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亭内。
周承岳听闻黄卫国研习丹道仅七载,眼中讶色一闪而逝,随即抚须笑道。
“黄道友过谦了,丹道一途,达者为先,与年岁资历并无绝对干系。”
“道友能在这凤凰城立下基业,丹药品质昨日就有口皆碑传出,岂是寻常?”
“今日论道,你我互相印证,必能有所裨益。”
他言语虽客气,但身为老牌丹道世家长老的自信与考较之意,却也隐在其中。
周长老暗想,论修为自己在对方之下,如果比试丹道知识,想必对方再如何妖孽,也不可能超过自己。
周家以丹立族,在这凤凰城乃至更广局域,丹道权威不容置疑。
如今突然冒出黄卫国这般人物,自然要探探底细。
黄卫国自是心如明镜,含笑点头:“周道友请讲。”
两人对坐亭中,炉香袅袅,茶香未散,一场无形的丹道切磋就此展开。
周承岳率先开口,“那就从最基础的二阶“凝元丹”谈起。”
“此丹乃筑基期修士,增进修为的常用丹药,看似简单,实则对药材提纯、火候掌控要求极高。”
“成丹品质直接体现丹师基本功。”
“凝元丹主药‘凝露草’,性温而含微寒,辅以‘地心火莲’调和,其火候掌控尤为关键。”
“初始需以文火徐徐化开药力,待草露交融,再转武火凝聚丹形。不知黄道友于此,可有独到见解?”
周承岳侃侃而谈,将周家传承中关于凝元丹的精要娓娓道来,目光则落在黄卫国脸上留意其反应。
黄卫国神色平静,略一沉吟,道:“周家传承果然精妙。不过,黄某于凝露草处理上,略有不同。”
“凝露草虽带寒意,但其内蕴一丝先天少阳之气。”
“若在提纯前,先以神识引动丹炉内乙木灵气稍加滋养,激发此气,再行融炼,可使成丹药性更显灵韵。”
“易于修士吸收,极品概率或可增添半成。”
“哦?以乙木灵气滋养先天少阳之气?”
周承岳闻言,眉头微挑。
此法闻所未闻,细思之下,却觉暗合药理,并非无的放矢。
他心中微震,面上不动声色。
继续道:“那‘培元丹’呢?此丹固本培元,药力需厚重沉稳,火候该如何把握,方能不损其培元之效?”
“培元丹重在培与元,”
黄卫国从容接道:“火力过猛则药性燥烈,过弱则凝丹不力,黄某以为,当取‘中正平和’之道。”
“以真元仿真天地呼吸,火势随之起伏,如潮汐涨落,使药力在动态平衡中自然凝聚。”
“尤其注意药材的投入时机,需在丹液将凝未凝之际,借一丝土性稳固丹基,如此成丹,方显醇厚本真。”
他言语平淡,却句句直指内核。
所述法门不仅精妙,更隐隐超出周承岳所知范畴。
周承岳越听越是心惊,这位黄道友对药性的理解,对火候的微妙掌控,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完全不似仅有七年丹道修为之人。
待到讨论“归元丹”时,周承岳已收起大半考较之心,更多了几分请教之意。
归元丹乃二阶丹药中的佼佼者,对筑基后期修士亦有大用,炼制难度极高。
周承岳开口道:“归元丹,融多元药性归于一元,最难在于平衡。”
“家兄炼制此丹,常言火候需如履薄冰,稍有不慎,药性相冲,轻则品阶大跌,重则丹毁炉损。不知黄道友……”
黄卫国微微一笑:“归元归一,其枢机在于引。”
“诸药药性并非强行压制融合,而是需以丹师自身真元为引,神识为桥,在丹炉内构建一微小循环,引导不同药力顺其性而入其位,自然归元。”
“火候则需随药力流转而变,急缓由心,所谓心火与炉火相济方能功成。”
他顿了顿,看向周承岳:“言语论道,终觉空泛,周道友若不介意,黄某愿亲手炼制一炉归元丹,以供道友品评指正。”
周承岳正听得入神,只觉黄卫国所言,许多地方甚至对他都有茅塞顿开之感,闻得此言,顿时精神一振。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能观摩黄道友炼丹,实乃周某之幸!”
黄卫国也不多言,正好露一手,也能让周家知道,他黄某人虽不是三阶丹师,但也并非泛泛之辈。
于是起身引周承岳至工作室内的丹房。
那尊二阶极品丹炉又被他拿了出来。
黄卫国袖袍一挥,数种炼制归元丹所需的灵材,便整齐罗列一旁。
净手,凝神,启炉。
黄卫国动作行云流水,不见丝毫烟火气。
指尖掐诀,一道精纯丹火打入炉底。
火焰并非一味炽烈,而是呈现出一种奇异的韵律,时而如春风拂面,时而如夏阳普照。
自从有了三枚火系法则碎片,他对火候的掌控更上一层楼。
投入药材的时机也是妙到毫巅,快慢有序,仿佛遵循着某种天地至理。
黄卫国庞大的神识之力弥漫开来,细致入微地掌控着炉内每一分药力的变化。
周承岳摒息凝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黄卫国的每一个动作,感受着那玄妙的火候波动。
他越看越是心惊。
黄道友的手法,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他难以理解的丹道口诀。
对药性的把握、对火候的操控,已然达到了一种“道法自然”的境界。
尤其是那以真元神识,引导药力归元的手段,他自问即便知晓原理,也绝难做到如此举重若轻。
时间一点点过去,丹房内药香愈发浓郁,沁人心脾。
忽然,黄卫国手中法诀一变,低喝一声:“凝!”
炉盖轻启,七道流光伴随着扑鼻异香冲天而起,被他早有准备地摄入早已备好的玉瓶之中。
丹成,收工。
黄卫国将玉瓶递向周承岳:“周道友,请验丹。”
周承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接过玉瓶,小心翼翼地倒出一粒在手心。
只见那归元丹圆润无瑕,色泽饱满,丹晕内蕴,表面隐隐有云纹流转,赫然是上品丹药的特征。
丹纹再深一点就能达到极品的层次。
他难以置信地又倒出其馀六粒,一粒粒仔细查验。
七粒!
整整七粒归元丹,竟然全都是上品。
周承岳的手微微颤斗,抬起头,看向黄卫国的眼神,充满了无法掩饰的震撼与骇然。
整个人都亚麻呆了。
一炉七丹,丹丹上品!
这简直是神乎其技!
就算是他那位,早已晋入三阶丹师境界的大哥,周家的顶梁柱,炼制这二阶归元丹,也绝无可能保证炉炉上品。
更别提一炉七颗,颗颗皆上品。
这需要对药力分配、火候掌控精准到何等变态的地步?
此刻,周承岳心中所有的高傲与考较之心,尽数化为乌有,只剩下浓浓的敬佩与不可思议。
他声音带着一丝干涩。
由衷叹服:“黄道友,今日方知何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道友之丹道,已近乎于完美周某不及也。”
他心中已然认定,这黄道友的丹道传承,绝对远超周家,其背后说不定,站着难以想象的庞大家族。
一阵脑补最为致命。
黄卫国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含笑拱手:“周道友谬赞了,些许微末技艺,不值一提。日后在这凤凰城,还望周家多多照拂。”
周承岳连忙还礼,态度比之初见时,已是天壤之别。
“黄道友言重了,道友能来这里,实乃凤凰城之幸,我周家定当与道友多多亲近,请教丹道。”
这一场丹道论法,看似平和交流,实则暗流涌动。
最终,黄卫国以绝对的实力,不仅化解了不必要的麻烦,更是赢得了周家内核人物的敬畏。
而周承岳离去时,背影竟显得有些匆忙与激动。
他必须立刻返回家族,将今日所见所闻,尤其是这位深不可测的丹道造诣,原原本本告知家主与兄长。
也就是周家老家主。
此子恐怖如斯,
要么一棍子打死,要么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