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洪武北伐,刨除朱元璋北伐的哼哈二将徐达、常遇春。】
【我们来说一说朱元璋北伐的第三打手,朱重八的好外甥“阳光开朗大男孩”李保儿李文忠。】
【说起李文忠的战绩,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大家往往熟知的是他另一个身份---大明初代战神之父。】
【没错,李文忠的儿子就是那位大明最大二五仔,传说中的战神李景隆。】
【因为李景隆和judy相爱相杀的故事,作为圈内顶流的judy,间接的把流量都吸引到了自己身上。】
【所以导致李文忠的流量就变少了,流量变少,知名度就会低一点。】
【所以就会有人问(绿茶版):作为“战神”李景隆的父亲,那一定会很强吧?】
【不然怎么能教导出这么优秀的儿子?那可是大明一代目战神李景隆啊,战绩极其夸张。
明太祖时期
“爹,爹,你快看,天幕又在说我哎。”
小李景隆兴奋的在他爹李文忠面前眩耀道,虽然之前天幕提了一次他,他爹下朝回来后,无缘无故打了他一顿。
但是作为李文忠的好大儿,他李景隆一点也不生父亲的气,谁让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
现在天幕又提到他了,那都是夸奖的词,这次他爹不会再生气了吧。
李文忠看着一脸无辜的好大儿,他默默地拿起了教育“神器”。
虽然好大儿李景隆还小,不懂得什么叫做绿茶,不懂得什么叫做阴阳怪气。
但是没有关系,作为父亲的李文忠懂,而且非常的懂!
当年江南第一深情李保儿,那可是江南无数待字闺中女子的梦中情人,那收到的女子手帕不计其数,他可太懂得品茶了。
今天就望身为父亲的自己,好好的用“神器”教育一下李景隆,让他感受一下顶流燕王朱棣的待遇。
舅舅朱元璋是怎么收拾燕王的,他李保儿可是全程都看到了。
作为燕王朱棣“好兄弟”的李景隆,接受来自父爱的铁拳吧,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兄弟有难一起受。
“啊!啊!啊!”曹国公府上载来了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听后来的金陵人说,那惨叫声响了整整一下午,简直是闻者落泪,听者伤心。
【李文忠是朱元璋二姐朱佛女之子,当年朱元璋跑去当和尚之后,没多久他二姐朱佛女就病逝了,留下了丈夫李贞和李文忠。】
【李文忠14岁时听到了舅舅朱元璋在滁阳起兵的消息,他和父亲李贞历经百般磨难投靠了舅舅朱元璋。
【李文忠此后也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添加到了朱元璋的义子团,改名朱文忠。】
【要说朱元璋这义子团,那真是人才辈出,就单单朱文正、朱文忠、朱英这三个人,那都是历史上一流将帅的水准。】
【李文忠更是堪称大明版本的冠军侯霍去病!】
随随便便一个亲戚不是防守大师?就是北伐名将?你说这合理吗?”
刘彻一直以为自己是上天钟爱的崽,不然他怎么会拥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帝国双璧。
可现在看朱元璋,他才发现自己上天最钟爱崽崽的称号被剥夺了。
不说徐达、常遇春这样跟高祖皇帝一样的同乡名将。
就说你朱元璋一家是那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出身,怎么随便一个亲戚,就直接是一流将帅水平?
你家是不是给泰山府君塞钱了?转世投胎的时候没有喝孟婆水?直接带着前世大能记忆投胎的?
“他这根本就不合理?他作弊啊,有没有人管管老朱家?”
刘彻的哭诉没人在意,卫青和霍去病注意力都在天幕上。
“大明版本的冠军侯?那我可要看看你能不能配得上这个称号?”
永乐年间
朱棣酸死了,你还别说,他爹老朱那随随便便就能爆出一个名将来。
朱棣想着想着口水都流出来了,他爹的义子团堪称名将培养学堂,能把人羡慕的哭了。
“文正哥、文忠哥、沐英哥那都是大军团统帅,但凡有一个能活到建文年间,自己别说奉天靖难了,直接出海建国吧。”
“就连建文年间的平安也是父皇的义子,那可是能跟自己过过招的猛将啊。”
“所以我的义子在哪里?”朱棣恶龙咆哮。
(时空乱入版本:
听到有人收义子的消息,温侯吕布眼睛都亮了。
谁啊,谁啊,谁要收义子?
温侯吕布申请出战:“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方天画戟,专捅义父!”
明太宗judy:“谢谢啊,这就不用了,我想要正经的义子!”)
【公元1357年,十八岁的李文忠首次出道。】
【李文忠以舍人身份率领舅舅朱元璋的亲军卫队随常遇春支持池州,击败天完将领赵普胜。】
【十八岁的霍去病狂飙突进,以军功觅封侯;十八岁的李文忠,同样的意气风发,败敌军守城池。】
【两年后,二十岁的李文忠被委以重任,守卫严州。先后两次大破张士诚军队,让其不敢再进攻。
【公元1363年,朱元璋手下的将领谢再兴叛降于张士诚,率军进犯东阳。】
【李文忠与胡深迎战于其于义乌,开始了自己“冠军侯”般操作,秀自己的骑兵战术。】
《明史》记载:“将千骑横突其阵,大败之”。
【李文忠开始声名鹊起,世人都知道朱元璋有个养子外甥叫朱文忠,而且长的非常的帅。】
【隔年过后,张士诚策反了苗将蒋英,刺杀了大将胡大海,不得不承认能成为一方之主的张士诚有点东西。】
【随后张士诚派遣司徒李伯升率军二十万攻打诸全,浙东危机!】
【李文忠在义乌击败谢再兴后,在离诸全县五十里的地方修筑新的城池,互为犄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