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战派的声音掷地有声!
而另一部分将领则更倾向于冯安国的稳健策略。
一位负责后勤辎重的将领忧心忡忡地说:“陛下,主动出关,粮草补给线便暴露于外,需分兵保护。”
“如今虽粮草尚足,但长期对峙消耗巨大。”
“不如稳守关内,依托坚固城防,消耗敌军锐气与粮草,同时等待薛、马二位将军大军抵达。”
“届时我军兵力形成绝对优势,再行决战,把握更大,损失也更小。
“守?等到何时?万一唐军国内再派援兵呢?”
“出击!就该趁他病,要他命!”
“稳妥为上,陛下,我军已占优势,不必行险。”
“优势岂是等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厅内争论渐起,双方各执一词,都有其道理。
主战派气势汹汹,求稳派理由充分。
楚宁和冯木兰始终安静地听着,并未急于表态。
楚宁的手指在椅背上轻轻敲击,目光深邃,不断在沙盘和争论的将领之间移动,权衡着每一种方案的利弊与风险。
冯木兰则目光沉静,偶尔与楚宁交换一个眼神,显然也在心中进行着缜密的推算。
这场战略决择,关乎南疆战事的最终走向,容不得半点闪失。
议事厅内的争论声如同沸鼎,主战与主守两派将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冉冥那光秃秃的脑门上都急出了一层细汗,粗壮的骼膊挥舞着,试图压过那些主张稳妥的声音。
冯安国则依旧沉稳,但语气也愈发坚定,反复强调着贸然出击的风险。
整个厅堂仿佛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战略思想的碰撞激烈异常。
就在这争执不下之际,端坐于上的楚宁轻轻咳嗽了一声。
声音不大,却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魔力,瞬间穿透了所有的嘈杂。
厅内顿时为之一静,所有争论的声音戛然而止。
将领们无论刚才情绪多么激动,此刻都立刻收敛心神,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主位上的皇帝,等待着他的圣裁。
楚宁脸上并无喜怒,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身侧一直静默不语的冯木兰身上。
他知道,这位爱妃不仅勇冠三军,更深谙谋略,在落霞山一战中已充分展现了其运筹惟幄之能。
在这关键的战略决择时刻,他很想听听她的见解。
“爱妃,”
楚宁的声音平和,带着咨询的意味:“方才诸位将军所言,你都听到了。攻守各有道理,不知爱妃对此,有何高见?”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冯木兰身上。
这位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皇贵妃,在众人心中已不仅仅是皇帝的妃嫔,更是一位值得重视的统帅与谋士。
冯木兰迎着众人的目光,从容不迫地微微欠身,唇角勾勒出一抹清浅而自信的弧度。
她并未直接支持任何一方,而是提出了一个看似折中,实则更具操作性的策略:
“陛下,诸位将军,”
她的声音清越,清淅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无论是急于求战,还是固守待援,其根本都在于对当前敌情的准确判断。”
“李敬收缩兵力于关内,其具体部署、士气高低、粮草储备乃至各部协调情况,我军目前所知仍不算详尽。”
“在此情况下,无论是倾力一击还是全然固守,都难免带有几分盲目。”
她走到沙盘前,素手纤指,轻点代表镇南关唐军大营的位置:
“因此,妾身以为,当下之策,不在于全力攻或完全守,而在于试探与牵制。”
“首先,当派一支精锐兵马,对唐军营寨进行试探性攻击。”
她目光扫过跃跃欲试的冉冥等人:“此举目的,非为破营,亦非求决战。”
“乃是以攻代守,主动出击,迫使其显露防御虚实、兵力调配以及反应速度。”
“摸清其营垒强弱、弩阵布置、骑兵出击规律,甚至观察其士卒临战状态。”
“这些情报,对于我军日后无论是选择强攻还是长期围困,都至关重要。”
“此乃投石问路,将主动权握于我方手中。”
她这番分析,将一次局部攻击提升到了战略侦察的高度,让刚才还执着于“攻”或“守”的将领们眼前壑然开朗。
连主张稳妥的冯安国也微微颔首,露出思索之色。
然而,冯木兰接下来的话,让众人的神情变得更加凝重。
她话锋一转,语气沉静地抛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新情报:
“此外,根据锦衣卫刚刚送达的密报,唐皇李世明已在国内紧急调集了十万大军,由老将郭子仪统率,正日夜兼程,赶往南疆支持。”
“预计其前锋,最快半月之内便可抵达战区。”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巨石,引得众将一阵低声议论。
十万生力军!
这绝对是一股足以改变战场力量对比的力量!
冯木兰不等议论声扩大,便继续阐述她的整体构想:
“这支持军,不容忽视,必须设法阻截、迟滞,绝不能让其顺利与李敬汇合。”
“否则,我军即便能在镇南关取胜,也必将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她的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一道弧线,指向唐军援军可能到来的西北方向:
“因此,妾身建议,立即飞鸽传书,命令正与韩兴将军一同向镇南关靠拢的马晁将军所部,改变原定路线。”
“不必前来汇合,而是即刻转向西北,负责拦截、袭扰郭子仪的十万唐军!”
她看向冯安国,补充道:“马晁将军麾下,西凉铁骑居多,擅长长途奔袭、侧翼骚扰与机动歼敌。”
“以此精锐,依托有利地形,层层阻击,不断袭扰其粮道,疲惫其师,延缓其进军速度,最为合适。”
“不求全歼,但求将其牢牢拖住,使其无法及时投入镇南关主战场。”
接着,她的手指又点向薛怀德部所在方位:“同时,命令薛怀德将军,率其与关云将军所部共计十二万大军,加速向我镇南关靠拢!”
“待其抵达,我军总兵力将超过三十万,对李敬形成绝对优势,届时再行决战,把握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