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 > 第638章 捷报大报道!

第638章 捷报大报道!

常凯伸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但要注意分寸\"

他拿起钢笔,在文件上勾画着。

国军各部在此役中的重大贡献。

是在国府的英明领导下,各抗日武装精诚团结,才取得如此辉煌战果\"

常凯伸的思绪却越发清晰:一方面要借这场胜利提振全民士气。

另一方面也是给林枫一个面子,毕竟,他从未放弃过拉拢林枫的念头。

次日清晨,全国各大报纸同时刊发平安大捷的消息。

平安会战大捷的消息犹如一道惊雷,瞬间传遍大江南北。

从敌占区的秘密传单到后方的街头巷尾,人们争相传颂着这个振奋人心的捷报。

《抗日日报》以《三日荡寇记——特种团光复平安县城纪实》为题。

用饱含激情的笔触描绘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全歼日军精锐第五师团,光复平安、武义两城\"

报道不仅详细记录了特战旅的英勇作战。

还客观记述了八路军其他部队、国军、晋绥军等友军的协同作战。

随文刊登的战场照片更是震撼人心。

战士们冒着炮火冲锋的英姿。

光复县城时百姓夹道欢迎的感人场景。

日军中将中村明人、河越重定的尸体特写。

在延城,伟人看到报纸后,破例让炊事班做了一碗红烧肉庆贺。

随后,全国各大报刊纷纷转载报道。

《大公报》以《晋西北大捷记》为题进行专题报道。

《民国日报》开辟专栏分析战役意义。

《抗日公报》连续三日刊发系列报道。

最具影响力的是《申报》。

他们在头版头条全文转载《抗日日报》报道的同时,还配发了重磅评论。

它向世人证明:日寇并非不可战胜!

这份发行量惊人的报纸,将胜利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

平安会战的捷报犹如春风般迅速传遍全国。

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敌占区的秘密传阅到后方的公开讨论。

这场胜利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

这些振奋人心的叫卖声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

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好奇地问道。

报童麻利地展开报纸,指着头版照片说。

在茶馆里,说书人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平安会战的经过:

听众们屏息凝神,时而发出惊叹,时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校园中,学生们自发组织起庆祝活动。

一位青年教师指着报纸,对学生们说:\"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

就连敌占区的百姓,也在暗中传递着这个鼓舞人心的消息。

一位商铺老板偷偷将报纸藏在货物底下,低声对熟客说。

街头巷尾,报童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却挡不住老百姓们的好奇与热情。

老农恍然大悟,连忙掏出几个铜板。

茶馆里,人们争相传阅着最新的战报:

老师推了推眼镜,声音有些哽咽。

这场胜利带来的喜悦,如同春风般吹拂过饱受战火摧残的神州大地。

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不再是生活的艰辛,而是\"林枫\"、\"特战旅\"这些令人振奋的名字。

总之,捷报传来,举国沸腾!

平安会战这场出人意料的辉煌胜利。

犹如一道闪电划破抗战的阴霾,照亮了整个神州大地。

从白山黑水到江南水乡,从黄土高坡到巴蜀盆地。

无数民众捧着油墨未干的报纸奔走相告,热泪盈眶。

茶楼酒肆里,人们拍案叫绝;田间地头间,乡亲们喜极而泣。

这场胜利来得如此突然,却又如此振奋人心!

前线将士们更是士气如虹。

一位老兵抚摸着缴获的日军钢盔,激动地说。

而林枫和他的特战旅,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传奇。

街头巷尾,人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这支神秘部队如何神出鬼没,如何以少胜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