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农业兴国,从狙击四大粮商开始 > 第15章 父亲的问询

第15章 父亲的问询

此刻,林铭的心情极为不佳。

想着峰会上,马克那得意洋洋的笑容,王坤近乎谄媚的态度以及“落后二十年”这句刺耳的话,在他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一遍遍地回放。

刚才与林伟的谈话,这个儿子依旧没有透露最近究竟在忙些什么

于是,林铭决定再与儿子深入谈一次。

房门被轻轻推开,林伟走了进来。

“爸,还有事吗?”

林铭抬起眼,望着林伟片刻后,才开口道:“把门关上。”

林伟依言而行,走到书桌对面的椅子坐下,静待下文。

“近期您较少回厂,常前往研发中心,我刚才就想询问此事了。”

“王坤在上次集团会上,话里有话。告诉我,你到底在做什么?”

林伟深知,面对精明的父亲,完全隐瞒已不可能,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猜疑与阻力

不过“神农项目”的内核内容,尤其是那个超越时代的基因编辑串行以及自己有个叫“洞察之眼”的系统都不能透露。

他需在坦诚与保留间找到微妙平衡,既让父亲信服又不暴露底牌。

“爸,我确实是在跟陈老搞一些研究。”林伟迎着父亲的目光,语气沉稳的说,“这是我们本土大豆怎么提高竞争力的研究。”

林铭身体微微前倾,台灯的光在他眼里闪铄着:“研究?什么研究,需要你这么神秘兮兮的,还绕开集团正常的研发流程?”

林伟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文档夹,轻轻推到林铭面前。

近期实验记录摘要:《大豆抗病性与逆境生长表现》。

林铭带着疑虑翻开文档夹。

其中并非复杂的基因图谱或分子结构式,而是一系列对比照片与图表。

在仿真病虫害环境中,有一组大豆苗因为没有抗病基因而变得萎黄枯死,还有一组有抗病基因所以仍旧绿意盎然、茎秆粗壮。

不同水分条件下大豆根系发育对比图,一组根系网络更发达。

数据标注清淅,记录规范,照片也极具说服力。

农学院出身且多年从事大豆加工的林铭,其农艺学知识足以评判这些资料的价值。

“这些数据…来源可靠吗?是哪里的品种?”

林铭的食指停留在展现惊人抗逆性的图片上,语气缓和却蕴含更深的探究意味。

“品种基础是‘黑农35’,但我们进行了一些筛选。”

林伟谨慎地斟酌着措辞:“陈老还有我,都觉得咱们本土的大豆品种不是没有潜力,只是很多好的东西,特别是跟我们土里生长的东西共同进化出来的那些好特性,比如说和土壤里的小生物们怎么相处的这些事吧,在以前大家一心想着产量高的时候,很容易就给忽略了。”

说到这里,林伟语速突然加快,是由于“洞察之眼”和前世的认知让他不由自主地剖析下去。

“爸,你看这个根系对比,并不是所有发达的根系都是好根。我们关注的那个品系侧根构型已经改变,更愿意和特定的丛枝菌根真菌创建共生关系,这种共生体能大大提升对磷、锌等碳元素的吸收效率,而且它的菌丝网络本身还会产生一些抑制土传病原体的次生代谢物,这就相当于给根系穿上了“生物铠甲”。那些靠转基因技术导入抗虫抗除草剂基因的品种就没有这样的生态优势,在水肥条件差一点的边际土地上往往就表现得比较糟糕。

林铭听着儿子的分析,眼神中的惊讶越来越难以掩饰。

这不是简单的农学常识,这其中涉及到的微生物相互作用和养分吸收效率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考虑,都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的厂长甚至是他手下的大多数研发人员的认知范围。

这种深度与视角让他感到陌生且震撼

他再次低头,目光扫过那些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扎扎实实,可能孕育着巨大突破的苗头。

书房里陷入长时间的寂静,只有父子两人轻微的呼吸声。

林铭手指轻捏文档夹内纸张,内心震动渐趋平息,转为复杂权衡

良久,他抬了抬头,目光幽深地盯着林伟:“你跟我坦白交代,做到这一步有几分把握?离能真正取代或者去抗衡嘉谷这种大豆还差多远?”

林伟深知,最关键的时刻已然来临。

他吸了口气,目光迎上父亲:“爸,我不能说百分之百。农业科研里变量太多,但至少方向是对的,而且我们能看到一些好的苗头,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是把这些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时间。”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中既带恳求又带决绝:“所以,我请求您再给我三个月的时间。不要这么快就在嘉谷的合同上签字,至少别做出什么不可改变的事情来。”

“三个月…”林铭低声复述,身体无力地倚在椅背上,双眼缓缓合上

书房的阴影似无形之网,将其笼罩,他脸上满是疲惫,眉宇间隐现挣扎。

集团的业绩压力、董事会的不同声音、王坤等人的步步紧逼以及嘉谷那技术上不可阻挡的优势,都象是一副沉重的枷锁。

提前锁定低价转基因大豆原料,在目前这种形势下,无疑是最直接的保持集团竞争力的方法,甚至可以说是“最聪明”的办法。

然而,儿子出示的数据及超越其年龄与阅历的见解,如光芒般驱散了眼前的迷雾。

他回想起林伟这段时间的变化,那种沉静和专注,绝非伪装。

或许,这个一直被认为需要磨砺的儿子,确实察觉到了被他们这些“老家伙”忽视的事物。

终于,林铭睁开了眼睛,目光落在台灯昏黄的光晕上,低沉道:“集团那边牵扯的事情太多,董事会决议也不是我能全部左右的。

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深深地看了林伟一眼。

“做好你的事。”

林铭的声音又恢复了往日的沉稳,“把手里头的事,做到最完美,拿出真正无可挑剔的东西来。集团那边,我会看着办。”

没有明确的承诺,没有激动人心的鼓励。

但“我会看着办”这五个字,从一向守信的父亲口中说出,其分量林伟再清楚不过

这就代表着默许,代表着拖延,代表着他将会为“神农项目”争取到这最为关键的三个月缓冲期,他将承受着来自集团内外的压力。

林伟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他强忍住内心翻涌的情绪,郑重地点头道:“我明白,爸谢谢您。”

林铭没再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示意谈话结束。

林伟缓缓站起身,脚步轻缓地退出书房,轻轻带上了门。

门内门外,恍若隔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门外,是他必须以全部热忱去开拓的未来。

门内,是父亲用肩膀为他撑起的,暂时稳住阵脚的现在。

林伟深知,他赢得了一场关键战役,获得了最重要人物的信任。

这不仅是项目的转机,更是父子关系的一次破冰。

三个月内,他必须让“神农”发出真正震撼世界的声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