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让哈布斯堡再次伟大! > 第512章 波斯尼亚的工业基地申请

第512章 波斯尼亚的工业基地申请

1877年12月份,维也纳的天气已经变冷了许多。美泉宫的窗外飘着零星的雪花,属于奥地利的近东战争第一阶段基本结束,前线的将士们按照安排开始回家准备过圣诞节。当然,会有一部分人还要留守在前线,在巴尔干的寒风中度过这个冬天。

至于第二阶段登陆作战,那要等俄国人能否拿下君士坦丁堡再说了。

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总算松了口气。他这几个月为军费愁得头发又掉了几根,至少现在短时间不打仗,开支能少一点。他已经在盘算着如何在明年的预算报告中把战争开支的窟窿补上,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奥地利内阁的诸位跟弗朗茨现在都围在美泉宫一间会议室的壁炉旁开会。外面天寒地冻,但壁炉里的火烧得正旺,整个房间倒也暖和。倒不是讨论近东战争的会议,而是国内发展问题——毕竟战争基本上是胜局已定,剩下的就要看到底要不要登陆小亚细亚半岛,以及俄国人、英国人的决心问题了。那是外交部和总参谋部的事,现在该轮到内政了。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总督发来的报告,”卡尼奥多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翻开手中的文档夹,“在泽尼察发现了中等规模烟煤矿。根据国土资源部派出的地质专家初步勘探,储量至少有3亿吨以上,煤质不错。”

他顿了顿,补充道:“总督先生申请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开设一个国家级钢铁基地。他认为当地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一有煤,附近也有铁矿石,瓦尔达河可以提供水力和运输,劳动力成本也比本土低。”

这就是在要投资了。弗朗茨手里转着一支鹅毛笔,若有所思。巴尔干地区现在人口缓慢地上来了,一直是奥地利过去几年移民的重点。帝国鼓励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捷克人移民过去,给土地,给税收优惠,再加之之前的强制迁移人口的举措,现在那个地方可以说是奥地利的基本盘了,不会再有什么分离主义了。

而且,弗朗茨也是打算在全国各地多造几个工业基地,不能光靠波西米亚和下奥地利两个地方。

加利西亚王国是过去十年间的重点发展对象,尤其是伦贝格附近—那里有油田,博里斯拉夫油田的石油产量已经占到全帝国的四成,也有铁矿,虽然品质一般,但胜在储量不小。帝国在那里建了炼油厂、机械厂,伦贝格已经变成了加利西亚的工业中心,现在人口都快三十万了。

弗朗茨觉得工业化发展的摊子现阶段铺得多大都可以,只要当地有足够的资源就行。反正铁路主于线已经修到巴尔干了,运输不成问题。

“陛下,这是个好事。”首相巴赫男爵认真地看完了手中的简报,放下茶杯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分量,在座的大臣们都认真听着。

“目前,帝国的钢铁年产量已经达到了480万吨,世界第二,仅次于英国。”巴赫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但是诸位要注意,大部分还是生铁产量。我们的钢产量可能就是一百万吨不到,这个比例太低了。为什么呢?”

他环视几个大臣,等他们抬起头来看他,才缓缓说道:“制约我们钢产量的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铁矿石,优质铁矿石。施蒂里亚的艾尔茨山铁矿是帝国的明珠矿山,品位高,杂质少,开采方便,但在我们本土,也就有且只有这么一个。其他地方的,例如斯洛文尼亚克拉伊纳铁矿区、贝龙铁矿等等,要不储量不足,要不然就品质太差,含磷含硫太高,炼出来的钢脆得象玻璃。”

财政大臣布鲁克忍不住插话:“所以我们每年要从北方的斯堪的纳维亚联合王国进口那么多铁矿石,光运费就是一笔巨款。”

“没错,”首相巴赫点点头,“另外,就是煤,准确说是炼钢用的焦煤。帝国最近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才发现本土严重缺乏这个东西。普通煤我们有的是,但能炼出好焦炭的煤,真不多。”

他看向弗朗茨:“陛下,西里西亚地区的奥斯特劳-卡尔维纳煤田是帝国目前最大、也是质量最好的煤田,年产量目前约1000到1500万吨。主要矿井包括维特科维采矿区、米哈乌矿等。根据地质专家研判,总储量超过20亿吨,煤质优良,含碳量高,挥发分适中,非常适合炼焦。这也是我们将波西米亚发展为重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原因煤在那里,铁路运输方便,工人素质也高。”

他翻开另一页报告:“但波西米亚的产能已经接近饱和了。维特科维采钢铁厂、布拉格机械厂、比尔森军工厂,这些大厂都在扩建,都在要煤要铁。所以,陛下,臣认为,不能让帝国一家独大。现在波斯尼亚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煤矿,的确是可以批准总督的请求。分散工业布局,也能降低风险—万一波西米亚出什么事,帝国还有其他工业基地支撑。”

弗朗茨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有道理。拟个计划出来,先小规模试点,看看当地的条件到底怎么样。铁路、电力、工人培训都要跟上,不要光建厂房。”

“遵命,陛下。”工业大臣记下了。

这时候,殖民大臣西吉斯蒙德大公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色:“陛下,还有个好消息。奥属南非那边传来报告,在德兰士瓦-林波波地区发现了一个很好的铁矿一西津巴布韦铁矿。资源部派去的地质专家说,这个矿的品位非常高,而且是露天矿,开采成本极低。初步估算可能有20亿吨以上的储量。”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惊叹声。20亿吨!这可是个天文数字,至少比现阶段他们在本土听到的数字大得多。

西吉斯蒙德大公趁热打铁:“我建议,可以在当地创建采矿基地,把铁矿石运回欧洲。南非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如果在当地建钢铁厂——”

“不行。”弗朗茨打断了他的话。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几个大臣面面相觑,不明白皇帝为什么拒绝这么好的建议。

弗朗茨放下鹅毛笔,语气平静但坚决:“这是个好消息,非常好。但是,诸位,”他环视在座的大臣们,“按照之前的计划,我们在这些殖民地,不能大规模发展重工业。一定要谨记这一点。

这是我们之前定下的原则,谁也不能忘记。”

首相巴赫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点头道:“陛下英明。殖民地只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不能让他们拥有独立的工业体系。”

“正是如此,铁矿石可以开采,甚至可以在当地做初步加工,降低运输成本。但钢铁厂、机械厂这些内核工业,必须留在本土。一旦殖民地有了完整的工业链,他们就不再依赖我们了。到那时候,他们为什么还要效忠维也纳?我担心只要有心人一煽动,恐怕殖民地独立的风潮就会出现。”

“是的。”首相巴赫男爵也点头同意。

殖民大臣西吉斯蒙德大公也是点点头,但是他又提出疑问:“但是陛下。现阶段还可以,后面怎么办?我们发现了这么大规模的铁矿,后面再过几年或者十年时间,殖民地肯定会提议发展工业的。我们总不能明目张胆地说不准吧。”

“那样会激起当地移民的不满,他们会说我们阻碍殖民地的发展。”

这话让会议室里又沉默了片刻。壁炉里的木柴啪作响,几个大臣都在思索。

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摸了摸下巴:“陛下,我倒是有个想法。我们可以立法,制定一部《殖民地工业管理法》,规定钢铁、机械、化工这些战略性产业必须获得帝国政府的特别许可才能在殖民地开办。”

“这个办法好,”工业大臣西西尼奥立刻接话,“表面上的理由可以说是保证产品质量、防止环境污染、避免重复建设什么的,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审批权在我们手里,想拖就拖,想拒就拒。”

“对,而且措辞要注意,”这种字眼,要用&039;规范&039;、&039;引导&039;、&039;协调发展&039;。让人觉得这是为了殖民地好,为了整个帝国的产业布局合理。”

弗朗茨点点头,又问:“光这个恐怕还不够,殖民地的人不傻,时间长了会看出门道。”

外交大臣施墨林伯爵想了想说:“陛下,我认为还要从配套产业入手。钢铁厂不是建起来就能运转的,需要耐火砖、需要特种合金、需要精密仪器、需要各种化学药剂。这些东西我们可以牢牢控制在本土,让殖民地永远依赖从维也纳进口。”

“这样就算有人真的在殖民地建起了钢铁厂,只要我们掐住这些咽喉,随时都能让他们的工厂停摆。没有耐火砖,高炉就点不起来;没有特种合金,机器就造不出来;没有精密仪器,产品质量根本上不去。”

“而且这些东西技术含量高,殖民地根本造不出来,他们就算想自己研发,没有工科大学,没有技术人才,也是白搭。”

弗朗茨满意地笑了:“很好,这就是釜底抽薪。不过光堵还不够,还得疏。”

“陛下的意思是?”西吉斯蒙德大公问道。

“鼓励他们发展别的产业,农业、畜牧业、简单的加工业,比如羊毛初加工、木材加工、食品罐头这些。这些产业能提供就业,能增加税收,让殖民地看起来也在发展,也在赚钱。”

“但这些产业不会威胁到本土的工业,”首相巴赫接过话头,“反而会让他们更依赖我们的机械设备和工业制成品。”

“对,”弗朗茨转过身来,“而且南非不是有金矿吗?这个要大力鼓励开采。”

“金矿?”几个大臣有些不解。

弗朗茨笑了:“金矿是最好的东西。第一,利润高,来钱快,能让殖民地的精英和移民很快富起来,他们有钱了就不会闹事。第二,开采金矿需要的设备一水泵、钻机、提炼设备一都要从本土进口,这是给我们的工厂送订单。第三,黄金对帝国的财政和国际贸易有直接好处。第四,也是最重要的——”

他顿了顿:“金矿这么简单就能赚大钱,谁还愿意费劲去搞什么钢铁厂?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还不如挖金子来得痛快。人的精力和资本都是有限的,都去挖矿了,自然就没心思搞工业了。”

“陛下英明!”几个大臣恍然大悟。

殖民大臣西吉斯蒙德大公说:“这样一来,我们既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富裕起来,又不会让他们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一举两得。”

“要他们能靠卖矿发大财,就不会想着费劲去搞工业。开矿的利润摆在那里,今年投资,明年就能见到回报。哪象办钢铁厂,光建厂房就要两三年,还要培训工人,还要开拓市场,赔上好几年才可能盈利。”

“正是这个道理,”首相巴赫接话,“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当有一条轻松赚钱的路摆在面前,没几个人会选择那条艰难的。殖民地的商人和地主,他们看到矿业的利润,自然会把资本都投到这方面去。”

“恩。就这么办。国内的工业基地建设我们不能停,殖民地的还是要慎重考虑,等再过个几十年再说吧。”

对头,弗朗茨摸了摸下巴,他觉得资本都是逐利的,而且既然能躺着赚钱为什么还要冒风险,后世南非、澳大利亚的工业发展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太丰富了点,卖矿就能赚的盆满钵满,现在,他也希望让奥地利的殖民地也这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