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438章 难民+工作=移民 信 军改成果不错

第438章 难民+工作=移民 信 军改成果不错

奥地利帝国,巴尔干半岛,阿尔巴尼亚行省,发罗拉。

清晨的海风带着咸腥味从亚得里亚海吹来,掠过这座正在重生的港口城市。

这里原本是一座非常小的港口城市,第二次近东战争之后又迁移走了大部分当地民众,因此更小了。曾经热闹的巴扎集市人少了许多,至于原本的清真寺,还有高高的宣礼塔,全被拆了个一干二净,只有刚创建不久的教堂,天主教和新教的都有。

自奥地利帝国1870年颁布了《奥地利帝国国民经济生产和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1870-1875》之后,这个地方就稍微的热闹了起来,它被设立为奥地利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重要发展港口城市之一。

首相布尔伯爵亲自在计划书上批注:“发罗拉港将成为帝国在亚得里亚海东岸的明珠。”

在移民部的规划下,许多前往巴尔干地区的移民目的地被设置为这边,这里当然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分配,不过相应的,他们可以获得一份国营企业的工作。

要建造一个包含造船厂、大规模的货运码头、机械制造厂,生产船舶发动机、港口起重置备、

铁路电单车等机械设备、铁路、发电站等等许多产业在内的现代化港口城市,他需要许多东西,资金、技术、资源、政策倾斜,更重要的是人,他需要数以方计甚至于十方计的劳动力。

而发罗拉就是来自汉堡的难民莱希的最终目的地。

莱希作为一名汉堡的造船工人,他已经来到这个地方三天了,离开汉堡并不是他的本意一一谁愿意离开生活了四十多年的故乡呢?还不都是战争害的,唉,战争。

他现在也忘记自己也曾经为了对法国宣战而欢呼雀跃。

他带着一家子逃难,有他母亲、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跑了很久很久,后面进了普鲁士王国政府安置的帐篷里面,那边很苦,非常苦,食物、水什么的都不足,孩子们也很难受,于是等奥地利帝国的官员出现在难民所,承诺提供住房和充足的食物时,他几乎没有尤豫就报了名。

在这个地方住,奥地利政府很早就安排好了。政府工作人员把他们带到一片应该是盖了有一段时间的房子那儿,指着其中一栋说:“这是你家。”钥匙一给,人就走了。

甚至于有人发现在他们这一批大概1700多人的难民入住这些长得都差不多的大房子之后,他们这排房子后面还有许许多多没人住的房子。这些房子都是按照统一标准建造的一一红瓦白墙,每家都有个小院子,街道宽阔,但不算整洁,明显有一段时间没有人管理了,出现了杂草。

不过莱希还是很兴奋的,这里儿至少比他在汉堡的小小挤挤的房子好太多了。

这些是他小儿子跟小伙伴们去探险得到的信息,小儿子跑回来的时候,鞋子上全是泥,被他妈妈骂了一顿。

这里的房子很多,但是人有点少。整个新区规划可以容纳五万人,但目前只住了不到一万。不过每周都有新的移民到来一一有从北德意志来的难民,有从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来的移民,甚至还有从遥远的加利西亚来的。

吃这自然也是不用愁的,奥地利本来就是产粮大国,还能缺难民一口饭吃吗?政府设立了公共食堂,每个移民家庭都能领到餐券。而且不得不说,他觉得比在汉堡吃的甚至还强一点。食堂里有来自匈牙利的面包、波希米亚的香肠、克罗地亚的奶酪,还有刚刚捕捞上来的海鱼。

有个叫“汉堡”的东西,他们家里人很喜欢。第一次在食堂看到菜单上写着“汉堡”时,莱希还以为是什么家乡菜,结果端上来的是面包加生菜加之炸的一点点鸡肉或者猪肉加之一点酱料。

很奇怪,为什么叫“汉堡”,难道是汉堡来的吗?他们在汉堡没吃过这玩意,倒是有汉堡牛排,不过他一般享用不到。

而剩下的东西,奥地利政府就很难提供了,钱,这是最重要的,他们身上带的塔勒本来就少,

在买了几张桌子、被子、锅碗瓢盆等东西之后就基本没了。虽然政府提供了安置费,但那点钱也就够维持基本生活。昨天晚上,妻子安娜翻遍了所有口袋,只找出十几个赫勒。

所以,他需要找一份工作,而就在莱希刚准备踏出自己新家大门的时候,带着警徽的纽波特就走了进来,这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留着奥地利流行的大胡子,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哎,莱希先生,要出门吗?”

这个警长昨天就来过,填写调查的时候聊了几句。

“是的,纽波特警长,我现在需要出去找一份工作,这样才能给我家人好一点的生活。”

“哈哈,我这就是来给你工作的,太心急了,你实在是。”纽波特警长哈哈一笑,拍了拍手里的文档夹,“昨天晚上刚整理完你们这批移民的资料,我一看一一嘿,钳工!八年工作经验!这不是正需要的人才吗?”

说看,他就拉看莱希的手一块出了大门。

路上,纽波特警长絮絮叻叻的:“你知道吗,这地方四年前我来的时候,连条象样的路都没有。现在你看看,柏油路!路灯!下水道!就是人少了点。”

往北走了几分钟,就看见一个广场上全是人,一个个大旗子在招展,“伯特狼建设公司招工!

要能搬东西的!”

“帝国铁路发罗拉到斯坦斯特段急需铁路工人!包吃包住!”

“施特兄弟砖厂,烧砖工人,计件工资!”

“波特斯造船厂,诚招各类工程师、资深造船人员、钳工、铆工、电焊工等等待遇从优!”

招工的人扯着嗓子喊,找工作的人围成一圈圈。有的当场就谈妥了,高高兴兴地跟着走;有的还在尤豫,货比三家。

“看到了吗?”纽波特警长指了指深蓝色旗帜那边,旗帜上绣着一个船锚和齿轮组成的标志,“波特斯造船厂,我给你找的工作,你之前不就是钳工吗?”

“啊、这、、警长先生,您:”莱希一时语塞,眼框有些湿润。在汉堡的时候,警察对他们这些工人可没什么好脸色,更别说帮忙找工作了。异国他乡,流浪至此,就说了几句话的警长还帮着找工作,这、、

“哎哎哎,我顶多要一半功劳。”纽波特警长有些不好意思地压了压警帽,对着西方向看去,“这是我们伟大的皇帝陛下的指示,需要给难民们找一份合适的工作。陛下说过:‘每一个来到奥地利的人,都是帝国的财富。让他们安居乐业,是政府的责任。‘大家都知道失业、居无定所的滋味。前几天不是让你们填了一份表格吗?”

“对对对,包括什么几口之家、职业、收入、技能什么的。”莱希慌忙点头。

“那就对了,我们靠着这些表格想办法给你们找个合适的工作,当然,我先说好,可能会比你在汉堡的工资低一点。”

“没关系,没关系,能有工作就很感激了。谢谢您。”莱希连连摇着警长的手,说道。

“如果你觉得不大合适,可以去那边招聘会选个工作,这也一样。”纽波特指了指人群,“这里在大搞建设,反正很缺人的。光是在建的项目就有十几个一一造船厂、机械厂、罐头厂、纺织厂听说明年还要建个兵工厂,专门生产海军用的火炮。”

“另外,先感谢皇帝陛下。”警长突然正色道,右手放在胸前行了个礼,“然后,你再感谢我,我可是找了找关系给你找了波特斯造船厂的活儿,这可是个好差事,背后听说有皇室投资,不可能跑路的。”

“谢谢,谢谢。弗朗茨陛下长命百岁,长命百岁。也谢谢警长。”

“哎,别老是谢谢的。”纽波特拍了拍莱希的肩膀,“说起来,我是看你人好才交你这个朋友的。上次你不是在火车站那边救了个小女孩吗?你是个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人有好报才对。”

莱希想起来了,下火车的时候乱哄哄的,一个小女孩差点被挤下站台,他顺手拉了一把。当时也没在意,小女孩的家人千恩万谢的,他摆摆手就走了。

“我: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莱希有些不好意思。

“在这个世道,能做该做的事的人不多了。”纽波特感慨道,“行了,别愣着了,去那边波特斯造船厂的摊位,找一个叫尼古拉的,就说是我介绍来的。他会安排你面试的。记住,要自信一点,你的技术肯定没问题的!”

“行了,去那边波特斯造船厂,报我的名字,就行了。”

“感谢您,警长。”莱希深深鞠了一躬。

到了造船厂的摊位,他找到负责招工的尼古拉,一听是纽波特介绍来的,立马热情起来:“表哥介绍的人,错不了!你以前在哪儿干?”

“哟,大厂啊!”尼古拉眼睛一亮,“干了多久?”

“八年。主要负责船舶动力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尼古拉二话不说,掏出一张图纸:“来,认识这个不?”

莱希看了看:“船用蒸汽机的轴承装配图。”

“行!明天来上班,试用期十五克朗,转正三十,表现好还有半年奖。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谢谢您!”莱希激动地握住尼古拉的手。

就这么简单,工作定了。

大概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就在莱希把自己找到工作的消息要开心地告诉自己的妻子的时候,他的妻子先说了一件好消息,他们的三个孩子从下周就可以上小学了,这可真是一件好事啊。

“免费的!”安娜激动地说,“连书本都不要钱!”

“真的?”

“当然是真的,政府的人下午来过,还给了通知书。”安娜把一张纸递给他看。

众人晚餐祷告的时候,纷纷感谢基督顺便感谢了一下弗朗茨皇帝陛下。

“愿上帝保佑我们在新家园平安。”老母亲说。

“愿上帝保佑皇帝陛下。”莱希补充道。

“阿门。”全家人一起说。

窗外,工地的声音还在响着,这座城市正在一点点建起来。莱希想,也许过几年,这里就会变成一座真正的大城市了。要不要留在这算了?虽然比不上汉堡那么繁华,但是也算有一份儿工作了,而且这也算安定了下来。

“亲爱的伯父”

弗朗茨在办公室刚开始准备写给自己伯父斐迪南一世的信,这是茜茜给他的建议,费迪南一世就是近亲结婚的悲剧产物,他的父亲是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后成为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母亲是那不勒斯-西西里的玛丽亚·特蕾莎。他们是堂兄妹关系一一弗朗茨二世的父亲利奥波德二世和玛丽业·特蕾莎的母亲玛丽业·卡罗莱纳是亲兄妹,两人都是女皇玛丽业·特蕾莎的子女。

这种血缘过近的联姻给斐迪南一世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他一生饱受癫痫、精神不正常等多种疾病的折磨,这些都是哈布斯堡家族世代近亲通婚导致有害基因累积的悲剧性结果。

弗朗茨提起笔,斟酌着措辞。

斐迪南一世在退位之后,他的身体恢复的比较好,清醒的时候多了一些,他和安娜皇后在波西米亚贵族中仍有巨大影响力,是他们的精神领袖和保护伞。所以弗朗茨觉得茜茜的建议很好,要是斐迪南一世能公开发表一封反对近亲结婚的信,那估计很多反对的声音都会消除掉,毕竟前后两任皇帝都发话了。

就在弗朗茨废了很大功夫写完这封信之后,正准备封蜡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弗朗茨抬起头。

他的秘书长温布伦纳走了进来,“陛下。陆军大臣德根菲尔德伯爵求情觐见,他带来了最新的战报。”

弗朗茨放下手中的笔,“请他进来。这也是检验我们军改成果的时候了。”

很快,一身戎装的陆军大臣德根菲尔德伯爵走了进来,施礼完毕后,他挺直身体汇报道:“陛下,帝国军队成功在梅克伦堡-什未林大公国击败三次法国-斯堪的纳维亚王国联军,现在准备进攻维斯马,这几次战斗的详细简报在这里。”

陆军大臣德根菲尔德伯爵将几分简报递给弗朗茨,“这些战报表明我军的战术水准和武器装备高过普鲁士或者法国军队,新式的维特利步枪在实战中表现优异,射程和精度都让敌人吃尽苦头。

不过,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说说看。”弗朗茨一边翻阅战报,一边示意他继续。

“首先是后勤补给不足。”德根菲尔德伯爵皱着眉头,“帝国军队中火炮数量过多一一我们每个师配备了108门火炮,比法军多出一半多,比普鲁士多出了一倍!除了有铁路的地方,其他地方大多靠马匹运输,一门野战炮需要六匹马,加之弹药车又需要四匹马。这对后勤补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仅在梅克伦堡一地,我们就消耗了四万吨燕麦。”

“其次是步炮协同问题。”他继续道,“在第二次交战中,我们的炮兵轰击时间过长,等步兵发起冲锋时,敌人已经从炮击中恢复过来,重新组织了防线。这导致我们损失了不必要的两百多人。”

“还有通信问题。”德根菲尔德从公文包里又拿出一份报告,“战场上各部队之间的连络主要依靠传令兵,但在激烈的战斗中,传令兵的伤亡率高达30。有几次关键命令没能及时传达,差点造成友军误伤。”

“恩,实战才是检验军队最好的方法。”弗朗茨放下了手中的战报,若有所思地说道,“在第三次战斗中,击溃敌军5800馀人,自身伤785人,死379人,这个交换比完全可以接受。但你说的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回头让参谋部制定改进方案。”

“是,陛下。”德根菲尔德点点头,然后话锋一转,“另外,陛下,按照您的命令,帝国军队已经全面接管了帝国境内各邦国军队的指挥权。符腾堡、巴登、黑森这些邦国都很配合,但是”

陆军大臣德根菲尔德伯爵直接将一份新的文档递给弗朗茨:“巴伐利亚王国那边出了些状况。

路德维希二世国王陛下本人没有什么意见,但是他的内阁意见很大,同时给我们提出要求,在战后要重新设置两国军队指挥权问题。”

“哼。”弗朗茨不屑地撇撇嘴,手指敲打着桌面,“不用想,背后肯定是柳特波德亲王跟他们内阁一块鼓捣的。那个老狐狸一直想保持巴伐利亚的独立性。”

弗朗茨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霍夫堡宫花园:“不过,无所谓。我们有路德维希二世站在我们这边就足够了。我会让人邀请路德维希二世来一趟维也纳,就说是欣赏新歌剧一一他最喜欢华格纳的作品了。在这儿,我们就可以正式将巴伐利亚王国军队指挥权全部移交给帝国陆军部了。毕竟,国王站在我们这边,内阁又能如何?”

“陛下英明。”陆军大臣德根菲尔德伯爵略微低头,“然后,陛下,按照您的指示,我们的军队正在跟普鲁土王国军队尽量热络起来。我们组织了多次军地联谊,普鲁士军官们很喜欢我们的维也纳炸肉排和匈牙利葡萄酒。我们还主动提供了一些物资补给一一上周刚送去了三千支备用步枪和十万发子弹。不过,我还是很好奇,陛下,如果按照内阁上确定的方针,事实上,普鲁士早晚会是我们的敌人,这有什么深意吗?”

“当然。”弗朗茨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狡点的光芒,“以后万一我们兵锋相见,会让普鲁士人有非常大的愧疚感。你想想看,当他们的士兵端起我们送的步枪对准我们时,心里会是什么感受?这种心理负担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战斗意志。”

“另外,通过这些交流,我们可以详细了解普鲁士军队的编制、战术和薄弱环节。知已知彼,

百战不殆。军事情报局的人已经在套话儿了,看在我们现在是盟友的份上,我希望他们能更开心扉一点。”

“我同时希望有人能看在这次战争的份上,产生一种声音,也许普鲁士跟奥地利合并也未尝不可。我当然知道这会是很小的声音,但是后面,也许就有大用了。”

德根菲尔德伯爵恍然大悟:“陛下英明。”

“德根菲尔德伯爵,”弗朗茨想起来一件事,招了招手,让德根菲尔德伯爵近身,他低声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