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农业兴国,从狙击四大粮商开始 > 第80章 釜底抽薪

第80章 釜底抽薪

林伟的桌上摆放着“生命之稻”项目的最新进展报告。

他正在仔细查看报告中的内容。

突然,张耀阳推门而入。

“林总,刚收到消息。”

他将一份简报放在桌上,说道,“亚历克斯·怀特上周秘密抵达华盛顿,与多位参议员进行了会面。农业委员会主席约翰·克劳福德正式提出对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301调查申请。”

林伟心中猛然一紧,看来该来的终究还是躲不过。

简报内容让人看胆战心惊。

克劳福德在提案中振振有词,指责华国对“神农”等农业科技企业给予“不合理补贴”,严重扰乱了全球粮食市场秩序,违背了国际贸易准则。

提案要求对华国农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并限制相关技术出口。

“他们挑了个绝佳的时机。”

林伟淡淡道,“全球粮价飙升,正好把祸水往我们身上引。”

张耀阳补充道:“我们在华盛顿的连络人透露,嘉谷动用了全部游说力量,至少有十家律师事务所和公关公司参与其中。克劳福德参议员的竞选基金,上月刚收到一笔来自嘉谷行动委员会的巨额捐款。”

就在两人商讨应对之策时,李红敲门进来,脸色略显凝重。

“林总,您最好看看这个。”

她打开电视机,屏幕上国际频道正播放着专题报道。

主持人语气严肃,背景画面交替呈现出华国粮仓与非洲饥民的对比影象。

“最新调查显示,华国正借本次全球粮食危机大规模囤积粮食。专家估计,其储备规模已超出实际须求的百分之四十……”

报道里所谓的“专家”,正是与嘉谷长期合作的顾问。

他们蓄意混肴国家战略储备和市场行为,把合理的粮食库存污蔑为“囤积居奇”。

紧接着,屏幕上出现英国《经济学人》网站的头条标题。

“华国的粮食野心——正在扼杀发展华国家的生存权?”

更令人忧虑的是专业领域的发声。

新闻中多位学者的联名信,对“神农技术”的安全性表示“严重关切”。

尽管信中拿不出任何实证,却反复强调“基因编辑技术的不可控风险”。

“地球生态前沿”等组织也适时发布报告,宣称“神农大豆可能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建议各国暂停进口。

这一套组合拳来得十分迅猛。

“舆论战拉开帷幕了。”

林伟关掉电视,说道,“怀特此举是要釜底抽薪。”

他迅速接通了与“粮食安全应急工作小组”的视频会议。

屏幕的另一端,各位领导的神情同样严肃。

“情况已经明确。”

主持会议的领导开门见山地说道,“外媒的报道在部分国家产生了负面影响。东南亚的几个传统合作伙伴向我们表达了关切。林伟同志,你们处于前沿阵地,感受最为直观,有什么应对策略?”

林伟整理了一下思路:“领导,我觉得应分三步来做。其一,必须马上通过官方渠道澄清事实。建议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我国粮食储备的实际数据以及保障国内供应的基本准则。”

“其二,针对技术安全方面的质疑,我建议组织国际媒体和权威专家参观我们的研发基地。以透明的方式展现‘神农’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三,要借助友好国家的发声。萨勒曼王国与我们合作已久,他们的证言最具说服力。欧罗巴农业虽然态度含糊,但基于商业利益考量,应该也愿意说几句公道话。”

领导点头表示认可:“思路很清淅。官方回应这一块,工作组会协调各部门立刻落实。技术展示这部分,就交由你们负责。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

会议结束后,林伟的意识沉入【洞察之眼】的系统界面,淡蓝色的光幕在视野中铺展开来。他激活“宏观战略推演”权限,将当前收集到的舆论数据输入系统。

【正在构建多维信息模型……】

【关键节点分析:】

【1国际媒体话语权分布:西方主流媒体掌控着全球70的农业新闻报道渠道。】

【2意见领袖影响力图谱:识别出27位在全球农业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者,其中9位与嘉谷存在利益关联。】

【3舆论发酵路径预测:当前负面报道将在72小时内传播至全球13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

系统给出的推演结果使他对局势有了更为清淅的认知。

这是一场精心谋划的全球性舆论围剿。

第二天一早,林伟便开始进行部署。

他亲自致电黑省农垦集团,安排国际媒体参观“神农金甲”大豆种植基地的相关事宜。

同时,他让陈连山准备技术资料,要求以最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外界阐释“神农”技术的原理与安全性。

与此同时,他与萨勒曼王国的阿卜杜勒亲王取得了联系。

亲王听闻此事后极为愤慨:“这是赤裸裸的污蔑!我们沙漠农业项目的成功便是最好的例证。我会立刻安排王室新闻办公室发布声明。”

“埃里克先生,”

林伟直截了当的说道。

“徜若‘神农’被污名化,你们已经获得授权的大豆肽技术在欧洲市场也会受到影响。这将是双输的局面。”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我明白了。我们会基于事实发表观点。”

三天后,商务部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

面对外媒记者连珠炮似的提问,发言人镇定自若地公布了华国粮食储备的详细数据,严正驳斥了“囤积居奇”的不实指控。

同日,来自十二个国家的媒体记者走进黑省的“神农”种植基地。

站在广阔的豆田前,陈连山耐心解答每一个技术问题,用科学数据回应所有质疑。

萨勒曼王国的声明也在全球各大媒体刊登,亲王的措辞铿锵有力:“与‘神农’的合作让我们的沙漠变成了良田,这是科技的进步,并非威胁。”

这些努力已然开始显现成效。部分国际媒体的论调发生了微妙转变,开始出现相对客观的报道。

怀特这一招着实阴狠,直接将商业竞争提升到了政治和意识形态层面。

但林伟并未心生畏惧。

相反,一种前所未有的斗志在他心中熊熊燃起。

这场话语权之争,他必须取胜。

不仅是为了“神农”体系的存续,更为了那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大国应有的尊严与话语权。

桌上的座机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接起电话,那头传来工作小组领导的声音:“林伟同志,高层留意到了你们的应对举措,效果不错。不过,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明白。”

林伟的声音无比坚定,“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