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随着无线电技术的普及,广播剧开始在欧美大行其道。
六七十年代,广播剧在港台地区迎来黄金时期。
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广播剧虽然有所衰落,但依旧非常受欢迎。
当时许多演员、歌手、粤剧名伶都把广播剧作为宣传作品和与粉丝交互的重要渠道,经常参与演出。
其影响力是后世的喜马拉雅之类的有声平台无法比拟的。
现在是七十年代末期,广播剧与电视剧正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
《上海滩》连载了一个多月,已经很火了,杨文东便打算趁势推出广播剧,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小说连载、集结出版、做广播剧、出主题曲,做电视剧、拍电影,赚六茬钱,把这个ip的价值榨干。
香港目前有两家无线电台,杨文东稍微查了一下资料,很快搞清楚了两家电台的大致信息。
一家是香港电台,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广播机构,港府公营的,简称港台。
现任台长叫张敏仪,这个女的有点牛逼,她是香港广播处首位华人处长。
香港广播处可以类比为内地的广电,当然,权力没有广电大。
香港娱乐圈人士都管张敏仪叫大姐,很给她面子。
一家是香港商业电台,是香港第一家私营广播电台,简称商台。
创始人是香港沃尓沃何佐芝,他曾创立香港第三家电视台佳艺电视,与无线和丽视相争,但经营三年就倒闭了。
港台因为是政府公营,比较正统,《上海滩》的内容虽然有抗日义举,国仇家恨,但主角毕竟是黑帮份子,还是商台比较适合。
权衡一番之后,杨文东希望把《上海滩》拿到商台播出。
他问关芝琳:“你老爸认识电台的人吗?”
“当然认识啊,他以前经常去港台和商台做客的。”
“你能不能请他帮我们引荐一下商台管事的人?”
关芝琳欣然道:“没问题!”
……
关芝琳的老爸关山五十年代就投身电影业,拍过许多经典电影。
他曾经凭借《阿q正传》获得瑞士罗迦诺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是第一个华人国际影帝。
他在香港影娱乐圈的人脉是非常广的。
关芝琳一个电话打过去,他马上就帮忙连络了商台的监制俞琤。
双方约在半岛酒店的茶餐厅见面。
三天后,一大早,杨文东就载着关芝琳来到了见面地点。
两人找了位置坐下,叫了一些点心后,杨文东就好奇的四下打量。
关芝琳奇怪地道:“你在看什么?”
“我看有没有明星啊,这里不是叫影人茶餐厅,那些电影明星都来这里喝茶吗?”
关芝琳莫明其妙,说道:“你听说谁的?”
“啊,没有吗?我……”
杨文东差点说,我踏马看港娱小说里都是这么写的啊。
他记得他看过一个叫做油菜花的作者写的小说。
主角每泡到一个妞,都会带到半岛酒店去眩耀一番。
然后每一次都被方逸华吐槽,他当时还吐槽方逸华是固定npc来着。
关芝琳道:“这里这么远,开车到片场都要一个小时,他们拍戏那么忙,哪有空天天来喝茶。
九龙城那边的金宝茶餐厅,我老豆以前倒是常带我去,见过不少明星。”
关芝琳稍微介绍了一下,金宝茶餐厅在启德机场附近,靠近香港两大电影公司邵氏、嘉禾的片场。
很多导演、演员常常去那里讨论剧本。
像后世知名的吴宇森、徐刻、陈龙、周闰发,都是常客。
当然,现在的关芝琳并不知道这些人后世超有名。
她只知道以前跟她老爸去喝早茶,见过不少明星。
至于半岛酒店,因为当年邵逸夫和大导演李翰祥常来这里喝茶的缘故。
逐步发展成了香港电影人社交、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但来的没那么频繁就是了。
杨文东看了一圈,一个明星都没看到,颇有些失望。
想来也是,香港娱乐圈那么多人,也不可能天天就往一个地方凑。
那个叫油菜花的作者,就特么爱瞎编。
杨文东忽然发现,带着关芝琳,作用还挺大的。
她出身演艺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香港娱乐圈的事大多知道一些。
有不清楚的事情问她,基本都可以给出答案,这就是行走的度娘啊。
两人喝着茶,聊着天,关芝琳忽然朝外招手。
杨文东转头看去,就看到一个剃着寸头,西装革履的……女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这个女人就是香港商业电台的金牌监制俞琤,后世有个绰号叫做“电台女王”。
她是一位同性恋者,她的女朋友多大是香港名人,比如她跟着名笑星吴君如同居过很多年。
俞琤一见杨文东和关芝琳,就说:“哇,你们两个好般配啊,像金童玉女一样。”
杨文东和关芝琳正在热恋期,听了这话,相视一笑。
三人彼此认识了一番,便坐了下来。
俞琤看着杨文东,一脸欣赏的表情,说道:“都说香港文坛最近出了一名青年才子,不仅小说写得好,相貌也英俊不凡。
今天见了我才知道,你真人比照片更加英俊,怪不得能把倪匡那老家伙气得半死。”
杨文东道:“你也不喜欢倪匡?”
“老色鬼一个,长得那么丑,还天天玩女人,谁喜欢?”
倪匡曾经说过,他靠着写小说发财后,天天换女人,夜夜笙歌,爽得飞起。
俞琤是个女权主义者,难怪她不喜欢倪匡,不过她身为圈内人士,毫不遮掩,直接吐槽,可见非常有性格了。
杨文东比较不能理解的是,你搞女权就搞女权,把自己打扮成男的干嘛呢?
当然,这不关他的事。这个世界想要和谐,“求同存异”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
俞琤对杨文东说道:“你的《上海滩》写得非常棒,你想把它改编成广播剧,我们商台是非常欢迎的。”
如今的广播剧取材非常广泛,改编当红小说是行业惯例,就算杨文东不主动去找商台,商台也迟早会找他。
做广播剧的成本很低,一部广播剧的做下来,可能还不够一部电视剧的胶片钱。
电台一般是看中了一个作品,分分钟就上马,如果效果不行,砍掉就是了,根本不心疼。
这也是杨文东找到关山帮忙连络,俞琤马上就和杨文东见面的原因。
杨文东道:“但我有一个要求,我和佳慧必须参与广播剧的演出,为许文强和冯程程配音。”
俞琤想了想,说道:“配音是一个很专业的工作,普通人没有经验,很难胜任的。”
“你可以给我们培训啊。”
杨文东的想法是,今后进入娱乐圈,台词功底也是很重要的,正好借这个机会训练一下。
俞琤推了推她的眼镜,若有所思,忽然明白了,杨文东这是在经营自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