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从官渡之战开始 > 第34章 义渠返乡

第34章 义渠返乡

田丰才回到家,袁绍的命令就传了下来。

随后半个月,从邺城发往临淄的车马、粮秣、军械不断筹备。

旌旗招展,尘土飞扬。

熟悉这种动静的邺城军民都知道,又有战事要来了。

这股山雨欲来的气息,让本就因官渡新败而惶惑的人心,愈发浮动。

最是坐立难安的,当属袁尚。

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

田丰,你一个根正苗红的冀州人,冀州士人的代表人物之一,怎么会去为袁谭说话,据说还惹怒了大人?

“我妻族是冀州高门,我麾下多冀州俊杰,审公这般冀州柱石也倾力助我,就连沮授之子沮鹄,亦与我亲善!”

袁尚在自己的府邸内烦躁地踱步,百思不得其解。

“那袁谭勾连的是郭图、辛评这等河南士人,是外来者,田元皓,你这浓眉大眼的,怎能……怎能行此背弃乡梓之举?”

他想不明白,一股执拗的怒气涌上心头,非要去找田丰问个清楚不可。

然而,接连几次递帖拜访,都被田丰以“奉令筹措粮草,无暇他顾”为由,硬生生挡了回来。

田丰也没想到袁尚如此不识趣,竟在自己府门外死缠烂打,颇有不得答案不罢休的架势。

被纠缠得烦了,加之对袁尚这种只知内斗、不明大局的行径本就鄙夷,田丰终于扔出来一句话。

“老夫心中,只有河北大局,唯有大将军之令,什么冀州、河南,什么长幼嫡庶,在曹贼兵锋面前,皆是虚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等浅显道理,小儿若是不懂,便回去闭门读书,莫要在此防碍公务,徒惹人笑!”

袁尚僵立当场,羞愤难当。

他身为袁绍最宠爱的儿子,何曾受过如此羞辱?

尤其还是来自一个他本以为会支持自己的冀州老臣!

这老匹夫,简直不可理喻!

大人就该把他关在狱中!

袁尚碰了一鼻子灰,自然是没有后续。

而在这期间,袁谭重心一直在做两件事。

征募军队,派出细作。

他现在手里的四郡国,从面积上来说,占据了青州的七成,麾下的城市、重镇,足足有六七座。

青州是丘陵地形,并无险关。

如果不能放弃这些地方,势必要分兵把守。

原来的地方军,良莠不济。

有地方豪族的仆从,有收编的黄巾馀孽,后来历经几次战争,才勉强形成了战斗力。

除此之外,最能打的,只剩下他从邺城带来的四千人马。

之前王修提议过,这四千人马可以分兵,这样起码能保证两三个城镇的安全。

但他和沮授都不赞同。

这场和曹操的战争,是无法避免野战的。

乌巢之后,整个河北集团的粮秣,不算富裕。

青州刺史部的粮草,更是拮据。

如果一味的依托城镇防守,相当于被动的放弃了补给,曹操一旦控制了乡村,反而会对他形成包围之势。

所以,扩军,有组织,有架构的扩军。

这些新组建的军队,纵然不能立马派上用场,但在防守城镇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辅助的作用,就已经足够。

至于细作,自然是连络管承,以及臧霸手下的贼酋了。

……

元月很快就过去了。

二月初,袁谭亲自领着亲从,执行募兵募粮的事宜。

这次是蒋通盛情相邀。

事情缘由,乃是张郃高览二人,先后从族中招募了勇士。

两人本就有上千部曲,此番重新整编,每个人都扩充到了两千有馀,下辖四曲,让蒋义渠格外眼红。

蒋通乃是青州人,家族就在平原国境内,而且规模不小。

带着青州刺史归乡,固然有募兵的正事,但多少也有锦衣还乡的含义。

袁谭并不介意蒋通的做法。

富贵不还乡,尤如锦衣夜行。

人之常情罢了。

……

二月的平原国,田野仍旧枯黄。

蒋通引着袁谭一行人马踏上返乡之路,马蹄声在村道上显得格外清淅。

近乡情怯,此时他紧紧攥着缰绳,心跳的极快。

“哟,这不是狗儿吗?”

族叔蒋老三站在里外路口,眯着眼打量他,“听说你在外头混出名堂了?”

蒋通翻身下马,抱拳行礼:“三叔,我如今叫蒋通,表字义渠。“

“字义渠?”

蒋老三嗤笑一声,“还起上表字了,真以为自己成了人物?难不成你忘了?当年张家小娘因为你出不起礼金,最终嫁作他人妇?”

几个年轻后生跟着哄笑起来。

蒋通的手倏地握紧,这么多年过去,有些事仍旧无法释怀。

少年时期,未竟之事,如今被族人提起,除了沉默,又当如何?

他想起某个雨夜,小蒋通揣着东拼西凑的礼金站在一堵门前,走不进去。

即便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穷小子,可小蒋通却永远被雨水糊了满脸。

袁谭在身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却只是不动声色地观察着。

他此行除了募兵募粮,更要亲眼看看这青州民情。

待见到族长蒋太公,蒋通说明来意后,老族长连连摆手。

他打量着蒋通,又扫了一眼那些骑士,心里盘算起来。

蒋义渠在军中混了这些年,听说跟的是名声不好的长公子,如今官渡一败……这兵和粮,投进去怕是肉包子打狗。

“通郎,不是族里不帮衬,去年收成本就不好,官渡又征走一批粮食,之前蒋奇来信,又募了一批,如今谁家还有馀粮?至于这兵嘛,青壮是一个家的顶梁柱,也不好强征……你看,要不你先安顿下来,此事容后再议?”

旁边一个心直口快的族叔更是低声嘟囔:“跟着那位长公子,能有什么大前程?别把咱蒋家拖累了……”

蒋通正要开口,袁谭上前一步:“老丈,我们愿以市价收购粮草,绝不令乡亲吃亏。”

“市价?”

蒋老三在一旁冷笑,“这位军爷说得轻巧,如今兵荒马乱的,钱有什么用?还不如粮食布匹来的实在!”

蒋老三的冷笑在院中回荡,几个年轻后生也跟着起哄。

而蒋通只觉得自己在长公子面前丢尽了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