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亮剑:武力值爆棚的我当军师 > 第二百七十六章:二方的态度

第二百七十六章:二方的态度

两城收复的消息,通过电报传到山茜太原城八路军总部时,整个指挥部先是一片寂静。

“这、这是真的?”

刘师长一把抢过电报,反复看了三遍。

突然他猛地一拍桌子,把旁边的人吓了一跳:“我的老天爷,李云龙这小子,你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他兴奋地挥舞着电报:“兵不血刃,就连下两座城,还白捡两个完整港口。”

“这小子是要上天啊。”

指挥部里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不放一枪就拿下了?”

“而且两个港口都完好无损?”

“这、这简直神了。”

二把手接过电报后,也仔细看了三遍。

随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文斌这一手&39;不战而屈人之兵&39;,用得妙啊。”

他环视在场的同志,语气中充满了赞赏:“既保全了城市的设施,又避免了军民的伤亡。”

“虽然放走了十万日军,但是这个买卖——值。”

一位带着眼镜的领导,激动得直拍大腿:“说得太对了老周,我们要是强攻这两座城,我们得牺牲多少好战士?”

“现在好了,工厂、码头、电站全须全尾地拿回来了。”

“最重要的是,”刘师长接过话头,眼睛发亮:“我们有了这两个完整的港口,我们八路军也总算有了自己的海上工业。”

“以后我们造军舰、搞贸易,都他娘的有门路了。”

众人越说越激动,整个指挥部跟过年一样热闹。

一把手笑着插话:“这下可好了,我们在山冬算是彻底站稳脚跟了。”

“老周,我们是不是也该给前线的部队发个嘉奖令?”

二把手含笑点头:“给李云龙、李文斌记特等功。”

“告诉山冬的同志们,打得漂亮。”

与此同时山城的氣氛却截然不同。

官邸里现在看着手中的战报,竟然笑了。

“达令,你今天心情很好?”

宋小姐端着果盘优雅地走过来,好奇地问。

校长把手中的电报往桌上一扔,嗤笑道:“昨天八路军拿下烟抬和围海,现在他们正在那边庆祝呢。”

“拿下两个小港口,就把他们乐的。”

正在汇报工作的陈成赶紧拍马屁:“委座高见。八路就算有了港口,但是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我们有鹰酱国的人支持,什么战舰啊、飞机啊,我们要什么有什么。”

何英钦也凑上来谄媚地说:“就是,就是。就凭他们那点家当,想跟我们比差远了。”

“造几条破船加火炮,也敢称海军?”

校长得意地品了口茶,慢悠悠地说:“先让他们先高兴几天。”

“他们现在占的地盘越多,将来给我们做的嫁衣就越漂亮。”

“委座英明。”陈成竖起大拇指:“等抗战胜利了,这些地方还不都是我们的?”

“他们现在就是在给我们打工呢。”

何英钦阴险一笑:“到时候,我们就以中央政府名义去接收。”

“看他们敢说个不字?”

“不给就说他们不服从中央的领导。想挑起内战。”

校长被捧得舒坦,翘起二郎腿:“当年的北伐也是这样子。”

“先让他们在前面冲,最后胜利的果实还不是落到我们手里?”

他越想越得意,吩咐道:“给前线发报,胡南会战必须打出威风。”

“可不能让风头全都被八路军抢了。”

“是!”陈成立即立正:“我马上督促李综仁、白崇喜他们加快进度。”

“一定要在月底前拿下长沙。”

等手下都退下后,校长走到窗前,望着北方冷笑:“李云龙啊李云龙”

“你就使劲打吧,打下来的地盘,最后都是我的。”

而此刻的山冬,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在烟台码头上,李云龙正带着战士们清点缴获。

“老李,中央总部来嘉奖令了。”

赵刚兴冲冲地跑过来,扬着手中的电报:“是特等功,总部夸我们打得漂亮。”

李云龙咧嘴一笑,继续擦拭着刚缴获的机器:“老子才不在乎什么嘉奖不嘉奖。”

“你看看这码头,这些设备,哪个不比嘉奖令来的实在?”

李文斌也在仔细检查港口设施,满意地点头:“所有的设备都完好无损,可以马上就能投入使用。”

“老李啊,我们的海军梦,可以开始了。”

李云龙眼睛一亮,扔下手中的抹布凑过来:“文斌,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大军舰?”

李云龙陷入了幻想:“到时候我就可以开着军舰,直接打到鬼子本土去。”

“来一个马踏京都赏樱花。”

旁边正在搬运物资的战士们都被哄笑起来。

“司令员,那到时候我要当第一批海军。”

“我也要,我要开最大的军舰。”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船工激动地拉着李云龙的手:“李司令啊,你们来了。”

“我们以后就再也不用看小鬼子的脸色了。”

李云龙拍拍老人的肩膀,声音洪亮:“你老放心。”

“从今往后,这海港就是我们自己的了。”

“谁也别想再从我们手中抢走。”

消息传到百姓耳中,整个山冬都沸腾了。

“八路军的东进兵团太厉害了。”

“竟然不费一枪一弹就收回了两座城。”

“这才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队伍啊。”

与山城的冷嘲热讽形成鲜明对比。

山冬各地都在自发组织庆祝活动,鞭炮声连日不绝。

中央方面更是高度重视。

一把手亲自批示:“山冬的经验,值得我们全军学习。”

“既要勇敢地战斗,更要用智慧去取胜。”

这份批示很快传遍各根据地。

李云龙和李文斌,一下子又成了全军名人。

而在山城官邸里面的校长还在做着美梦。

“让他们先得意吧。”

他对着地图比划着,对身边的宋小姐说:“等到战后,整个北方都是我们的。”

“现在让他们帮我们从鬼子手里抢回来,省了我们多少事?”

宋小姐优雅地抿嘴一笑:“达令说得很对,就让他们先替我们打扫干净屋子。”

然而他们完全没意识到——

这一次历史的剧本已经改了。

八路军在各地根据地扎下的根,已经深深植入这片土地上,再也不会轻易让人拔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