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鎏金铜胎罗盘是用软布包裹着的,那摊主还贴心的带了一个小型手提包。
不过这种地方,小型手提包一点儿都不安全,指不定在哪个摊位前看物件儿的时候就被人用小刀划开,神不知鬼不觉的给摸走了。
所以陈默并没有提着。
而是直接隔着手提包和软布,将那罗盘给握在手里。
然而陈默他们还没走两步。
陈默便感觉到身后有人跟着。
瞬间回头一望。
这才发现,跟着过来的人,竟然是先前遇到的,那个想赚他差价的外国人。
看样子刚刚付完钱的时候,过来的人应该也是这位。
见陈默看了过来。
那外国人连忙咧了咧嘴唇,施以和善的笑容。
“布肉……兄弟,你好。”
“有什么事情吗?”陈默停下脚步,看着他问道。
那外国人连忙小迈步靠近,非常形象的搓了搓手,腼典的笑着:“兄弟,你好,我叫李华……”
后面的话陈默其实没听太清楚。
他的注意力全放在‘李华’这个名字上了。
什么英语考试中的‘传奇人物’!!
【普通中学生】:一个积极向上、乐于交流的中学生。
【社交达人】:仿佛认识全世界的人,有来自英语国家的众多笔友。
【活动组织者】:经常是学校活动的组织者或参与者,需要向外国朋友或外教介绍情况、发出邀请或者寻求建议。
这三个标签,
瞬间充斥在陈默的脑海当中,根本挥之不去。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
从九十年代至今,这个名字就是国内各类英语考试,尤其是高中英语作文题目当中,最常出现的人物了。
没有之一的那种!
别人暂且不提,从初中到高中,陈默自己就曾无数次在各种仿真考试和正式考试当中,为他‘代笔’写过信。
他现在甚至都能当场回忆一段当年的作为题目,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鹰国笔友ike想了解华国的春节,请你给他写一封信……
…
“你刚刚买的那只罗盘,可以让我看一下吗?”
陈默收回注意力。
愣了得有两秒钟,才搞明白对面这位李华本华(外国版)是什么意思。
合著是想打他刚捡的这个漏的主意啊。
可以……当然是不可能的。
陈默没说话,也没什么其他的动作。
在眼下的这种场合下,对方说句想看就让他看?凭什么?
任你是李华、张华,也没用!
见对方没什么反应,
李华连忙又补了一句:“我只是想看一眼,如果这只罗盘是真品,我可以加价购买的。”
先前是,几步之遥,对面想赚他差价。
现在还是几步之遥,只不过攻守之势异也。
尤豫了两秒钟,
陈默笑了笑,将锦盒递给后面的林秋宇,随后把手提包打开,将里面的鎏金罗盘取了出来。
李华眼神一亮。
看了几眼后,
他反手从兜里摸出了一把小手电筒。
看到这一幕,陈默心道,居然还是位去过内地鬼市的行家。
只可惜,他的下一步动作,略微有些僭越了。
打开手电筒的灯光后,居然想上手了。
只不过还没接触到罗盘,陈默就缩了回来。
开什么玩笑,让你看就不赖了,真想上手啊!
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
李华连声说道:“不好意思,我的,我的,我的。”
你的个屁你的。
对面这个外国佬绝臂去过内地,且待的时间绝对不短。
陈默也清楚这大概率确实是对方下意识做出来的动作,倒是没过多说什么。
从正街上走到旁边的一堵墙边后,
继续亲手拿着给对方看。
若对方真想要的话……出了倒也不是不可以。
这玩意儿和瓷器不一样,陈默没有自己收藏的打算,纯粹是见到是个漏,想要赚这个利润差价的。
看了一小会儿,
见陈默有点儿不耐烦后,
李华连忙开口说道:“兄弟,这只罗盘很好,可否割爱……”
这小词儿用的倒是可以啊。
陈默莞尔:“可以的。”
李华一愣,他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好说话,他还想着要可能要好说歹说一大通呢。
顿了顿,李华当即准备开口报价。
只不过他话还没说完,
陈默便先一步开了口。
“三百万,嗯……再加个百分之一,也就是三万块钱的服务费,总计三百零三万,你看如何?”
李华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反应。
后面帮陈默一手拿锦盒,一手拿银锭的林秋宇已经麻了。
啥玩意儿?
三百万!!
就连一直处变不惊,没有太大表情变化的林秋月亦是微微皱起眉头。
倒不是不满。
而是疑惑。
报这个价格……难道说是为了让对方知难而退?
那也不应该啊!
既然不想卖,那为什么还要拿过来让对方观看。
在对方发出请求的时候,直接就当场拒绝掉不就好了吗?哪里用得着这么麻烦啊!
林秋月很疑惑。
林秋宇愣是一声不吭。
他没想那么多,只是纯粹的震惊。
三十六万,走了几步路的功夫,就变成了三百万这件事儿……疑似超出了他cpu的运转负荷。
…
李华外华也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