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农业兴国,从狙击四大粮商开始 > 第47章 沙漠的邀请

第47章 沙漠的邀请

次日上午,林伟端坐在香农集团董事长办公室的沙发上。

他的父亲林铭眉头紧锁,将一封精美的信函推到他面前。

“今早,经由外交部农业合作司转来的。”

林铭的声音带着些许凝重,“这是萨勒曼王国农业部发来的正式邀请函。”

林伟接过信函。

信函抬头是萨勒曼王国的皇家徽记。

内容以中阿双语书写,措辞典雅庄重。

信中提到,主管农业与水资源事务的阿卜杜勒亲王,通过某些“特殊渠道”密切关注着“神农大豆”在华国取得的成功,尤其对其在抗旱数据方面展现出的潜力极为重视。

亲王殿下正式邀请香农集团派遣技术团队,前往该国位于内夫得沙漠的示范农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沙漠绿洲农业合作试验”

“萨勒曼王国……”林

伟低声重复着这个国名。

这个坐拥巨额石油财富的中东国家,凭借庞大的主权基金投资和对粮食安全的执着追求,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这绝非简单的商业合作。”

林铭起身踱步至窗前,说道。

“石坚院士亲自打来电话,暗示这是高层期望推进的项目。这关乎我们在中东地区的整体战略,徜若能用我们的技术,助力他们在沙漠中种出庄稼,其意义,绝非商业利润所能相提并论。”

此时,林伟放在膝上的手指下意识地动了动,眼底深处,淡蓝色的光芒已经开始激活。

尽管尚未获取萨勒曼试验点的具体数据,但【洞察之眼】已依据“沙漠绿洲”“极端环境”等关键词,开启了初步的推演分析。

无数与高温、干旱、沙质土壤相关的数据流,如湍急的溪流般,在视觉界面的底层飞速掠过。

“你作何看法?”林铭转过身,望向儿子。

“这个机会千载难逢,风险固然不小,但身为华国人,只要国家有需要,我定当义不容辞!”

林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将邀请函轻轻放回桌面。

“四大粮商在中东苦心经营多年,其转基因种子及配套农业方案几乎拢断了整个市场。徜若‘神农’能在萨勒曼王国取得突破,就如同在坚硬的铁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这对咱们国家来说,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林铭点了点头,“董事会那边,反对的声音不会小。”

果然,半小时后的临时董事会议上,质疑声此起彼伏。

“我反对!”

一位资深董事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我们在国内都还没站稳脚跟,就要大张旗鼓地前往沙漠开展试验?要知道,那里水比油还贵!失败的概率极高,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比例。”

“王董所言甚是。”

另一人随声附和道,“而且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万一我们的内核技术在海外出现问题,或者被人给抄袭过去,那后果将不堪设想。这简直就是捧着金饭碗去乞讨。”

“我们目前资金链并不宽松,应当集中精力巩固国内市场,充分利用‘神农’带来的红利,而非盲目扩张。”

反对的理由颇为充分,会议室里悄然弥漫着一股保守的气息。

林伟静静地聆听着,直到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他身上。

他才缓缓起身,踱步走到投影幕布前,此时助手早已准备好了一份简短的演示文稿。

“各位所担忧的,无非是投入的风险与回报问题。”

“但请大家换个角度来思考。其一,萨勒曼王国提供试验场地,且提供大部分资金支持,还承诺共享数据,这降低了我们的直接成本。其二,风险的确存在,然而一旦成功,‘神农’品牌将迅速赢得国际声誉,其价值难以估量。其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他切换幻灯片,幕布上呈现出世界沙漠分布图。

“全球面临粮食安全压力的地区,有不少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带。若能证实‘神农’技术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尤其是在全球旱作耕地中,就意味着我们未来开拓的,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亩潜在耕地的庞大市场,这将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这不仅是销售种子,更是输出解决方案!”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董事,语气愈发深沉有力。

“我明白,肯定有人心里在嘀咕,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为何我们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跑到沙漠里去种豆子呢?那我请诸位想想,这些年我们国家,之所以在探月工程上取得的成绩。难道仅仅是为了在月球上插上一面旗帜吗?”

“当然不是。这是为了证明我们有能力踏上那片土地,是为了在未来的战略空间中,留下我们不可忽视的地位,是为了在探索的进程中,必然能够回馈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思维!我们如今挑战沙漠农业,意义同样在于此——这不仅是为了获取商业利润,更是为了证明,在关乎人类生存与未来的粮食安全领域,我们华国的科技,有能力在最为严酷的战场上站稳脚跟,并有决心为地球的未来,开创全新的可能!”

“是被动防御,还是主动出击、开辟第二战场?选择权在我们手中。”

林伟的目光最后落在父亲脸上,说道:“我认为,这不仅是一次商业合作,更是一次战略占位。若错过这次机会,我们或许会永远被困在国内市场。”

林铭沉思片刻,手指在桌面轻轻敲击几下,最终果断拍板:“风险可控,机遇难得。集团会全力支持这个项目。林伟,由你全权负责,组建团队,尽快拿出详细方案。”

散会后,林伟立刻投身工作。

几天后,一份关于萨勒曼王国试验点的文档摆在了他的办公桌上,文档包含初步的土壤成分分析、水质检测报告、气候数据等内容。

夜深人静时,办公室里仅一盏台灯亮着。

林伟紧闭双眼,全神贯注。

【推演进行中…】

【警告:环境压力等级判定为“极端”。

【初步优化方案生成中…】

【方案构成:1生物干预:建议引入特殊耐旱微生物菌剂(代号:jt - 7),其目的是在作物根系周围形成高效保水微生态膜,并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钾元素。内核菌种配伍及培养条件:(一串复杂的微生物串行和培养参数闪过)。2工程干预:设计仿生节水滴灌系统。建议采用非均匀布设方式,在滴头出口添迦纳米涂层以减缓出水速度,使其与土壤水分渗透速率相匹配,最大程度减少深层渗漏。渠道要埋设在沙层下方15的位置,以此减少水分的蒸发。

3物理干预:配套智能可变遮光滤网膜系统,该系统可依据实时光照强度自动调节,在正午极端强光时段进行部分遮阴,降低叶面温度和蒸腾作用。4综合管理:建议采用高频低量水肥一体化精准补给模式…】

【备注:按此方案,理论水分利用效率可提升约350,理论亩产,预估可达沙地农业先进水平】

林伟睁开双眼,长长舒了一口气。

方案有了,但难度远超想象。

尤其是那份jt - 7微生物菌剂的配方,复杂程度极高,林伟直接将其列为最高机密,仅由自己掌握。

接下来的一周,林伟开始挑选人员。

陈连山教授当仁不让,承担起技术总控和带队的重任。老人家听闻这个挑战时,不但没有退缩,眼中反而闪铄着兴奋的光芒。

张耀阳又一次被委以重任,负责整个团队在海外的安保和后勤保障工作,他马上着手研究萨勒曼王国的法律法规以及安全角势。

此外,林伟还从集团研发中心和合作院校抽调了数名在环境工程、微生物研究及节水灌溉领域的精英骨干,组成了一支十人左右的精干团队。

出发前一夜,林伟再度核查了所有准备工作与应急预案。

在机场候机厅,团队成员陆续通过安检。

林伟和前来送行的父亲紧紧地握了握手。

“凡事都要小心。”林铭沉声说道,“家里有我照管。”

林伟点了点头,转身朝着登机口走去。

巨大的客机轰鸣着冲上云宵,舷窗外,东海市的轮廓渐渐模糊,最终被云层屏蔽。

飞行平稳之后,林伟调整了一下座椅,目光望向窗外。

下方,熟悉的广袤国土在视野中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那绵延至天际、令人心生敬畏的土黄色浪潮——沙漠。

他轻轻靠回椅背,闭上了双眼。

“沙漠……”他在心中低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斗,“洞察之眼,此次就看你的极限了。我们定要在这片绝境中,种出属于华国的绿色奇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