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您怎么了?”
“没事。”
回到房间,让一夜没睡的小徒弟去休息。
他自己看着襁保中的岳崇古有点犯难。
当初重阳也是这么大的时候被师父抱来的青牛观。
那时候有师父和他两个人照顾。
现在师父不在了,虽然重阳也长大了,但你不能指望一个八岁的孩子真正承担起照顾婴孩重任。
交给山下的夫妇代为抚养也是一个办法。
但怎么挑选对象是个大问题。
知人知面不知心。
而且就算知心,心也在不断变化。
变量太多了。
所以还是自己亲自来的好。
“重要的是先解决‘吃’的问题。”
自己的青牛观也不能请奶娘,他没问题,但女人就不一样了。
舌头底下压死人的事,他也不是没见过。
思索片刻后,眼睛一亮。
“有了。”
推门出去。
朝院子外面的仆人招了招手。
“道长。”
“你们郭有福郭管家呢?”
“后院都闹翻天了,各房知道老爷和四少爷过世的消息后都来抢家产,老管家正在跟他们周旋。”
郭家作为郭家镇最大的坐地户,除了郭守存这个嫡脉,还有各庶脉,出了五服的就更多了。
现在郭家主脉只剩下一个还没长大,又痴傻的五少爷。
肯定保不住家产。
这种事他见的太多,不想管,也管不着。
“劳烦告诉郭老管家,就说贫道想要一头下奶的母牛。”
“母牛?”
林凤九点了点头。
找不来人奶,就只能用兽奶。
前世他见惯了人们喝牛奶,所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牛。
“道长稍待,我这就去通知管家。”
虽然搞不清楚这神通广大的林道长为什么要母牛,他还是不敢怠慢,匆匆跑去后院。
岳崇古的抚养问题有了解决方向。
林凤九也放了心。
把得来的宝物一一清查。
首先就是郭笑云的九节雷锏。
整根铜锏长三尺九寸,上下九节,分有八面,每一面上都浮雕雷纹。
手柄为圆柱形,兽形吞口上方有两个古拙的铭文。
夔牛。
“夔牛锏,倒是好名字。”
林凤九细细感应着夔牛锏内的灵纹结构,一如他先前所料。
这宝贝确实是从上品法器跌落下来。
但想把它养回去也不容易。
不过比起从零开始祭练一件上品法器要容易得多。
再就是‘千魂幡’,郭笑云拿着几颗阴雷珠跟至真道人同归于尽时的冲击,在‘千魂幡’表面留下了一道半尺长的裂口。
俨然重创了这件‘半步上品法器’。
不过上品法器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只要不是伤到根基,有足够的时间,还是能修复的。
林凤九神识浸入,一片鬼气森森的空间呈现在心底。
“咦?”
角落里居然出现了郭笑云虚幻的躯体。
看其魂体,显然到了崩溃的边缘,但被‘千魂幡’吸纳来的阴气维持着,并未彻底消亡。
“算了,帮你一把吧。”
林凤九催动法力祭练‘千魂幡’。
但很快又出了意外。
法力一催,一个诡异的灵纹从‘千魂幡’浮现出来。
虽然他不擅长炼器,但修道多年,又做过上清派掌门,见过的法器的法器众多,品鉴能力远超同侪。
一件法器内的禁制灵纹该是什么样子,看一眼就明白。
但在这件‘千魂幡’内,明显多了一个没什么用处的灵纹。
感受着灵纹中散发的道韵,一想就明白了它的目的:定位。
很显然,麻五四或者说五通真人殷素空,打算拿到‘虚空蝶’后就黑吃黑。
这也可以理解。
一件上品法器太珍贵了。
当他在一个毫无背景的山野散修手里时,很难不让人心生觊觎。
这种事他上辈子就见多了。
略作考虑,没有立即去动这枚灵纹。
修道人进入灵台,随着修为、道行的提升,都会生出一点先天感应,尤其涉及到自身祸福的时候,会更敏锐。
道行越高,感应越清淅。
他现在大战一场,自身消耗严重,暂时不想惊动对方。
在‘千魂幡’内留下自己的神识烙印后,法力一催,周围灵气滚滚而来。
幡内空间的阴气骤然浓烈起来。
很快,一个身穿黄色罗裙的女子身影也逐渐显化出来。
只是其气息萎靡,情况比郭笑云好不了多少。
对此,林凤九也不意外。
这女鬼的魂体虽然毁于郭笑云的阴雷珠,但她已经被‘千魂幡’祭练过,三魂与千魂幡绑定,只要千魂幡不灭,这女鬼就不会灭。
看到‘千魂幡’的鬼气积攒的差不多了,这才把郭笑云的三魂跟‘千魂幡’祭练到了一起。
这样一来,他也跟那女鬼一样,就算魂体破碎,也不用担心彻底消亡了。
不过他这一举动,明显满足了‘千魂幡’晋升上品法器的条件之一。
肉眼可见,‘千魂幡’吸纳灵气的速度提升了数倍。
内部的鬼蜮空间变得更大,阴气也变得更加浓郁了。
眼看郭笑云的情况稳定了。
林凤九便没再多管。
又取过一枚如意。
这原本是放在岳崇古身边,抵御地下空间的阴气、鬼气的。
林凤九原以为只是单纯的温玉如意。
现在才发现,这是一件中品法器。
主要功用有二,静气凝神,辅助观想;以及以催发纯阳之气,灭魔除鬼。
如意背面有两个灵纹。
白云。
“白云?这是白云观的宝物?”
至真道人纠集麻五四灭了白云观,观中的宝物当然也落到了他们手里。
把玩一番后放到一旁。
林凤九又翻了翻至真道人的兜囊,找到了三枚阴雷珠,以及三十多粒‘青华玉露丹’。
除此之外就是典籍了。
《鹤寿真解》,明显是白云观的传承道书。
里面的内容很驳杂,明显是多年搜集拼凑而来。
这也正常,比起那些真正的大派,白云观这种底层小宗门,任何一门法术都是珍贵的。
林凤九简单翻了翻就没了兴趣。
比起上清派的传承,差的太远了,完全没有可比性。
其它还有一些至真道人搜集的正邪两道的道书法术,还不如《鹤寿真解》。
检查了一遍后,分门别类的收到自己的兜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