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三辆武警押运支队的运输车静静停在车间外,车头对着厂区出口的方向。
保卫处处长徐浩正了正衣襟,“最后一遍检查,固定点、缓冲层、温湿度记录仪。”
几个穿着同样保卫处制服的小伙子齐声应道:“是!”
我站在赵工旁边,看着那个被多层防护材料包裹的长条形货箱被缓缓移入中间那辆车的安防货柜。
箱体侧面喷着醒目的“lt-10”和一行小字“精密仪器,轻拿轻放”。
“象不像送孩子高考?”赵工突然没头没尾地来了句。
我愣了一下。
他扯了扯嘴角:“准备了三年,就为这一次考试。当爹妈的比考生还紧张。”
楚星河凑过来小声嘀咕:“赵工这比喻咱这‘孩子’一发威,可是要惊天动地的。”
徐浩大步走过来,“交接清单确认完毕。赵工,孙工,我们就位了。”
赵工伸手和他用力一握:“老徐,路上”
“放心。”徐浩打断他,目光扫过我们几个,“人在,产品在。”
这句话落地的瞬间,空气好象都凝滞了。然后他转身,利落地拉开车门。
发动机响起的刹那,王总的声音从后面传来:“等等!”
他快步走到头车驾驶室窗前,递给徐浩一个牛皮纸文档袋:“这是刚到的航线批复。”
“空军前来接应的‘胖妞’已经到位了,江城机场清场两小时。”
徐浩接过文档袋,眼神锐利起来:“明白。”
“知道‘胖妞’是谁吗?”赵工突然问我。
“运-20。”我几乎脱口而出,“网上军迷都这么叫。”
他点点头,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咱们自己的大飞机。以前这种任务,得用引进的运输机。现在”
他没说完,但我们都懂。头车缓缓激活,徐浩从副驾驶窗伸出手,竖了个大拇指。
车队驶出大院门口时,梁卓如突然喊了声:“哎!我的u盘!”
他手里攥着个银色u盘就要追,被赵工一把拽住:“追什么追!保密条例忘了?离岗前个人存储设备一律不得携带!”
“不是!这是昨晚核对的最后参数备份,我想着万一路上”
“没有万一!”赵工声音严厉起来,“所有数据昨晚已通过专线加密传输到试验场指挥部。你这u盘,现在立刻上交保卫处!”
梁卓如脸一白,赶紧把u盘递给旁边的保卫干事。
车队已经消失在路口拐角。王总拍拍手:“都别愣着了!各就各位,保持通信畅通,按二级响应预案执行!”
回到监控中心,大屏幕上切换成车队实时定位和前方传回的影象。车厢内部光线柔和,几个固定摄象头对着那个货箱。
对讲机里传来徐浩平稳的声音:“一号报告,已进入高速匝道,一切正常。”
赵工抓过话筒:“收到。保持车速,注意前后车距。”
屏幕上,车辆平稳行驶。楚星河凑到我旁边:“孙工,你说‘胖妞’真象照片上那么大吗?我还没见过真家伙。”
“我也没见过。”我盯着屏幕,“603所的资料上说,它能装好几辆主战坦克。”
“啧啧,那装咱们这个,岂不是小菜一碟?”
“重点不是大小。”赵工头也不回地插话,“是咱们有了自己的战略投送力量。不用求人,不受制约。”
对讲机又响了:“一号报告,已抵达江城机场特殊信道,正在接受安检。”
屏幕画面切换,显示出机场安检区。
穿着“国安”字样背心的人员手持设备,对车辆进行扫描。气氛明显比刚才紧张。
一个陌生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传来,“车辆及人员安检通过。可以进入机场内核区。”
画面再次切换。然后,我们都看见了它。
蓝灰色的庞大机身,在晨曦中泛着冷光。机翼投下的阴影,几乎复盖了整个车队。它的舱门已经打开,如同一只巨兽张开了嘴。
“我的天”楚星河喃喃道。
赵工抓起话筒,“老徐,按计划进行吊装作业。注意平衡!”
屏幕显示,货箱被特种车辆缓缓举起,对准机舱。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突然,对讲机里传来一阵急促的汇报:“报告!吊装索具b点出现轻微异常摩擦音!请求暂停检查!”
监控中心里瞬间安静。赵工抓起话筒:“批准暂停!查明原因!重复,安全第一!”
几分钟后,徐浩的声音传来:“虚惊一场。b点传感器线缆被风刮蹭到护板,已排除。请求继续作业。”
“批准继续!”赵工松了口气。
货箱稳稳滑入机舱。
“一号报告,‘货物’已安全装载。舱门即将关闭。”
巨大的舱门缓缓合拢,运-20的引擎开始发出低沉的轰鸣。
徐浩的声音带着一种郑重:“任务第一阶段完成。请家里放心。”
赵工对着话筒,沉默了一秒,才说:“辛苦了。等你们凯旋。”
屏幕上的运-20开始滑行,加速,然后腾空而起,融入天际。
楚星河长长吐出一口气:“总算”
“还没到松气的时候。”赵工打断他。
“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七十二小时,试验场那边的数据传回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转过身,看着我们:“现在,各回各位。我们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运-20的身影从大屏幕上消失后,监控中心的气氛反而更紧张了。
赵工直接拉过白板:“现在开始倒计时。孙琳,你负责对接试验场数据接收组;王柏盯紧通信链路;楚星河准备数据分析平台;梁卓如做应急预案。”
王柏皱眉:“赵工,试验场那边不是有全套接收方案吗?”
“方案是方案,执行是执行。”赵工敲着白板,“远程数据传输要过三道防火墙、五次加密验证。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我们都得抓瞎。”
楚星河哀嚎:“又要熬夜?”
梁卓如插话:“我建议先做链路压力测试。用仿真数据跑一遍全流程。”
“可以。”赵工点头,“但仿真数据要和真实数据保持同等量级。孙琳,你调上个月雷霆-9的数据来仿真。”
我调出历史数据库,突然发现个问题:“赵工,雷霆-9的数据包大小只有雷霆-10的百分之七十。”
“雷霆-10增加了三维弹道仿真数据采集点,每个采样周期多四十组参数。”
王柏倒吸一口气:“那实时传输压力会很大。咱们的带宽够吗?”
“不够也得够!”赵工抓过内部电话,“接通信处老李。对,现在就要!”
电话接通后,赵工直接开免提:“老李,雷霆-10的实时数据流需要增加备用信道。”
“对,我知道规定,但这次数据量超预期百分之五十。你帮我特批一条军用卫星链路做冗馀。”
挂掉电话,赵工抹了把脸:“看见没?这就是实战和演练的区别。永远有意料之外。”
梁卓如突然举手:“赵工,我想到个问题。试验场在大西北,要不要调整值班安排?”
“调!”赵工拍板,“从今晚开始,技术组分成两班,昼夜倒。孙琳带白班,我带夜班。”
楚星河小声嘀咕:“得,彻底告别正常作息了。”
接下来的两小时,监控室像打仗一样。
键盘声、通话声、设备提示音混成一片,当压力测试终于通过时,所有人都瘫坐在椅子上。
赵工却突然站起来:“别放松!各岗位最后检查一遍设备状态。”
窗外,夜幕已经降临。真正的黎明,要等那架“胖妞”带着我们的心血抵达目的地后,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