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460章 叛徒神气个什?

第460章 叛徒神气个什?

第460章叛徒神气个什么?

二月,京师。

过完正月,中书门下五房的新公房终于恢复动工了。

罗万化这些日子都泡在工地上,他向苏泽汇报,按照这个进度,三个月后中书门下五房就不用和六科挤在一起办公了。

这对于中书门下五房的官员们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毕竟和这帮六科给事中们挤在一起办公,大部分官员还是很有心理压力的。

苏泽倒是觉得这样挺好的,有六科盯着,省去了自己内部监察的成本,中书门下五房设立之后就如此高效,也有六科一份功劳。

随着中书门下五房上了正轨,苏泽这个检正中书门下五房公事反而闲了下来。

每日一大早,苏泽来到中书门下五房,召集五房的主司开会,听取他们汇报前一天的工作。

然后苏泽就会前往内阁,听候四位阁老的差遣。

一般来说,阁老们各自管理的事务,都由各自的五房主司,也就是他们的政治秘书来对接,所以需要苏泽协调的,就是一些跨部门的事务。

比如这一次兵部的改革,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吏部、户部、工部、礼部的配合,还需要通政司将政令传递到各地方,就需要整个中书门下五房统筹。

不过这些事务苏泽一般也会交给罗万化,罗万化办事稳妥,经手的事务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所以苏泽也安心将这些事情交给罗万化。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其他衙门不买账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苏泽出面了。

但是经过廷推阁臣和兵部改革两件事务之后,六部九卿衙门不敢再抗拒中书门下五房的公务,罗万化的工作也没有再遇到什么阻力,需要苏泽出马的时候就越来越少了。

不过这些日子,苏泽又多了一件事。

隔三差五,他会被皇帝召入宫中,给皇帝讲经筵。

说是给皇帝讲解经筵,实际上每次小胖钧都在场。

不止是苏泽,皇帝这段时间也会召见四位阁老和各部重臣入宫开经筵。

苏泽明白,这是借着经筵的名义,让太子和外朝的重臣熟悉起来。

想到这里,苏泽还是有些伤感的。

隆庆皇帝大概是对自己的寿数也有了预感,这是要让太子尽快和外朝创建联系。

因为是正式的经筵,所以每次苏泽还是要认真备课的。

隆庆皇帝的经筵内容也都和外朝的实务相关,并不是简单的四书五经的内容,更象是对太子的政治辅导班。

小胖钧这些课程也很认真,得到了外朝大臣们的一致夸赞。

苏泽闲下来,但是六科就非常忙碌。

兵科给事中李己,上次在吏科给事中严用和这边受挫后,没有跟着兵部一起上书,反倒是逃过了一劫。

六科没有牵涉到兵部请辞的风波中,所以在皇帝清洗兵部的时候也没有被波及。

倒是几个跟着兵部官员一起请辞的御史被皇帝“致仕”了。

但是李己丝毫没有对严用和的感激,反而深感其辱。

六科给事中不过正七品,声望就是言官的生命。

这一次李己没有卷入兵部的风波中,但也因为如此,被外朝盛传添加了“苏党”,甚至还有传言,六科已经被内阁和中书门下五房“驯服”,成为其“门下走狗”!

以往几个和李己交往的都察院御史,都因此而疏远了李己。

李己深以为耻,自总参谋部成立之后,日日盯着总参谋部,想要找到武将干政的问题,狠狠上书弹劾总参谋部,一雪前耻!

可李己盯着总参谋部半天,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其中他重点盯防的,自然是作战司主司李如松了!

可以说,整个军制改革,就是从李如松上书东北战略,被皇帝调入禁卫营而起的。

李如松是苏泽在武监的得意门生,当年李如松上书,苏泽就上书附议。

作战司,又是总参谋部最内核的机关,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些武将能够接近皇帝,肯定要忍不住要干政!

可是这一次,李己的经验失效了!

自作战司成立以来,李如松每日不是在自己的公房里奋笔疾书,就是前往国子监或者翰林院的图书馆,查看各种资料。

除此之外,李如松就是阅读各种兵书,从古代的兵书,到现在的兵书,包括戚继光的书稿,李如松废寝忘食的读书。

这还是武将?

李己都傻了!

你们武监这是培养武将?还是培养进士?

李己想到自己当年寒窗苦读的时候,也没有这么认真啊!

你们武将不是应该跋扈吗?不是应该干政吗?不是应该在皇帝面前邀宠进谗言吗?

你一个作战司主司,还真的研究起兵法来了?

李己又很快判断,这大概是李如松的伪装,他并不是真的看书,而是在预谋什么阴谋。

于是李己继续盯防总参谋部作战司。

“严给事中病愈了啊?”

“前几日还想要上门探病,没想到您这么快就好了。”

只见到严用和踏入六科廊,他脸上拍了粉,打扮成大病初愈的样子,和几位同僚热情的打招呼。

李己却看出严用和是在装病。

每次朝议平息,严用和就刚好病愈,这世界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如果说六科有苏党,这严用和绝对是一个!

李己又想到,内阁刚刚接管七品以下官员任命事务时,严用和就拿着六科的帖子去吏部施压调来文档。

这之后,中书门下五房和两位吏科给事中关系日益亲近,每日茶叙的时候都会带上他们。

中书门下五房给六科分房的时候,也是将分配的权利交给严用和的,也因为这件事,严用和在六科的声望日隆。

苏党已经自己跳出来了!严用和就是一个!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李己对严用和更是仇视。

也难怪这段时间六科吃瘪,原来是六科中出了严用和这个叛徒!

看到严用和宛如六科之长那样,接受了同僚的欢迎,李己心中更加愤怒,你一个叛徒神气个什么!

李己快要忍不住的时候,另外一名兵科给事中张书冲进来。

“李给事中,那李如松上奏了!”

李己大喜的站起来!

李如松这个大奸似忠的家伙,终于忍不住了!

这一次上奏,必然是要干涉国政!

想到自己蹲守大半个月,终于要有了成果,李己激动的站起来。

“奏疏送到哪里了?”

“刚送去通政司!”

“走!去通政司!”

六科有纠察百官的权限,官员在上奏的时候,六科也有权利查看奏疏。

当然,这种查看是在通政司官员的监督下,也只能在通政司翻阅。

这也是六科给事中的权力,可以提前对关于你的上奏准备好弹劾的奏疏。

在通政司调阅奏疏,也能给上奏人极大的心理压力,表示六科已经盯上他了!

这时候对方也容易自乱方寸,露出更多的破绽。

李己带着张书匆匆离开六科廊,严用和抬起头,看着两人离开的方向,露出微妙的表情。

另外一名吏科给事中陈三漠凑上来。

“严公,这些日子,我们配合中书门下五房,给吏部发了文书,这是备案。”

严用和挥手说道:

“我不在的日子,吏科的事情陈郎做主就是了,何必再给我看。”

陈三漠对严用和还是非常尊重的。

这位前辈不拿架子,也能给自己这个职场新人经验指导,两人合作相当的愉快。

“可是。”

严用和疑惑的看向陈三漠问道:

“陈郎可是有什么不顺心的?”

陈三漠摇头说道:

“这些日子没什么大事,前阵子大家都分到了宿舍,都在感谢严公。”

“只是,不少同年都说,我们六科如今已经和中书门下五房沆瀣一气,甚至有更难听的。”

严用和虽然在家“养病”,但是消息却一点都不闭塞,他笑着说道:

“说我们六科是苏检正门下走狗是吧?”

“严公都知道了?”

“京师传言罢了,何必放在心上,若是畏惧人言,我们给事中还要不要做事了。”

陈三漠赞同点头,可是又觉得哪里不对。

以往不畏惧人言,是指的六科不畏惧权贵,怎么感觉现在的人言和以前的不一样?

看到陈三漠又是一脸尤豫,严用和决定还是要好好给他上上课。

严用和严肃的说道:

“这些日子,我们吏科帮着中书门下五房调阅吏部的文档,被人非议不少吧?”

陈三漠连连点头。

这些日子严永和请假,陈三漠出入吏部,经常被人指指点点。

毕竟其他给事中最多就是不拖中书门下五房的后腿,他们吏科给事中是真的帮苏泽做事啊!

甚至因为这件事,几个陈三漠的同年,都和陈三漠断交。

严用和又问道:

“陈郎,这些日子,你有没有按照我的吩咐,先审阅这些名单,访查这些人选?”

陈三漠连忙点头说道:

“这当然!有几个人选,我都是亲自下的访单。”

访单类似于民主评议表,是官员在考核晋升的时候,科道和吏部向候选人的上司同僚下属查探风评的监督手段。

这也是六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方式。

“那陈郎有没有发现几个害群之马,阻挡他们晋升?”

“这个自然!”

陈三漠自豪的说道:

“其中几个蠹虫被我发现弹劾,还有一人被移送三司法办了!”

严用和问道:

“中书门下五房那边,是不是每次提拔都要听取我们吏科的意见?”

“这是自然!那边吏房主司宋之韩很尊重我们吏科的意见,每一个人选都要我们点头才行。”

严用和道:

“既然如此,陈郎还在说什么?”

“这是我们吏科借用中书门下五房行使监督权,这些日子以来,你何曾担心过考簿任务不能完成?”

陈三漠愣了一下,好象确实是这样的。

按照考成法,六科要在内阁书写考簿,确定自己每个月的弹劾任务,如果完成不了还要被罚俸禄,如果长期不能完成工作,就要被处分。

内阁也是通过考成法来考核六科。

但是自从吏科开始协助中书门下五房遴选官员之后,陈三漠的战绩斐然,每个月都超额完成任务,获得了内阁的嘉奖。

陈三漠这几次在内阁选人的时候进行监督,赢得了不少称赞,内阁也对他的能力很欣赏。

严用和说道:

“吾等身为台谏官,就是要不畏人言,做好吾等的职责就是了。”

“至于那些小人的议论,何必放在心上?”

严用和一顿话下来,陈三漠心中的郁结也排解不少。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中书门下五房吏房的官员,来到两人身边,对着严用和说道:

“严公,陈公,这是内阁拟任的官员名单,还请两位审阅,其中几个年前就出缺了,阁老们催的紧。”

听到这里,陈三漠条件反射的说道:

“知道了,我这两日就看完。”

这名官员又派了一阵子马屁,给陈三漠灌了迷汤,陈三漠直接表示今天加班加点也要看完。

看到陈三漠这个样子,严用和觉得自己刚刚的话有些多馀,你不是和中书门下五房配合的挺默契的?

这也不怪陈三漠,这么一来,等于吏科拥有了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一票否决权。

这可是极大的权力。

如今七品以下官员的名单由中书门下五房起草,有草拟权。

吏科监督,行使否决权。

内阁定夺,掌握决定权。

这可要比以往盯着外朝弹劾人,含权量高多了!

中书门下五房成立后,明明六科的权力提高了,还从苏泽手里分了宿舍。

可偏偏就有些人,冥顽不宁,非要跳出来和苏检正作对。

严用和看向通政司的方向,这个李己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李如松可是苏泽的弟子,岂能这么容易让你抓到把柄?——

通政司内,看着如同小山一样的文档,李己向经历官徐叔礼问道:

“你说,这是李如松的上疏?”

徐叔礼赔笑说道:

“李给事中,这些都是作战司用马车运过来的,您要一页页看吗?”

李己的脸都绿了,但是他还是咬牙说道:

“看!每一页都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