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 第747章 天幕说我是千古一帝3

第747章 天幕说我是千古一帝3

待到女子声音落下,天幕也随之消散,天空又恢复为碧绿。

刚刚仰头太久,宋沛年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脖子,脸上尽是一片迷茫。

院内众人也都神情恍惚,还没有彻底从天幕中回过神来。

恍惚中还夹杂着丝丝欢喜,想来是听到了那句顾首辅未来新朝还要做几年首辅,这也意味着顾家不会衰败。

或是今天发生的一切冲击力太大了,宋沛年和顾瑜二人交换庚帖一事也潦草收尾,草草交换。

顾瑜前后脚随着宋沛年出了院子,她站在光影交界处,一张脸如初雪般透亮,长相温婉柔弱,眉间又透着一股韧劲,如同烧不尽的野草,望向宋沛年的目光欲言又止。

周边丫鬟知道顾瑜有话要对宋沛年说,于是纷纷退至一旁,看得到二人,确认二人不会做出不合礼节的举止,但又听不清他们二人说什么。

顾瑜一直都以为她和宋沛年都是那场祸事的受害者,是她将他卷入了旋涡。

她对他是有愧的,但内心更深处又是庆幸的。

比起顾瑕算计她的那个男人,她更乐意嫁给面前这个男人。

虽现在不知道他的品行能力如何,但至少长得好看,饭都能多吃两碗。

顾瑜虽然一直生活在笼子中,改变不了笼子的框架,但是她一直都努力将笼子的内饰搭建地更舒适更合她的心意,能够让她更好地生活。

面前这人未来要与她长伴一辈子,她接受了这个现实,所以也想要和他好好经营他俩的小家。

她将一直带着的荷包拿出来,面上浮现了红晕,“上一次见你一直随身携带的荷包用旧了,所以我给你做了一个新的。”

想了想,又补充道,“我亲手做的。”

青色的荷包如同半剖莲蓬,荷包上绣着深绿色的竹子,竹叶层层叠叠,收口处缀着三股捻丝编的流苏,末梢串着米粒大的墨绿色的玉珠子。

递给他荷包的手有一丝颤斗,宋沛年伸手将荷包接过,唇角勾出一抹浅笑,“多谢。”

回答他的声音细若蚊蚋,“举手之劳,不必言谢。”

宋沛年微微抬眸,直视顾瑜的眼睛,“我会对你好的。”

声音干净透亮?,就象山泉水般清澈,语气也没那么温柔,但是顾瑜却听出了他声音里的坚定。

顾瑜的心莫名地颤了一下,她鬼使神差地冲宋沛年点点头,“好。”

思绪回笼时又添了一句,“我也会的。”

如果你对我好的话,我也会对你好的。

顾瑜听到贴身丫鬟传来的脚步声,知道这是来人了,开口道,“你先回吧。”

宋沛年对她颔首,“好。”

顾瑜看着宋沛年的背影消失不见,这才转回身子,入目就是顾瑕那轻视的眼神。

顾瑕居高临下地看着顾瑜,嘴角勾起一抹嗤笑,“也就你将那穷书生当个宝。”

顾瑜没有搭理顾瑕,反而往后退了一步,拉开二人的距离。

顾瑕见状冷哼了一声,她最讨厌顾瑜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说不定心里早就恨死了。

落井下石继续道,“不要以为你未婚夫是个读书人,恐怕他身上的泥点子都还没有洗干净呢。”

“你那未婚夫就是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也就是运气好才混了个进士名头,连翰林院都混不进去,一辈子顶天也就是个九品芝麻官,这还是背靠我们顾府。”

顾瑜闻言面无波澜,她抬头望向顾瑕,“三姐你说完了吗?若是说完了我还要回去绣嫁衣。”

顾瑕还没有开口刺回去,一道更年轻的女音插了进来,“三姐你和这个呆子有什么好说的,快点儿陪我去绣房看看我的新衣裳做出来了没,我想穿着新衣裳参加长公主的宴会。”

来人是顾瑜的双胞胎妹妹顾珍,她冲着顾瑜哼了一声,拉着一脸得意的顾瑕走了。

她好似预见,因为顾首辅,未来顾府所有的女儿,除了顾瑜在地上,其馀的姐妹都将会在天上。

顾珍以前就看不上这个三棍子打不出响屁的七姐,未来只会更加看不上。

顾瑕和顾珍姐妹二人与顾瑜擦肩而过,顾瑕还十分坏心思地撞了撞顾瑜的肩膀。

顾瑜被撞地一个趔趄,另一只手紧紧握着刚刚被撞的肩膀。

脑海中反击的计划还没有成型,面前又出现了一位脚步匆匆的少年。

双胞胎里的弟弟顾璋,他一脸担忧地看着顾瑜,声音也有些焦急,“七姐,你没事吧?”

说着还上手扶住顾瑜的骼膊。

顾瑜摇摇头,冲他露出一抹柔笑,“我没事的。”

顾璋眉头紧皱,很是气愤开口道,“我刚刚出来时正好撞见了!三姐就爱欺负人,以前嘴上逞几句,现在还动手了,真是太可恶了!”

见顾瑜面色不好,猜测许是顾瑕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多半也是围绕他未来那个七姐夫。

顾璋小心翼翼开口宽慰道,“七姐,你别听三姐瞎说,我看七姐夫就还不错,长得好,举止也有度,未来指不定前景无量。”

说完这话,顾璋左右瞟了瞟,将丫鬟挥下去,又在顾瑜耳边小声道,“未来姐夫独身一人,七姐你没有公婆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七姐你还不用受婆婆的气呢,你看隔壁大伯母常常软刀子刺二嫂,白天黑日地给二嫂立规矩,二嫂自从嫁给二哥瘦了一大圈。”

顾瑜闻言拍了顾璋肩膀一巴掌,白了他一眼,嗔怪道,“这话你可不能说。”

顾璋连连点头,冲着顾瑜咧嘴笑,“所以,七姐,凡事咱就往好里想,不去想那些糟心事儿,免得气坏了身子。”

顾瑜看着面前好似哥哥的弟弟,心中一暖,点头应好。

家中兄弟姐妹,唯有顾璋这个弟弟待她一片真心了。

-

顾光楣顶着一身疲倦回到府中,连着休息了好一会儿才算是将气给喘匀均了。

听到门外下人通报顾老夫人来了,顾光楣这才坐直了身子。

顾老夫人进了书房之后打量了顾光楣一眼,虽没有开口询问,但是也知道现在顾光楣的路恐怕有些不好走。

天幕说他新朝还当了几年的首辅,可是现在上面那位又是个什么想法呢。

惠康帝现在预知了未来,未来有没有启明帝的存在还两说,毕竟谁不想要自家的江山千秋万代。

尤其听那天幕上的女子说,之后将会揭秘启明帝的身世。

顾光楣显而易见也不想同顾老夫人谈论朝堂上的事,转而开口询问今日顾瑜交换庚帖一事。

顾光楣挑起话头,顾老夫人顺着他的话道,“今儿个已经成功将两孩子的庚帖换了。”

说罢实在没忍住抱怨道,“老二家的真的太不象话了!竟然偷偷将禁足的顾瑕给放了出来,还美其名曰见证妹妹的人生大事,谁看不出来她就是来看瑜儿热闹的!”

提起顾瑜,顾老夫人又想起了宋沛年,还有二人的亲事,有些郁闷地捏了捏眉心。

顾光楣见状开口宽慰道,“木已成舟,往后让大郎几个多多照料瑜儿这个妹妹。有顾家在,往后瑜儿的日子差不到哪儿去。”

顾老夫人长叹了一口气,“但愿吧。”

顾光楣手指点了点桌子,“给瑜儿的压箱子银子再加一千两,一会儿我让顾木拿给你。”

顾木是顾光楣的私人管事,顾光楣这话的意思是这一千两从他的私库里出,而不是从公中给顾瑜添。

再换句话的意思,顾光楣只会给这一个孙女添一千两的压箱银子,其馀的孙子孙女没有。

顾老妇人闻言有些意外,但是转念想顾瑜这个孙女确实让人心疼,也开口道,“那我也从我私库里给瑜儿添五百两的压箱银子。”

有了这些银子,又有顾家在,只要顾瑜是个聪明的,日子就不会过得太差。

顾光楣‘嗯’了一声,又道,“老二一家都靠不住,瑜儿的亲事劳你多看顾一二。”

家中子孙多,尤其是孙子孙女就有十来个,除了长孙顾光楣多费了点心思,也就在顾瑜身上花费的心思最多。

究其原因,还是他曾见顾瑜的字写得颇有风骨,他那段时间恰逢闲散在家,便带着顾瑜写了一段时间的字。

后面见顾瑜聪慧又爱读书,又时不时抽空指点她读书时遇到的迷津。

顾老夫人想到二房一家就是满肚子的气,不过还是点头应道,“我知晓。”

生老二那崽子还不如生块叉烧!

-

凤仪宫。

惠康帝一会儿走过去,一会儿走过来,足足在殿内转了十来圈,将谢皇后眼睛都给晃花了。

最后实在没忍住,谢皇后不耐开口,“你转够了没?停下来好不好?也不嫌累得慌。”

没忍住还送给了惠康帝一个白眼。

惠康帝与谢皇后是少年夫妻,风风雨雨几十年,两人比起爱人,更象是亲人。

惠康帝在谢皇后面前也卸下了平日的伪装,冲着她嘿嘿笑了两声,然后大马金刀坐在了她的身旁,手背来回拍打着掌心,“仪书,我愁啊!”

谢皇后瞥了惠康帝一眼,“愁杀不杀那启明帝?”

被戳破心思,惠康帝一脸坦然,“知我者,我妻也。”

谢皇后伸出手指点了点惠康帝的额头,“真杀了他,你不怕天下百姓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你?”

惠康帝握住谢皇后的手,“怕啊,我怎么不怕。”

“但是比起被百姓的唾沫淹死,更怕没了那劳什子启明大帝,未来会变得不一样。”

听那天幕女子的口吻,因为那启明帝,后世国家依旧立于万国之巅。

算了,这天下给他吧。

谢皇后见惠康帝一脸悲痛,好似在他心口剜了一刀似的,无语道,“那女子不是说要揭秘启明帝的身世吗?你将那启明帝收为义子,将皇位传给他,让他继承你老宋家的江山不好吗?”

总比传给现在那群废物皇子强。

惠康帝闻言眼睛一亮,万分惊醒地看向谢皇后,“这法子可行!”

高兴过后,惠康帝突然觉得这个场面似曾相识

好象前几日刚刚出现过?

惠康帝连连摇头,不不不,他可和老六那个狗崽子不一样,他是出于私心,自己是为天下百姓考虑!

-

七天过去,在众人的日日期盼中,那块天幕终于再次出现。

天幕上的女子依旧是那副装扮,除开头上的冠换了一个,不再是之前那种有珠帘的,而是金灿灿的盘龙冠。

【hello,宝子们,欢迎来到久久的频道!上一期主播已经为大家讲解了燕陵末代那些糟心事儿,今天在讲我们启明大帝的趣事之前,主播就先给大家聊一聊启明大帝的身世。】

【众所周知啊,启明大帝刚出生一口奶都没有喝就被人给扔在了荒郊野岭等死,好在我们启明帝运气好嗓子也好,嚎了一个钟头终于嚎来了救赎他的光——

养了他三年的老猎户。】

【老猎户走后,我们小可怜启明帝又变成了一个人。好在老猎户所在的村子村民淳朴善良,见启明帝可怜常常投喂他,也算是吃百家饭长大了,再稍微大一点还被送到了村里的族学免费上学。】

【当然啦,我们启明帝也是个好宝宝,授人以渔,后面登基了便将国子监等学校全修到村里,有了学生,就有了购买力,村民们靠给监生们卖吃的都衣食无忧,更不要提整个村子的学术氛围,以及未来对村里小孩子的影响了。】

惠康帝等人从这句话中快速捕捉到关键信息,国子监这玩意儿只存在京城,启明帝最多将其修到京郊,故此启明帝是京郊人士!

【还有后面的实验田什么的,启明帝全都放在那个村里。主播不开玩笑,后面得到那村子的户口比科举考试还要困难!村民只要走出去说我是这个村的,别人都高看你几分!

【有时候就连官员都不敢得罪村民们,毕竟真的直达天听,村里的大娘还抱过我们启明帝呢。】

嚯!

这么厉害的吗?

哪个村子这么厉害这么幸运啊。

也就是此时,京郊小宋村的村长宋大顺默默将视线投到了一旁的宋沛年身上。

要是那启明帝是大年子就好了。

毕竟听着还挺符合的。

宋大顺猛吸了一口叶子烟,算了,大白天的他做啥美梦。

天幕上的女子面上闪过一丝无奈,满不在乎摊手道。

【启明帝是一个好的统治者,但他读书上除了运气好,确实没啥天分,侥幸中了进士就被发配到了西北吃沙子,导致启明帝与他的亲爹惠康帝一辈子都没有相见过。】

砰!

惠康帝一下子没坐稳,直接就从龙椅上摔下来了。

启明帝的亲爹惠康帝。

那不就是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