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嗓子早已沙哑,每说一句话都象吞了把刀片。“您好,请问您是李芳吗?我们需要再次确认失踪人员张某某的信息什么?人已经找到了?那为什么不撤案?”他烦躁地挂断电话,在记录上狠狠画了个叉,“这些无效信息占了三分之一,简直是浪费时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凌晨两点,办公室里的气氛愈发压抑。咖啡壶里早已空空如也,泡面盒堆成了小山,烟味和汗味混合在一起,让人喘不过气。技术员大刘突然咒骂起来:“人脸识别系统又崩溃了!刚才筛查到的疑似对象全没了!”他疯狂敲击着键盘,屏幕上不断弹出错误提示框,气得他一脚踢翻了旁边的垃圾桶。
小周在各个工位间来回踱步,不时俯身查看组员们的进展。他发现实习生小林趴在桌上睡着了,嘴角还挂着口水,计算机屏幕上的失踪人员照片仍在缓慢滚动。他轻轻叫醒她,递过去一块巧克力:“吃点东西,再坚持一下。”小林红着眼圈点点头,咬下巧克力的瞬间,眼泪却不受控制地掉了下来。
凌晨四点,希望的曙光似乎出现了。小王在系统里发现一条疑似匹配信息:失踪人员赵某某,48岁,三年前因胃溃疡做过胃部切除手术。小周立即带队前往赵某某家中核实。然而,当他们推开破旧的房门,却发现赵某某正坐在轮椅上,对着电视傻笑——他因突发脑溢血已卧床两年,根本不可能是死者。
回到警局,天已经蒙蒙亮。组员们东倒西歪地瘫在椅子上,眼神空洞无神。小周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记录,那些被红笔划掉的线索象一道道伤口。“大家休息三小时,”他的声音低沉而疲惫,“九点继续排查周边城市的失踪人口库。”
没有人回应,只有此起彼伏的叹息声。小林趴在桌上小声抽泣,老周默默地收拾着散落的文档,小王则盯着天花板发呆。窗外,城市的路灯渐次熄灭,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他们,又要在茫茫信息中继续查找那一丝缈茫的希望。
第二天一早,李明组织赵凯案情分析会。
会议室的空调发出低沉的嗡鸣,与投影仪的运转声交织成单调的背景音,同事烟雾弥漫。李明站在白板前,用红笔重重圈出案发现场的卫星图,晨光通过百叶窗在他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纹路。次案情分析会,所有线索摊到桌面上,现在需要突破性进展。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扫过台下黑眼圈浓重的组员。
小杨率先起身,身后的屏幕切换成三维建模的案发现场,每一块瓦砾都被标注着精确的坐标。米,呈不规则椭圆。笔指向坑壁的分层结构,"上层为建筑垃圾回填土,下层检测到含有机质的原生土,推测尸体填埋时间在20 - 22天前。当画面放大到挖掘机铲斗时,金属表面的生物组织残留泛着诡异的荧光。
张林的解剖报告让会议室气氛骤然凝重。投影幕布上,尸体颅骨的ct影象泛着森白,凹陷处的骨裂纹路如蛛网般扩散。致死原因为颅脑损伤合并机械性窒息。他调出解剖视频,手术刀划开颈部皮肤的瞬间,暗红色的腐败血水渗出,"喉骨左侧甲状软骨骨折,呈现典型的单手扼压痕迹,根据受力角度判断,凶手身高应在178 - 185之间,惯用右手。
当画面切换到胃部残留物分析时,几个组员下意识别开脸。胃内容物检测出甲胺磷残留,但剂量不足以致命。推眼镜,声音突然压低,"重点是这个——死者曾进行billroth - ii式胃部切除手术,吻合口愈合良好,推测手术时间在3 - 5年前。齿磨耗分析图,"切牙磨耗达五级,结合耻骨联合面形态学特征,综合判断年龄在45 - 50岁。
小王重重将一摞卷宗拍在桌上,塑料封皮撞击声清脆刺耳。。他展示着监控截图,画面里保安制服的身影正在切割钢筋,"但经过时间线比对,其作案时间与命案完全错开。走访工地137名工人,均未发现死者与陈海有交集。出小周整理的失踪人口排查表,"4372条记录中,符合年龄和手术特征的37人已全部排除。
短暂的沉默后,李明在白板上画出三个大大的问号:"稀有木材、朱砂来源、小指骨折。能否从微量物证反向追踪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