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室内一片狼借,操作台上布满灰尘,各种仪表屏幕漆黑一片。
周启明顾不上喘息,立刻扑到主控制台前,尝试激活备用电源。
几分钟后,随着一阵轻微的嗡鸣,部分仪表盘和屏幕竟然亮了起来!虽然大部分数据异常或缺失,但这已经是巨大的进展。
“有电!备用电源还能用!”周启明兴奋地叫道,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调取着系统日志和故障报告。
江洋和莫里斯则警剔地巡视着这个相对安全的庇护所。
控制室有一面巨大的观察窗,但窗外一片漆黑,看不到轮机舱主局域的情况。
突然,周启明的动作停了下来,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江……江先生,”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斗,“情况……比想象的更糟。”
“怎么回事?”江洋走到他身边。
周启明指着屏幕上一条条红色的故障代码和最后的系统记录:“螺旋桨被异物缠绕卡死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主发动机组在灾难爆发前,就因为一次严重的冷却液泄漏导致局部过热,引发了连锁保护性停机。而且……而且……”
他咽了口唾沫,艰难地说道:“冷却液泄漏的原因……系统记录显示,是人为破坏。有人在灾难爆发时,或者更早,故意破坏了主冷却渠道!”
这个消息如同冰水浇头,让控制室内的温度骤降。
控制室内,空气仿佛因周启明那句“人为破坏”而凝固。
“人为破坏……”江洋重复着这四个字,眼神锐利如刀,扫过周启明苍白的脸,“你能确定?具体破坏了什么?有没有日志记录时间?”
周启明手指颤斗着在控制台上操作,调出更详细的故障记录和维修日志。
“非常确定。看这里,”他指着一行红色的警报代码,“主发动机组三号冷却循环渠道,在灾难爆发当天清晨7点17分,监测到压力骤降和温度急剧升高。系统自动执行了紧急停机。而根据渠道破损形态的远程监测数据反馈,不可能是自然老化或压力冲击,更象是……被某种工具切割或撬开了关键阀门。”
他切换到另一个界面,是一段简短的文本日志,来自当晚值班的二管轮:“……无法理解,三号冷却阀被人为破坏,冷却液大量泄漏,发动机过热……试图联系轮机长,通信中断……外面好象出事了,有尖叫声……”
日志到此戛然而止。
“清晨7点17分……”江洋眼神冰冷,“那时候,大规模的混乱还没开始。有人,在灾难的序幕刚刚拉开时,就精准地废掉了这艘船的动力内核。”
莫里斯的声音低沉而充满警剔:“这意味着,船上从一开始就潜伏着破坏者。他的目的,就是让‘礼赞号’变成一座无法移动的孤岛。”
艾达骂了一句脏话:“妈的!是哪个疯子干的?他图什么?让大家一起死吗?”
“不一定是为了让大家一起死,”吴媛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她显然也听到了这边的对话,语气凝重,“或许,是为了让船去不了某个地方,或者……是为了让某些人,无法离开。”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背后一凉。如果破坏者另有目的,并且可能还潜伏在船上……
“周工,破坏能修复吗?需要多久?需要什么条件?”江洋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周启明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强迫自己专注于技术问题:“修复……理论上可以。需要更换被破坏的阀门和受损的渠道段,补充专用冷却液。但是……备件库在轮机舱更下层的仓储区,我们需要先抵达那里拿到备件。
而且,修复过程需要至少几个小时,期间需要稳定的电力环境和……绝对的安全。”他说着,看了一眼依旧被撞击得砰砰作响的钢门。
言下之意,在目前这种被不明变异生物威胁、且可能有潜伏破坏者的情况下,进行精细复杂的维修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明白了。”江洋当机立断,“我们的首要任务改变。不再是尝试修复,而是确认破坏者身份和意图,以及评估彻底修复所需的客观条件和潜在风险。
艾达,莫里斯,收集所有能找到的日志、监控记录,特别是关于当天值班人员以及有权进入轮机舱内核局域的人员名单。周工,拷贝所有相关的故障数据和系统日志。”
“那这些该死的老鼠怎么办?”艾达指着门口。
“我们撤退。”江洋冷静地说,“原路返回风险太大。周工,还有其他离开这里的路径吗?”
周启明在控制台上快速查找,指着另一条维护信道示意图:“有!从这里有一条应急信道,可以通往5层的后勤区域,那边靠近员工宿舍和部分仓储区,应该比我们下来的路好走一些。”
“就走那条路。动作快!”
在莫里斯和艾达的掩护下,周启明迅速完成了数据拷贝。众人小心翼翼地打开另一侧的应急信道门,确认外面没有立即的威胁后,迅速潜入其中。
这条信道同样狭窄阴暗,但幸运的是,他们没有再遭遇成群的变异老鼠,只遇到了几只零散的,被快速解决。
信道内弥漫着更浓的霉味和一种……奇怪的、类似福尔马林又带着腐臭的气味。
在按照图纸查找通往5层出口时,他们意外地发现信道旁有一扇伪装成墙壁、极不起眼的金属门,门上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道需要特定权限卡才能打开的高强度电子锁。
“这里……地图上没有标注。”周启明有些疑惑。
江洋心中一动,想到了吴媛那张最高权限卡。他示意众人警戒,然后尝试性地将卡片粘贴感应区。
“嘀——嘀”两声轻响,红灯亮起。
“打不开?”
江洋拿出吴天浩的通行卡放在感应区。
“嘀”
绿灯亮起,门锁应声而开!
“果然和吴天浩有关”,江洋暗骂一声。
门后并非预想中的仓库或渠道间,而是一个小型但设备极其精良的实验室!
实验台上散落着一些文档和器皿,几个低温冷藏柜还在嗡嗡运行,靠墙的一排笼子里关着几只眼神狂躁,体型明显异于常理的小型实验动物,它们看到有人进来,立刻发出威胁性的低吼并疯狂撞击笼子。
“见鬼!这地方是干嘛的?”艾达惊呼。
江洋快步走到实验台前,拿起几份散落的文档。
上面的标题让他瞳孔骤缩
——《“潘多拉”病毒适应性增强实验记录》、《宿主(啮齿类)变异观察报告》。
文档的落款,是一个模糊的、被刻意涂抹掉的机构徽记,但签署人一栏,还有一个依稀可辨的签名
——吴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