武器。”奕新补充道。

户部尚书宝却愁眉不展:“可是国库现在只剩三百多万两白银了。买了这些火炮,其他开支从何而来?况且,朝廷上下那些老顽固必定会反对。”

他们讨论了许久,似乎陷入了两难。谢菲尔德男爵在一旁焦急地等待,时不时擦擦额头的汗水。文祥注意到,这位外交官看似镇定,实则十分紧张,这笔交易对他,或者说对奥地利来说,异常重要。

终于,谢菲尔德男爵忍不住了,走上前来:“各位大人,容我再补充一点。

除了火炮,我们还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合作。”

他顿了顿,象是在下定决心:“我们愿意将洛伦茨步枪的整条生产线引进到贵国,而且是全部产权转让。我们的技师会手柄手教会贵国工匠如何生产这种世界一流的步枪。”

这个提议让清廷官员们眼前一亮。自行生产先进武器一直是远东帝国的梦想。

“不过,”谢菲尔德男爵继续道,“这条生产线的价格是80万两白银。”

众人又是一阵沉默。奕和文祥交换了一个眼神,心知这个价格依然超出了他们的预算。

似乎察觉到了远东帝国官员的为难,谢菲尔德男爵深吸一口气,象是下了很大决心:“看在我们两国友谊的份上,我愿意再做最后一次让步。所有装备,包括火炮和生产线,统统七折!生产线只需56万两白银!”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这已经是我的底线了,再低我回国就无法交代。诸位大人,请相信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优惠,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你们想想,还有谁能这么低价钱卖给你们这么先进的武器?”

恭亲王奕新露出了思考的神情。然后几个大臣们跟谢菲尔德男爵拉开距离,

继续商议这件事。

“怎么这么便宜?”有人问。

“是啊,会不会奥地利人以次充好?还是说实际上是落后的武器给我们?”

看看,很多人就应该买贵的东西,这降价了又怀疑上了。

这一次,文祥终于开口了:“王爷,容微臣一言。”

奕点头示意他继续。

文祥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今日早晨,微臣路过大栅栏,见仁和堂正在五折大甩卖。不知王爷可知,仁和堂背后的东家是何人?”

奕新微微一笑:“那是奥地利商人在京城的产业,与哈布斯堡家族有关联。

怎么,文大人有何见解?”

文祥意味深长地看了远处的谢菲尔德男爵一眼:“巧合的是,仁和堂和谢大使今日似乎用的是同样的销售手段。仁和堂五折甩卖,谢大使七折优惠。恕微臣直言,这些西洋商人若非急于回笼资金,断不会如此低价销售。”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微臣猜测,奥地利帝国或许正面临某种经济困境,急需大量现金。这对我远东帝国而言,反倒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谢大使,”奕走进谢菲尔德公使前面说道,“我远东帝国确实需要这批武器,但国库实在拮据。我们是真心想买,而贵国真心想卖,不知可否再优惠一些?”

谢菲尔德男爵额头上的汗珠更多了。他看了看周围,似乎在进行激烈的内心斗争。最终,他象是下定了决心:

“六折!这是我的最终报价!火炮和生产线,统统六折!但请王爷务必保密此事,否则我回国后必定遭到严厉惩处。不过,这次我们需要黄金,而不是白银。”

“黄金?”

恭亲王奕思索片刻,然后转向户部尚书宝:“宝大人,你看如何?”

宝迅速计算着:“如此一来,6英寸火炮每门约7200两,8英寸每门约10800

两。生产线降至48万两。若购买20门6英寸炮、10门8英寸炮,再加之生产线,总计约62万4千两白银。国库虽紧张,但还能承受。至于黄金,也没问题。”

奕满意地点点头:“好!就这么定了。”

谢菲尔德男爵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王爷英明!这批武器必将大大增强贵国的军事实力。”

“不过有一个条件,“奕补充道,“钱分三次付清。第一次付款价值二十万两白银的黄金,武器到货验收后再付一次,生产线全部安装完毕并培训出第一批工人后,再付清馀款。”

谢菲尔德男爵略显迟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可以接受。不过希望付款周期不要太长,最好在六个月内完成全部付款。”

“没问题。”奕爽快地答应了。

当日傍晚,奥地利公使谢菲尔德男爵回到位于东交民巷的公使馆,疲惫但兴奋不已。这栋融合了维也纳风格与中式建筑特色的两层砖木结构建筑,是奥地利在北京的外交据点。

谢菲尔德男爵脱下满是尘土的外套,接过仆人递来的热毛巾擦了擦脸,然后径直走向书房。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向维也纳汇报今天的好消息。

“给我准备墨水和信纸,”他用德语对秘书说道,“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昏黄的灯光下,谢菲尔德男爵开始撰写他的报告。他的钢笔在信纸上快速滑动,字迹端正有力:

“致尊敬的外交大臣施墨林阁下:

我荣幸地向您报告,与远东帝国政府的军火交易已经顺利达成。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我们成功以六折的价格达成了交易(表面上如此,实际价格仍在我们预期的利润范围内)。。

谢菲尔德男爵正准备继续写下去,书房的门突然被敲响。他的秘书莫里茨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刚送达的电报。

“男爵阁下,刚刚收到维也纳的紧急电报,”年轻的秘书满脸兴奋,“看起来非常重要。”

谢菲尔德男爵接过电报,迅速拆开。随着他的阅读,眉头逐渐舒展,嘴角甚至浮现出一丝微笑。

电报用简短而明确的语言传达了维也纳的新指示:

“谢菲尔德男爵亲启:皇帝陛下命令,立即与清政府开始贸易条约谈判。提供互惠互利的最惠国待遇,重点关注远东帝国丝绸、茶叶及稀有金属(这个最重要,标记)的进口,以及我方机械、纺织品及工业产品的出口。条约必须包含汇率稳定条款,优先接受黄金和白银支付。尽快回复进展。

谢菲尔德男爵放下电报,陷入思考。这是个出人意料的转变,通常奥地利对远东贸易的兴趣远不如英国和法国那么浓厚。突然如此急迫地要求签订贸易条约,背后必有原因。

“真是奇怪,”他自言自语道,“先是急售军火,现在又急于签贸易条约

3”

他的秘书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道:“阁下,是坏消息吗?”

谢菲尔德男爵摇摇头:“不,恰恰相反。这是个机会。远东帝国是个庞大的市场,即使从遥远的海路运输货物,利润依然可观。更重要的是,从远东帝国采购的商品一一丝绸、茶叶、瓷器一一在欧洲市场上总能卖出好价钱。”

同一夜晚,恭亲王府邸的花园内,文祥与奕在月光下漫步。府邸位于西城区,占地广阔,园林设计精美,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精致与北方建筑的气势。月色如水,倾泻在亭台楼阁间,古木参天,花影婆娑。

两人穿过一座曲桥,来到一处僻静的凉亭。亭子四周种满了松柏,即使在深秋,依然苍翠挺拔。侍从们在远处候着,给两位大人留出私密交谈的空间。

“今日之事,文大人立了大功啊,”奕笑道,声音中带着难得的轻松,“若非你敏锐察觉奥地利人急于出售,恐怕我们要多付出不少银两。”

文祥谦虚地回应:“王爷过奖了。微臣不过是恰好注意到一些细节罢了。”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今日之事确实引人深思。奥地利人如此急于售卖武器,甚至不惜大幅降价,这背后必有缘由。”

奕点头表示赞同:“你有何见解?”

文祥思索片刻,缓缓道:“微臣认为,奥地利帝国现在极有可能面临财政困难,特别是缺乏黄金。我们可以有操作空间。”

“哦?请讲。”奕来了兴趣。

“微臣以为,我们可以利用奥地利目前急需资金的处境,与他们谈判更多的合作。比如,以更优惠的条件购买他们的先进机器设备,特别是纺织机、蒸汽机和采矿设备。这些东西对我们的自强运动至关重要。”

文祥继续道:“另外,我们还可以商谈新的条约,如互派留学生。奥地利的工业技术虽不如英国先进,但在某些领域仍有独到之处。”

奕站起身,在凉亭内来回步,思考着文祥的建议。

“你说的都很有见地,”奕最终说道,“明日我会召集总理衙门诸位大臣,商议如何与奥地利开展新一轮谈判。也许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方案,包括购买工业设备、技术培训和留学生项目。”

他停顿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一丝难得的笑意:“说来也巧,今日回府后,我收到消息,奥地利公使已经请求近日与我会面,说是有重要事宜相商。看来,他们确实有求于我们。”

文祥也露出了笑容:“如此甚好。王爷可借此机会提出我们的条件,趁热打铁。”

“王爷,还有一件事,我不得不说。西太后(慈禧)很可能会借着我们这次跟奥地利人的贸易搞事情,我很担心啊。”

奕新闻言,眉头微,但很快舒展开来。“这个倒是无妨。东太后(慈安)

是支持我的。不足为虑。”奕的右手摸了摸太阳穴,“我现在是做梦都害怕西洋人再次攻入北京城,这些钱还是要花的。”

“王爷,我当然是支持您的,但是我们可能是跟奥地利人走的太近了,朝中可能会有非议。”

奕听完,嘴角浮现出一丝不屑的微笑:“这个就不管了。跳梁小丑罢了。”

“远东帝国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西方列强虎视耽,我当然明白奥地利也是一只老虎,不过这只老虎看起来比其他人更友善一些,还愿意教我们,那我们自然要倒向他们了,至于那些守旧派,我只能说,唉,他们可没有面对过西洋坚船利炮。他们只知道在京城纸醉金迷,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若由他们把持朝政,恐怕就要万劫不复了。”

“王爷说的极是。不过,微臣还是担心西太后会从中作梗。她手中掌握看皇帝的印玺,实权在握,若她明里暗里设置障碍,我们的计划恐怕难以顺利进行。

奕思索片刻:“这倒提醒了我。西太后最近对洋人的首饰和香水很是着迷,特别喜欢那些维也纳制的水晶装饰品。“

“不如我们在与奥地利的谈判中,特别提出希望购买一批皇室用的奢侈品。

表面上说是为皇室增添体面,实则暗中送一部分给西太后。这样既可安抚她的虚荣心,又能让她对我们的计划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还是很担心,王爷,心里面略微有些不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先这样吧。另外,我们需要派遣使节团去一趟欧洲国家,你考虑考虑这件事。”

“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