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陈府东厢书房内,只余一盏孤灯。
陈源没有入睡,也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沉入修炼。
他独自坐在硬木椅上,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叩响。
脑海中,方才周县令与高县尉那看似关切,实则告诫的言语,如同潮水般反复回响。
“稳定压倒一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他低声咀嚼着这几句话,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峭。
这两位上官,一位着眼全局,力求平稳,另一位则更倾向于维护县城多年来形成的盘根错节的生态。
本质上,他们都是希望他这柄新开刃的刀,莫要太过锋利,割伤了他们维系多年的利益与平衡。
然而,他们可知,真正的风暴并非来自街面上那些小打小闹的反弹,而是源自三百里外,那深不见底的海眼?
当王朝与沧溟道的重注真正落下,这临海县现有的所谓平衡,不过是个一戳即破的幻影罢了。
“潮运己近半,需得更快积累。”陈源心神沉入识海,那尊神秘的潮汐碑静静悬浮,其上光华流转,预示着下一次引动“涨潮”或许不远。
实力、声望、权势、资源,皆可化为推动潮汐的力量。
他需要找到一条新的路,既能继续高效地积累潮运,又不会在时机成熟前,过早地与两位上官发生正面冲突。
强硬清扫帮会这条路,在收到明确“提醒”后,短期内己不可再大张旗鼓地进行。
那么,换一个方向呢?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思绪却飞向了未来。
临海县即将升格为府城,届时必将涌入大量的人口与资源。
治安、民生、基建、市容处处都是亟待规范与提升的地方,也处处都蕴含着机遇,需要建立新的秩序与规矩。
与其将精力耗在与旧有势力的纠缠上,不如着手“立新”。
在不动摇他们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建立新的权威,同样能汇聚人心与运势。
翌日清晨,院中传来细微动静。
陈源推门而出,晨雾下只见老管家福伯带着个衣衫破旧的老妇人站在院中。
老妇人紧拉着个七八岁的男孩,孩子脸上带着淤青,眼神中还残留着惊惧,像只受惊的小鹿。
“老爷,”福伯见陈源出来,连忙上前一步,低声禀报,“这位是西城槐花巷的张婆婆,带着她的孙儿狗娃,定要当面叩谢老爷恩德,老奴拦不住”
那老妇人一见到陈源,浑浊的双眼立刻涌出泪水,不由分说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用力磕起头来,哽咽道:“青天大老爷,谢谢青天大老爷为我们小民做主啊!”
她一边磕头,一边将身后瑟缩的男孩也拉过来跪下,孩子懵懂,却也学着奶奶的样子,用额头用力磕向冰凉的地面。
“快起来,老人家,这是何故?”陈源上前一步,扶住二人。
张婆婆抬起满是泪痕和皱纹的脸,泣不成声地诉说:“青天大老爷这孩子命苦,爹娘去得早,就我们祖孙俩相依为命,靠老婆子摆个针线摊子勉强糊口”
“前些日子,铁手帮那些天杀的来收什么‘地钱’,我们实在拿不出,他们就他们就砸了摊子,还打了孩子”
她颤抖的手指向狗娃脸上的伤,声音里充满了后怕与绝望:“要不是要不是大人您英明,把那个领头的恶霸抓了进去,他们放话说说过几天还要来,这是要逼死我们祖孙啊,大人,您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狗娃似乎被奶奶的情绪感染,又或许是想起了那日的可怕情景,小小的身体抖得更厉害了,他悄悄抬头,清澈的眼睛望向陈源,却瞬间仿佛安定不少。
看着在寒夜中瑟瑟发抖的祖孙,听着字字血泪的控诉,陈源感觉心脏被狠狠攥住。
周子道的"大局",高明远的"规矩",在这真实的苦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他所追求的武道,难道只是为了在权力棋局中做个懂得"分寸"的棋子?
积累的潮运,能建立在无视这些微弱呼声的基础上吗?
不!绝非如此!
陈源深吸一口气,扶起张婆婆,又摸了摸狗娃冰凉的头顶:"老人家请起。”
“惩奸除恶,保境安民本是官府职责,你们放心,只要我陈源还在巡防司一日,便容不得那等恶行猖獗。"
他转头,对候在一旁的福伯吩咐道:“福伯,去取两斗米和一些肉干,再拿些治疗跌打损伤的膏药来,另外,支五百文钱给张婆婆,让她们祖孙暂且度日,把摊子重新支起来。”
“是,老爷。”福伯应声而去。
送走千恩万谢,一步三回头的祖孙二人,陈源独自在清冷的院中伫立了许久,寒风凛冽,吹动他的衣袍,却吹不散他心中己然明晰的决意。
良久,陈源信步走向县衙,求见县令周子道。
"县尊,"陈源恭敬行礼,递上一份文书,"下官以为,临海县欲图发展,街面整洁与防火安全乃是基础。”
“恳请县尊准许巡防司增设'街面纠察'与'火患巡查'两职,专司其责,订立简明章程,以提升县容,防范火险。"
周子道接过文书,粗略一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沉吟起来。
清理街面,防范火灾,这两件事既不涉及钱粮税收,也不会触碰自己那些利益,反而能提升县城面貌,正是他想要的“稳定”与“政绩”。
他捋了捋胡须,微微颔首,语气缓和了许多:“陈都尉能跳出窠臼,思虑及此,实属难得,此举有利于民生,本官准了。”
“嗯,不过章程可以立,行事还需稳妥,循序渐进为好。”
“下官明白,定会谨慎办理,不负县尊期望。”陈源躬身应道。
从县衙出来,陈源又去了县尉司,向高明远禀报了此事。
高明远听闻来意,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意外,随即脸上露出了笑容:“哦?陈都尉这是要着手从根本上改善民生,提升我临海县之气象啊?”
“此举甚好,本官自然支持,看来陈都尉是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了。”
得到两位上官的首肯,陈源回到巡防司衙署,立即召集了麾下所有巡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