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苍穹之下:无声的守望者 > 第175章 艰难的平衡

第175章 艰难的平衡

手机在床头柜上震个没完,像只讨人厌的蝉。

我刚迷糊着入梦,又被它硬生生拽了出来。

一只温热的手臂从我身上越过,按掉了那恼人的动静。

“别管了。”张涛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睡意,手臂顺势抱住我,“天还没亮呢。”

我缩在他怀里没动,眼皮沉得抬不起来。

那份检查报告带来的喜悦还没在心底捂热乎,沉重的现实就追了上来。

宝宝很健康,可接下来的路呢?

电话又响了。响地急促,响地透着不接绝不罢休的劲头。

张涛叹了口气,手臂收紧了些。

“得接。”我顺势伸手,“这响法,不对劲。”

他沉默了一下,松开手。我摸过手机,是赵工。

按下接听,他急切的声音立刻撞进耳朵,一点缓冲都没有。

“孙琳!紧急情况!仿真数据对不上,所有相关文档,立刻调出来!”

我猛地坐起身,被子滑到腰际。

“数据对不上?哪个节点的?初步校验做了吗?”我一边问,一边掀开被子下床,脚趾在地板上摸索着找拖鞋。

“校验了三次!结果一样!就是上次外协厂传过来的那批内核参数附录,现在怀疑原始录入或者加密传输环节有偏差!”

“仿真组全堵在在线,火烧眉毛了!”赵工语速极快,背景音里还能隐约听到其他人急躁的争论声。

“知道了。”我已经走到书房门口,推开虚掩的门,“我马上在线协调解密权限,绕开冲突节点。”

“你让数据中心值班负责人立刻激活备用解密方案,优先级提到最高!”

“明白!我马上去催!”赵工那边声音嘈杂,他几乎是喊着应了一声,电话随即挂断。

我使用加密终端登录系统,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取权限,发送指令。一个个进度条在屏幕上缓慢地爬行,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张涛将一杯温水轻轻放在桌角,又转身离开。

解密流程终于绕过冲突节点,数据开始传输。我立刻给楚星河拨了过去。

“孙工!”电话几乎是秒接,楚星河的声音透着如释重负,“权限通了!数据正在接收!”

“盯着进度,百分之一立刻告诉我。”我盯着自己屏幕上同样在跳动的进度条。

“赵工那边压力大,任何一点进展都得及时同步,让他们先动起来。”

“是!明白!”楚星河应道,背景音里能听到与人简短交流的声音。

等待。每一秒都象是在煎熬。

小腹隐隐传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宝宝在抗议这深夜的忙碌。我下意识地用手轻轻按在上面。

这时张涛进来说道,“别急,”他声音很低,“肯定来得及。”

我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那股翻涌的焦躁。怎么能不急?

进度条跳到百分之二。我立刻对电话那头说:“百分之二了。告诉赵工,可以开始初步校验前置模块。”

“收到!”楚星河立刻重复指令。

时间一点点爬过。书房里只有偶尔从电话听筒里漏出的零星词语。

百分之十,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

天色渐渐由浓墨转成灰蓝。进度条终于走到了终点。

“孙工!数据全部接收校验完毕!”楚星河的声音带着一丝欣喜,“赵工他们已经带入了!”

我后知后觉地感到一阵腰酸背痛。“好。后续有任何问题立刻报给我。”

挂了电话,书房里骤然安静下来。我抬手按了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结束了?”张涛问。

“暂时吧。这种紧急状况,以后只怕不会少。”

他走到我身后,双手按上我的肩膀,力道适中地揉捏着紧绷的肌肉。

“那就来一次,咱们扛一次。”他的声音就在耳边,沉稳有力,“我跟你一起扛。”

我靠着他,没说话。窗外的天光一点点亮起来,落在书桌上,照亮了放在餐桌上的那张化验单。

手机又响了,响的依然很执着。

我和张涛对视一眼。他苦笑一下。

我拿过手机,是技术支持中心。

“孙工,抱歉这么早。”是王柏的声音,透着谨慎。

“刚收到集团总办通知,上午九点要临时加开一个关于近期外协质量管控的专题协调会,要求我们中心列席,可能需要汇报前期筛查的情况”

我看着计算机屏幕上刚刚恢复平静的界面,又看看窗外愈来愈亮的天色。

“知道了。”我打断他,声音平静得自己都有些意外,“把会议要求和前期梳理的材料清单发我。我一个小时后到办公室。”

结束通话,书房里再次陷入寂静。

张涛看着我,眼神复杂,有担忧,有理解,还有一丝心疼。

但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伸手柄我拉起来,轻轻抱了抱。

“走吧。”他说,“先去吃点东西。妈一早就起来熬了小米粥,还蒸了包子,说你现在得吃好。”

我任由他拉着走出书房。新一天的战斗已经打响,而我,没有退缩的馀地。

为了肩上必须扛起的责任,也为了腹中悄然孕育的未来。

这份重量,从此有了双重含义。

坐到餐桌前,看着面前冒着热气的小米粥和白白胖胖的包子,我却没什么胃口。

一股说不出的恶心感泛上来,却又被我强压了下去。

“多少吃点儿,”张涛把筷子递到我手里,又夹了个包子放到我碗里,“空着肚子更难受。”

我勉强喝了口粥,米油温润,稍稍安抚了翻腾的胃。张涛安静地吃着,不时看我一眼。

“今天能准时下班吗?”他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我露出一个没什么笑意的笑:“看情况吧。那个协调会不知道要开多久,而且数据虽然传过去了,后续验证肯定还有一堆事。”

他点点头,没再追问,只是说:“晚上想吃什么?妈说给你炖汤。”

“随便,清淡点就行。”我没什么心思讨论这个,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一会儿开会要准备的材料和可能被问到的问题。

匆匆吃完早饭,我起身准备换衣服。一阵轻微的眩晕感袭来,我下意识扶住了餐桌边缘。

“怎么了?”张涛立刻放下碗筷,扶住我。

“没事,可能起猛了。”我缓了缓,“怀孕初期都这样。”

他眉头皱着,扶着我到客厅坐下:“要不今天请个假?就说身体不舒服。”

“不行。”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个节骨眼上请假,等于把难题都推给别人。赵工他们压力更大。我撑得住。”

他看着我,眼神里有无奈,但更多的是支持。“那你自己掌握好分寸,别硬撑。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恩。”我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站起来,“我走了。”

开车去所里的路上,晨光熹微。

我握着方向盘,感受着身体里那种陌生的、细微的变化,同时也感受着肩上那份熟悉的的责任。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平衡,艰难,却必须维持。

到了办公室,楚星河和王柏已经在了,脸上都带着熬夜的疲惫。

“孙工,早。”楚星河把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材料递给我,“这是外协质量筛查的初步汇总报告,数据都核对过了。”

“好。”我接过报告快速浏览,“会议材料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按照你上次要求的格式整理的。”王柏答道。

我坐到计算机前,开始最后确认会议要点。恶心和疲惫感依然存在,但我把它们强行压到意识深处。

现在,我是技术支持中心的负责人孙琳,必须专注、高效。

九点整,协调会准时开始。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气氛严肃。

轮到我们中心汇报时,我站起来,条理清淅地将前期筛查发现的问题、风险点以及建议的管控措施一一陈述。

尽管身体不适,但多年的职业素养让我保持了思维的缜密和语言的准确。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散会后,我回到办公室,感觉象打了一场硬仗,浑身乏力。

“孙工,你脸色不太好,休息一下吧?”楚星河关切地说。

我摇摇头,拿起水杯喝了一大口水:“没事。赵工那边有反馈了吗?”

“刚发来消息,说数据导入后初步运行稳定,正在做深度校验。”

“好,继续盯着。”我坐回椅子上,闭上眼睛揉了揉太阳穴。

手机震动,是张涛发来的短信:“开会怎么样?还好吗?”

我回复:“刚结束,还行。晚上见。”

放下手机,我看着窗外明晃晃的阳光。前路漫长,挑战重重,但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为了那份守护蓝天的誓言,也为了即将到来的新生命,我必须,也一定能,找到那个艰难的平衡点,继续走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