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艘几乎解体的“潜影号”侦察舰,如同幽灵般从超空间跌撞而出,舰体布满深刻的创痕和能量烧蚀的焦黑印记,引擎喷射着不稳定的离子尾焰,摇摇晃晃地向着“初火营地”残存的世界舰靠拢。
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更在所有人心中点燃了难以言喻的、混杂着希望与恐惧的期待。
“立刻接引!最高级别医疗和隔离程序!所有系统准备接收数据!”叶落知秋强压下心中的震动,第一时间下达指令。
数艘救援艇迅速出动,牵引光束牢牢抓住“潜影号”,将其拖入世界舰仅存的一个相对完好的隔离坞舱。医疗队和技术团队穿着最高防护等级的装备,严阵以待。
坞舱内,气氛凝重。“潜影号”的舱门因变形而难以开启,最终被强行切割开。内部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到处都是凝固的能量液和干涸的血迹,仪器大多过载烧毁,仅存的灯光忽明忽暗。
船员舱内,只有舰长一人被固定在指挥席上,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生命体征极度微弱,身体有多处规则侵蚀的可怕伤口。其余船员……均已失踪或确认死亡。
“立刻抢救!”医疗主管吼道,医护人员迅速将舰长转移至最高级别的无菌医疗舱。
技术团队则如同寻找宝藏的探险家,小心翼翼地接入“潜影号”几乎瘫痪的数据核心,尝试提取记录。
数小时的紧张等待后。
医疗舱传来消息:“舰长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但意识深度昏迷,规则层面创伤极重,短时间内无法苏醒。其个人记录仪数据已提取,部分加密。”
几乎同时,技术团队爆发出压抑的惊呼:“数据核心部分碎片恢复成功!获取到关键任务日志和……一份加密等级极高的环境扫描数据包!”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屏幕上。
破碎的、夹杂着大量干扰雪花的任务日志影像开始播放:
“……‘潜影号’报告……已成功抵达‘彼岸’坐标点……区域规则环境……稳定……异常稳定……未检测到‘潮汐’扰动或‘观测者’信号……”
影像中,展现出一片宁静祥和、散发着柔和乳白色光芒的星域,其中散布着一些结构优美、仿佛自然生长而成的晶体状星体,而非传统的行星恒星。
“……检测到微弱……但极其纯粹的规则能量源……代号‘源初之光’……正在进行深度扫描……”
“……扫描受阻……某种……自适应规则屏障?非防御性……更像是一种……共鸣筛选?需要特定规则频率才能安全进入……”
“……尝试频率模拟……成功!屏障开放!内部规则环境……无法理解!规则结构……高度有序且……充满活性!仿佛……活着的宇宙?”
日志到这里,舰长的声音充满了震惊和激动。
随后影像变得极其混乱,充满了刺耳的警报和剧烈的晃动。
“……警告!检测到超高强度规则实体反应!非敌对……但……位阶碾压!无法解析!”
“……实体接近!沟通尝试……失败!规则层面信息过载!!”
“……撤离!立刻撤离!!”
最后是爆炸的闪光和舰长声嘶力竭的喊叫:“……把数据……送回去……!那是……唯一的……”
日志戛然而止。
紧接着,那份加密的环境扫描数据包被强行破解展开。
数据显示出的,并非具体的星图或技术蓝图,而是一系列复杂到极致的、描述某种基础规则和谐共振模式的数学模型和能量频率图谱。其核心描述了一种如何将自身规则结构调整到与那片被称为“源初之光”的区域实现安全共鸣的方法。
-系统提示:获得特殊规则密钥【源初共鸣协议】!
-系统提示:解析协议需极高规则理解力与计算资源。
更令人震惊的是,数据包的深层加密层中,还隐藏着一小段附加信息,似乎是“潜影号”后时刻强行录入的:
“……‘彼岸’并非避难所……它是……某种更伟大存在的‘苗圃’或‘印记’……‘源初之光’……是钥匙……也是……试炼……”
“……‘观测者’……畏惧那里……其控制信号在靠近该区域时会急剧衰减……仿佛……被排斥……”
“……但同样……我们也无法长期停留……我们的规则结构……会被那里的高度有序同化……最终……失去自我,融入其中……”
信息到此彻底中断。
希望与警告并存!
“源初之光”确实存在,它是一个规则高度有序、甚至能排斥“观测者”控制的安全区!并且他们获得了进入其中的“钥匙”!
但那里并非天堂,而是一个充满未知风险、甚至可能抹杀个体存在的区域!
“立刻分析‘源初共鸣协议’!”林逸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仅是因伤势,更因这情报的巨大冲击力,“我们需要知道,实现共鸣的具体条件和……代价。”
分析团队全力运转。
“协议要求:共鸣者需具备高度纯净且稳定的规则结构,其核心频率必须与协议基准频率达成至少92同步率!”
“计算同步率……指挥官林逸,因规则异变及与‘心核’深度绑定,当前同步率预估……71……”
“圣光之愿,圣光能量特性契合度较高,同步率预估……85……”
“强行进入‘彼岸’,规则结构不同步者,将遭受持续规则侵蚀,最终彻底瓦解或被同化!”
“实现安全共鸣,需要……对自身规则结构进行深度纯化和调整,这需要时间、能量以及……极高的风险。”
现实再次变得残酷。他们找到了希望之地,却发现并非所有人都能踏入。
“观测者”主力舰队的威胁信号仍在不断增强,合围圈正在缓慢而坚定地缩小。他们没有时间让所有人都完成规则纯化。
“还有一个问题。”叶落知秋凝重地开口,“即使我们有人成功进入‘彼岸’,然后呢?那里能提供对抗‘观测者’的力量吗?还是仅仅是一个最后的避难所?如果只是避难所,我们之前的牺牲和抗争,意义何在?”
她的提问直指核心。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感应着“心核”与那份协议之间微妙反应的林逸,忽然睁开了眼睛。
“……不……‘源初之光’……不仅仅是避难所……”他的眼神闪烁着领悟的光芒,“那份协议……它是一种……引导。引导我们理解一种……不同于‘观测者’的、更本源的规则运作方式。”
他抬起手,“心核”在他掌心微微发光,与数据包中的频率图谱产生着细微的共鸣。
“‘观测者’的力量,建立在‘掠夺’、‘控制’和‘同化’之上。而‘源初之光’……展现的是一种‘共鸣’、‘共生’与‘编织’。”
“我明白了……‘心核’……它既是‘诱饵’,也是‘希望’的原因……”林逸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因为它蕴含的规则特质,与‘源初之光’同源!它是……一座桥梁!一座连接我们现有规则体系与那种更本源规则体系的桥梁!”
“它的价值不在于其本身的能量,而在于其蕴含的……规则蓝图和转换密钥!”
“如果我们能理解它,利用它,我们或许……不是要去‘彼岸’避难,而是要将‘彼岸’的规则特性……‘编织’进我们自身的宇宙!从根本上……改写‘观测者’赖以生存的规则环境!”
这个想法太过宏大,也太过骇人听闻。
改写宇宙的基础规则?!
但这似乎……与莱娜、与“缔造者”未竟的事业,与那远古世界舰领袖的警告,隐隐契合!
“但是,这需要时间……和庞大的能量……以及一个相对安全的实验环境……”圣光之愿指出关键,“而我们,两样都没有。”
“观测者”主力舰队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扫描图——那片被“观测者”畏惧、排斥的“彼岸”区域。
或许……那里是他们唯一能争取到时间和安全的地方?哪怕只能进去少数人?
然后,由这少数人,在里面尝试理解“源初之光”,完成“规则编织”的最终突破,再从内部……发动反击?
一个艰难无比的抉择,再次摆在了面前:是冒险让所有人尝试纯化,可能大部分人在过程中就被规则侵蚀或同化?还是……选择少数精英执行这最终的使命,而其他人……留下作为诱饵,为他们争取最后的时间?
无论哪种选择,都意味着牺牲。
林逸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每一张疲惫而坚定的面孔。
“技术团队,立刻开始分析‘源初共鸣协议’,制定最大效率的规则纯化方案,计算最佳人数和时间。”
“战术团队,重新评估‘观测者’舰队合围速度,计算我们最多能争取到多少时间。”
“我们需要数据……才能做出……最不坏的选择。”
希望从未如此清晰,道路也从未如此艰难。
他们手握钥匙,站在了最终的门扉前,却发现自己可能付不起那昂贵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